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末,国务院就提出了“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心社区”的明确要求。从实践看,分级诊疗制度无疑是一种科学合理、有序便捷、经济高效的诊疗模式。然而,时至今日,这项制度在很多地方并未落地生根、普遍施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不起来,是政府不重视吗?不是!是医务工作者不愿意吗?也不是!是群众愿意舍近求远、弃贱图贵吗?更不是!

  • 标签: 诊疗制度 医务工作者 诊疗模式 落地生根 国务院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5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选取另外3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带教分级管理,比较2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护理工作流程掌握及护理工作制度掌握、法律法规掌握、护理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生综合成绩和临床带教工作水平,值得借鉴和积极推广。

  • 标签: 分级管理 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一切有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均适用。公共场所各类经营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卫生标准、卫生规范以及部门规章制度等预防疾病,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公共环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实施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效果。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监督 量化分级管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住宿业卫生管理工作模式,对松江区九亭镇的宾馆、旅店、招待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松江区九亭镇的住宿场所从2013-2015年进行卫生监督量化评分,通过巡查的方法填写相应的量化评分表。结果量化评分后A、B、C级单位所占比例逐年提升,住宿业各项功能指标的得分也逐年提高。结论开展住宿业量化分级工作,是巡查管理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提高九亭镇住宿业卫生管理的整体水平,完善和健全住宿业巡查监管的长效机制。

  • 标签: 住宿场所 量化分级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分级诊疗的现状概述、问题分析以及国内外的探索实践研究,对互联网+如何助力我国分级诊疗的模式创新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建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诊疗信息互通共享、远程医疗服务和教学培训的信息渠道,从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有助于分级诊疗的进一步试点和落地。

  • 标签: 互联网+分级诊疗 信息共享 区域协同
  • 简介:目的分级评估进境集装箱空箱存在的检疫风险,建立进境集装箱空箱分类管理和控制体系。方法采用专家会商法等定性方法,分析进境集装箱空箱卫生检疫风险的可能影响因素和危害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判定风险的可能性等级和危害水平等级,然后采用矩阵分析法确定进境集装箱空箱检疫风险等级,针对性提出分类管理控制措施。结果进境集装箱空箱检疫风险级别可分为极高风险、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针对不同风险级别启动相应的分类管理控制措施。结论对进境集装箱空箱检疫风险进行分级评估和分类管理,可以提高进境集装箱空箱检疫监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效防止各类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跨境传播。

  • 标签: 进境集装箱 风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医院正式在心内科开展跌倒风险分级护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分析跌倒发生影响因素,制定三级风险,患者入院时,进行一次全面的跌倒风险等级评价,针对不同的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对于高风险者,在护理单上标注,护士在开展日常护理时,穿插相应宣教内容。结果2015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发生率0.48%(4/550)低于2014年5.04%(26/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有效降低跌倒风险。

  • 标签: 跌倒 风险分级护理 心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1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肾脏生化检查36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0例。观察组采用分级检验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胱抑素C(CysC)阳性检出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尿素氮(BUN)、血肌酐的阳性检出率上,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查中,采用分级检测法,可以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从而有效避免了误诊与漏诊,为医生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应进一步加以推广与实践。

  • 标签: 肾脏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35例,对照组1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肾脏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接受分级检验。结果观察组胱抑素c阳性检出19例,血尿素氮阳性检出27例,血肌酐阳性检出21例,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生化检验工作实际中,很多患者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变化快,因此为了提高检验准确性,提高检出率,加快检验速度并减轻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推荐使用分级检验的方法,发现阳性结果自动进行深入检查。

  • 标签: 肾脏 生化检验 观察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肾脏功能生化检测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分级方式对患者进行CysC、BUN、Scr组合项目的检测第一级的检测项目为CysC,第二级检测项目为BUN和Scr。结果分级检测方法与拉网式检测方法在CysC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在BUN及SCr方面,分级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肾脏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肾脏 生化检验 应用效果 意义
  • 简介:本文通过概述我国分级诊疗政策以及分析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鄞州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并阐述了设计理念。研发了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分级诊疗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重整医疗资源,破解了分级诊疗数据共享难题,实现有序分流按需就医,重构了以基层医生为主导的全新诊疗体系。本研究深入剖析了鄞州区分级诊疗信息服务平台的架构、特点,并评价了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分级诊疗信息服务平台是分级诊疗模式落地的重要支撑,分级诊疗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是分级诊疗模式落地的保障。

  • 标签: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区域电子病历 全科医生签约 分级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106例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拉网式检测方式进行肾脏生化检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分级检验方式进行肾脏生化检验。结果两组患者Scr、BuN、CysC等指标检验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cr、BuN、CysC阳性分布率分别为64.15%、66.04%、9.4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66%、7.55%、9.43%,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检验应用在临床肾脏生化检验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能够有效地提升检验效率,并且还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以及灵敏度。

  • 标签: 分级检验 肾脏生化检验 应用方法及作用
  • 简介:摘要分析分级诊疗模式下住院患者院外带入压疮的风险因素,为有效预防院外压疮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四川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的压疮数据库资料,分析骨关节科院外带入压疮的相关风险因素。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为急性期的体位受限、运动障碍、皮肤破损、潮湿刺激、瘦弱或肥胖、高龄等方面。结果在医护共同参与压疮干预下,35例治愈,4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结论积极加强院外压疮防治的宣教与指导,首诊医院及家庭能及时有效排除压疮的风险因素,尽早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既避免了过度预防压疮,又节省人力物力,对降低院外压疮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分级诊疗 院外带入压疮 防治现状分析 对策思考
  • 简介:在现有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功能基础上,普及签约家庭医生、推行分级诊疗、实现远程会诊服务,建设健康大数据服务中心。借助家庭医生与分级诊疗健康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居民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医生与患者之间有效的沟通途径;为医院提高医疗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业务规模、质量双提升:为卫生部门提供统一数据支持,及时掌握辖区内卫生状况。提出有效的决策监管手段和宣传方式。

  • 标签: 家庭医生 分级诊疗 远程会诊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对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成分多元化#结构不合理#骨干保留难等突出问题,创新管理理念,将柔性管理运用在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执行力,增强护士对岗位及军队医院的认同感及归属感"

  • 标签: 柔性管理 医院 护理管理 问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儿科患者共200例,将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风险管理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满意度高,医患之间的纠纷发生的概率明显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有利于改进医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