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从奶粉中食源性致病菌考核样中检出的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4∶K90(B)发生交叉凝集的阪崎肠杆菌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依据食品安全(或食品卫生)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部分相关章节,对考核样分离到的菌株采用血清学和生化反应进行检验。结果从考核样中初步检出的血清学凝集结果疑似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4∶K90(B),经全面的细菌生长特性实验、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最终鉴定为阪崎肠杆菌。结论在肠道致病菌的鉴定中,即便血清学反应符合的菌株也要结合全面的生化反应结果和生长特性再做出最终的判断。

  • 标签: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阪崎肠杆菌 交叉凝集 生化反应 考核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大肠梗阻X线诊断。方法根据患者X线检查表现进行诊断。结论单纯性大肠梗阻X线表现为梗阻以上结肠充气扩张,多以盲肠横径最大。若乙状结肠以下梗阻,一般右半结肠的横径大于左半结肠。少数直肠或乙状结肠梗阻可表现为乙状结肠显著扩张,横径可达10cm以上。若梗阻以上肠曲积液较多,仰卧片上液体聚积于降结肠内,气体聚积于腹前部的横结肠内,故只显示横结肠积气扩张表现。立位片上,可见大肠内有宽大液平面。一般伴有小肠内积气和积液,结肠明显重于小肠。

  • 标签: 大肠梗阻 X线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解除大肠息肉患者的病痛,改变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笔者观察76例大肠息肉的患者,共146枚息肉,均行内镜下微波治疗术,同时辅以良好的术中配合及术前、术后护理等,有效率达100%,未见复发及并发症发生,内镜下微波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安全、简便、价廉、疗效好、易推广的方法。

  • 标签: 内镜微波治疗大肠息肉 配合与护理
  • 简介:摘要根据急性肺损伤的症状,从中医角度分析其发病机理;列出肺与大肠相表里学说支撑依据;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急性肺损伤与肠道关系;根据这一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肺与大肠相表里 急性肺损伤 中医
  • 简介:摘要应用DLF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20例,按Dukes分期C期10例,D期10例。化疗方案⒈D5㎎/㎏/d或250㎎/㎡VD1;2.F450mg/㎡VD1-5,DF,3—4周重复,共5个周期。3.L50mgtid×3天,停11天后重复×半年。结果20例大肠癌患者中CR6例,PR8例。有效率CR﹢PR﹦70%。此方案机理可能与L恢复被抑制的免疫系统,从而增强DF的协同抗癌作用有关。此方案价廉,疗效尚高,便于基层医院使用。

  • 标签: 氮烯咪胺(D) 氟脲嘧啶(F) 左旋咪唑(L) 化学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WHO(2000)对大肠癌的诊断标准,对大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对300例大肠活检诊断癌的标本进行阅片,确定癌侵及黏膜下层的标准,并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对照,进行手术前后的病理诊断分析。结果将300例活检诊断大肠癌的标本与切除标本对比,其中289例活检诊断大肠癌,其中不能肯定癌侵及黏膜下层183例,术后均为浸润癌。11例为腺瘤癌变,术后有3例癌局限在黏膜内。结论建议在大肠活检癌的病理诊断中对不能确定癌侵及黏膜下层的不使用黏膜内肿瘤诊断,因为事实上这些病例绝大多数已是浸润癌,黏膜内肿瘤诊断主要应用于腺瘤及腺瘤癌变。

  • 标签: 大肠癌 活检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6.1—2012.5.31送检的标本中检出的138例大肠埃希氏菌。结果ECO对亚安培南100%敏感,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15%),对其余常见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均大于55%。

  • 标签: 大肠埃希氏菌 病原菌 耐药率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及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2008年3月到2011年8月,外科治疗的68例胃癌,83例大肠癌伴糖尿病病人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及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共151例中142例行限期手术,9例行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占3.3%,切口感染14.6%,泌尿系感染2.6%,腹腔感染4.0%。术后平均住院23天。围手术期死亡病例1人。结论胃癌及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只要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达到较好的外科治疗效果。

  • 标签: 胃癌 大肠癌 糖尿病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大肠癌肝转移FOLFIRI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给予FOLFIRI方案化疗,每例患者最少进行4个周期的化疗。结果30例患者均化疗后,总有效率为53.33%;临床获益率为86.67%。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等,大多数为轻度和中度,患者能够耐受,在化疗期间并无死亡发生。结论大肠癌肝转移FOLFIRI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大肠癌肝转移 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toolantigen,HpS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4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每例患者同时进行14CUBT、RUT、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将后三项中任两项阳性作为Hp感染阳性诊断标准,对HpS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HpSA检测的敏感性为94.3%,特异性为90.2%,准确性为92.6%,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92.5%。结论Hp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具有简单可靠、标本留取方便及完全非侵入性的特点,适合作为Hp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免疫学 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石岩区域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便于更好地监督管理。方法对2011年对该区域宾馆、旅社、招待所等公共场所公用脸盆、脚盆、毛巾、茶具和浴缸的卫生状况进行了大肠菌群监测。结论石岩区域公共场所总体不错,但还是受污染的一定程度污染。应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改善公共场所卫生质量。

  • 标签: 公共场所大肠菌群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老年人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一起切除术吻合与二期手术的患者均痊愈出院。肿瘤晚期无法进行切除术而进行单纯瘘或者捷径肠吻合手术者,解除肠梗阻后出院。全组患者无肠瘘症状发生。讨论一期切除术对处理大肠梗阻是可取的、安全的,这种手术的死亡率与分期切除术相同,但是其五年生存率则可以得到提高。

  • 标签: 老年人 大肠癌 急性肠梗阻
  • 简介: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是当今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ILT)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子,亦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994年,HP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原.近年来,人们对HP与胃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又开始注意到其与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皮肤病等胃肠外疾病的关系.HP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我国自然人群HP感染率40%~90%,平均59%[1].因此,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检测方法及时检出HP,对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液中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用Vitek32或梅里埃公司的API卡联合鉴定出120株变形杆菌,对其用Oxoid的药敏纸片行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变形杆菌对我们监测的十四种抗生素中只有头胞比肟,泰能、丁胺卡那霉素、头胞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棒酸的耐药率低于10%。结论随着耐药株的日趋严重,加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的选择压力,甚至出现了耐多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菌株,因此规范化抗菌药物的管理迫在眉睫,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率,还可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自觉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A.Baumannii的耐药情况。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出的37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37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有10株对21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占27.03%,仅有2株对所有药物敏感,占5.41%。35株发生了多重耐药,比例为94.59%。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有16株菌株对IMP耐药,其耐药率为44.4%。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在本研究中已经呈现出对多种抗菌药物的高比例耐药,甚至出现多个“全耐药”菌株。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