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县级疾控机构卫生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避免公共卫生事件扩大危害范围,影响社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想要实现这一需求,就要做好卫生应急队伍配置工作,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从而提高应急能力。因此,本文结合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队伍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提升疾控机构综合能力提供参考借鉴,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奠定基础。

  • 标签: 县级 疾控机构 卫生应急队伍 配置 现况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机构设置(有无住院服务)、不同地区(东、中、西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差异,从而为开展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指标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按卫生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配备40人的标准,在无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为97.6%~98.6%。在有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东、中、西部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2.7%、89.4%和90.1%。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保健人员数,以及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在2004-2008年间无明显增加,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及人才分布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西部地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妇幼保健 人力资源 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襄阳市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县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找出县级结防机构专职人员配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2011年11月对襄阳市7个县级结防机构共51名专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市县级结防专职人员年龄和性别配备基本合理,人员总量偏少,人均服务人口9.22万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84%,中级及以上职称占43.14%;39.21%的专职人员同时有两种或以上岗位;年人均接受专业培训为0.34次。结论全市县级结防机构专职人员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

  • 标签: 结核病 预防卫生服务 卫生人力
  • 简介:目的:了解东、中、西部6省12县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在人力、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建设现状,为更好发挥县级结防机构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方法调查6省12县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建设现状;采用定性方法对县级结防机构领导和医务人员进行访谈。结果:一般县级结防机构人员数在5~9人间,结防人员的学历以大专为主,占40.3%;人均结防科办公室面积在3.3~20.1m2/间;每个县区结防科至少有1台电脑联网,均安装了传染病疫情网报系统与结核病传报系统。结论:6省12县县级结防机构已明确设置,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力不足、设备简陋的问题,中西部尤为明显,有待加强;信息系统有利于肺结核病控制工作,但报告系统指标体系和运行有待进一步改善,以提高信息质量;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的合作有待加强,以推动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结核病 肺结核 县级结防机构
  • 简介: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卫生防病工作要求而产生的,对其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必须给予充分的认识。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工作开展的可行性,把握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拓展性,切实做好系统维护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只有这样,信息化系统才能融入各项卫生防病工作,适时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现档案管理的质的飞跃。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档案 信息化
  • 简介:通过分析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功能定位及发展趋势,提出与之发展相协调的对策及建议: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应通过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优化护理服务质量及服务行为、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改变护理分工方式,走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县级 妇幼保健机构 护理管理 对策
  • 简介:目的构建反映“预防为主”功能的县级疾控机构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运用Delphi法、变异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等3种方法从初选的43个指标中筛选出反映县级疾控机构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采用筛选后的指标,运用加权TOPSIS法对杭州地区13家县级疾控机构2004年各自的综合效益进行模拟评价,并与杭州市疾控中心对上述单位进行评价的实际结果相比较,论证其一致性。结果根据Delphi法、变异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筛选出17个评价指标,用其对13家县级疾控机构进行模拟评价的结果与杭州市疾控中心自身评价的实际结果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s=0.825,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整套评价指标能够较好地体现“预防为主”的功能,具有良好的政策导向作用,筛选后的17个指标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比较全面地对县级疾控机构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且容易操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疾控机构 评价指标 筛选 应用
  • 简介:摘要 随着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管理愈发依赖于数据信息。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我国新型医疗改革正在进行。因此,统计工作已成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部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统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动。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卫生健康医疗统计是反映卫生健康发展现状、进程和规律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宏观决策、行业治理和服务社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资金筹集、规划、合理使用,完善预算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为国民医疗事业贡献力量。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既要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统计模式,以求得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势必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有效利用这个手段,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全面发展莫定基拙。本文就来谈谈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统计工作的开展问题。

  • 标签: 统计工作 基层卫生 医疗机构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县级卫生机构人员对人/禽流感相关知识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需求情况,为各级相关部门开展有成效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和辽宁两省六个项目县的县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现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内容方面,县级疾控机构重点科室中的急传科人员对人/禽流感知识中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个人防护、疫情控制措施、消毒技术、应急演练培训需求较高,检验科人员对个人防护、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消毒技术需求较高;县级医疗机构重点科室人员(呼吸内科)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个人防护、消毒技术和应急演练需求较高。培训方式方面,两类机构人员均对集中授课方式认可度最高。结论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对两类机构所有科室人员进行通识知识培训,同时对重点科室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专题知识和应急演练培训。

  • 标签: 县级卫生机构 卫生人员 流感 需求评估
  • 简介:评价运用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方法,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挑战(Threats)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县级妇幼保健工作实际,思考了新医改形式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定位与发展。

  • 标签: 新医改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定位 发展
  • 简介:目的了解甘肃省县(区)级医疗机构2005-2010年卫生技术人员流动状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县(区)级医院新进与离职卫生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结合既往调查资料,描述其流动状况及趋势。结果一、二类地区新进卫生技术人员呈上升趋势,三类地区离职呈上升趋势;一、二类地区新进人员以中高学历为主,三类地区以中低学历为主;一类地区离职以高职为主,二、三类地区以中职和初职为主;各类地区调离以中职和初职为主。结论甘肃省一、二类地区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流动状况较优于三类地区,但发展仍然落后,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人才流动状况。

  • 标签: 医疗机构 卫生技术人员 人才流动 趋势
  • 简介:目的分析重庆市3大经济圈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分布的均衡性,为合理配置重庆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和建议。方法根据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对重庆市40所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分布的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以全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HRDI为标准,东北翼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所需要的资源最高,其次是东南翼。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最为缺乏的是东南翼机构。"一圈两翼"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分布尚不均衡。结论在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标准制定中除了考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还要兼顾服务人口和服务面积,使之分布达到均衡,实现全市妇幼保健机构的协调发展。

  • 标签: 妇幼保健机构 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密度指数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围绕统计工作所承担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阐述将统计学应用于医疗机构的运营与管理,对整个机构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机构活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统计学 医疗机构 作用
  • 简介:摘要:卫生统计工作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卫生统计可以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掌握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本文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再针对性地提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统计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质量管控提供参考意见,使医疗结构在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上得到提升。

  • 标签: 基层医疗 卫生统计 加强建设
  • 简介:摘要: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卫生服务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开展质量高低将会影响整体卫生服务开展质量,创新基层医疗机构卫生统计管理工作,加强卫生统计建设,推动我国卫生事业良性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受多因素限制,卫生统计工作开展中存在效率不够高、信息更新不够及时等问题,严重制约基层医疗机构稳定发展,因此积极探索卫生统计创新管理与建设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基层医疗机构卫生统计创新管理及加强建设的必要性、卫生统计创新管理和加强建设策略进行分析,以望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稳定发展。

  • 标签: 卫生统计 基层医疗机构 管理 创新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托幼机构儿童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体重身高平均值已接近WHO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逐年下降,肥胖却逐年增加。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学龄前儿童人数剧增,公立幼儿园容量有限,私立幼儿园应运而生,由于监管不到,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现状不容乐观。

  • 标签: 托幼儿童 体格发育 营养 机构现状
  • 简介:作者针对县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无现成机构设置模式问题,提出建立驻片区执法室模式,形成真正的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卫事件能力,保护城乡人民健康权益。

  • 标签: 卫生监督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