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不同治疗方案比较临床应用价值,将2019.01~2021.07期间设置为样本收集时间,对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患者60例进行对比分析,顺序编码分组,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30例),分别实施后外侧入路术式治疗及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干预,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手术指标、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指标、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相对比参照组,数据优化价值积极,(P<0.05)。结论: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患者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方法,可积极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缩短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临床疗效积极,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后内侧入路手术 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足底内侧皮瓣转移进行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足底内侧皮瓣对9例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其中包括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创面缺损。结果9例均获随访,时间10个月—3年,转移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足及足趾活动良好,鳞状细胞癌患者随访2年未复发。结论足底内侧皮瓣对足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疗效较好。

  • 标签: 足底内侧皮瓣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诊断在膝内侧副韧带撕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检查疑似膝内侧副韧带撕裂的患者70名,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人,采用不同的方法检查,同时采用MRI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而且在检查膝内侧副韧带撕裂程度上无MRI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膝内侧副韧带撕裂的临床诊断率高,而且对于撕裂程度也有较为准确的诊断,临床上可以推荐使用。

  • 标签: 膝内侧副韧带 撕裂伤 超声 X线检查 滑膜炎
  • 简介:(汝南县中医院CT室河南汝南463300)摘要目的探讨眼眶内侧壁骨折的临床特点,并评价CT检查对其诊断价值。方法以56例眶内侧壁骨折为研究对象,均行眼眶横断及冠状位薄层CT检查。结果56例均能明确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其中8例为双侧。结论薄层CT检查是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最好的方法,能为临床治疗及司法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眼损伤 骨折 计算机体层
  • 简介:摘要目的带线铆钉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3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回顾。结果用带线铆钉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可靠,恢复满意。结论带线铆钉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可加强膝关节内侧稳定。

  • 标签: 膝关节 副韧带损伤 带线铆钉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在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足跟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随访资料完整病例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8-54岁。软组织单纯缺损4例,合并跟骨骨髓炎2例,病程3个月至3年不等。缺损面积最小4×3cm,最大8×7cm。结果6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随访皮瓣负重、感觉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在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效果好,可以作为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岛状皮瓣 足跟软组织缺损 手术 植皮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诊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MRI诊断方式进行诊断,分别对患者的形态、走形盒信号强度等进行分析。结果经过MRI进行诊断,对于MCL分期为II期的患者其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分别为91.6%、92.7%,对于III期的患者其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92.4%。结论在对MCL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MRI方法其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非常高,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应用。

  • 标签: MRI诊断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取患侧腧穴治疗基础上加用健侧面部腧穴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取患侧腧穴为主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取患侧腧穴治疗基础上加用健侧面部腧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6.67%,对照组愈显率46.67%,两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提高H-B量表积分、降低面神经肌电图传导潜伏期、提高波幅方面显著优于对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取患侧腧穴治疗基础上加用健侧面部腧穴针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针刺 面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相应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足底内侧血管为主干,带其主干支及足内侧区皮穿支构成足底内侧非负重区、足内侧区双叶皮瓣,游离移植同时修复手或手指两处皮肤缺损。皮肤缺损范围为2cm×4cm~5cm×8cm。损伤至手术时间8~38d。结果16例皮瓣全部成活,创口均一期愈合,其中2例术后第3天腕掌侧瘢痕出现皮瓣下血肿,经拆除部分缝线,充分引流后皮瓣成活。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好,耐摩擦,外形美观不臃肿,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游离足内侧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足内侧皮瓣 游离移植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l8例,均为足部无血运且合并软组织大块缺损,根据创伤部位、创面大小均选用小腿内侧皮瓣,皮瓣面积最小为7cm×6cm,最大为20cm×13cm。结果18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血运好,足部及感觉恢复较满意。结论对于足部毁损性离断伤,应用该术式进行保肢,急诊修复主干血管缺损的同时修复了皮肤软组织的缺损,操作可靠,疗效满意。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吻合术 创伤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从法医学的角度对外伤性眼眶内侧壁骨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确定损伤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成因。 方法:采用综合性法医学检查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收集、影像学诊断(如CT扫描等),以及必要时的组织病理学分析。此外,还结合了损伤机制的理论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 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损伤特征和相关证据,发现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特定模式与外力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有关。影像学检查显示了骨折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并提供了关于损伤程度等重要信息。 结论:综合法医学分析结果表明,外伤性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特征与特定类型的外力作用相符,可以为判断损伤成因和法律责任提供关键证据。此外,本文还强调了法医学在处理此类案件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区分意外伤害与故意伤害方面。

  • 标签: 外伤性眼眶内侧壁骨折 法医学分析 影像学诊断 损伤机制 法律责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相关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53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并对随访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结果分为A期和B期两个修复疗程。其中对照组25例,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10例,差2例;观察组25例,分为A期和B期两个修复阶段进行治疗,A期修复18例,B期修复7例,其中A期优16例,良2例,差0例;B期优4例,良2例,差1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A期修复效果较好。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侧副韧带损伤 修复疗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后外侧入路加内侧入路在治疗三踝骨折中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31例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后踝骨块及外踝内固定加内侧入路行内踝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及内置物稳定情况,术后进行石膏固定3~4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18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87.1%。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加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具有显露充分,固定确实的优点,临床效果优良。

  • 标签: 三踝骨折 后外侧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跟撕裂应用MR影像分析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MR影像分析的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跟撕裂患者30例,结合影像学特征,分析伴随的征象。结果30例患者,28例患者MR表现是内侧的半月板后根形态、信号出现异常改变;轴位表现是内侧半月板根部出现放射状撕裂,冠状位的信号表现是出现截断,矢状位表现是空半月板征。伴发征象28例患者25例表现是内侧的半月板脱位;关节韧带损伤情况12例患者在矢状位方面可以发现前交叉的韧带形态出现改变,高信号异常;关节退变26例患者关节软骨出现高信号影,表现异常。结论对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跟撕裂,应用MR影像分析,软组织分辨力比较高,对于直接和间接征象的表现较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内侧半月板 后跟 撕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及文献对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脱位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提高诊疗效率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脱位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有2例为在外院行初步手法复位后来诊,6例为就诊时未行任何治疗,8例全部行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石膏固定三个周左右,术后肘关节功能均不受限,外形无畸形。结论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脱位诊断依据x线为主,早期肘关节复位后行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肯定。

  • 标签: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脱位 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25例。结果治愈13例(52%),好转11例(44%),未愈1例(4%),总有效率96%。结论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显著。

  • 标签: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针刺 TDP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讨论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要点。结果手术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疗效满意。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充分利用显微技术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注意保护穿通动脉,酌情处理肿瘤与重要结构的黏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内侧蝶骨嵴脑膜瘤 显微神经外科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