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1956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组织召开了达特茅斯会议,会议上首次提出“ArtmcialInteuigence”一词,也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人工智能”一词。直到最近十几年,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巨大的流量数据成为孕育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的肥沃土壤。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也伴随了庞大数据的产生,对数据的处理和深度挖掘需求日益迫切,建立在机器学习基础上的人工智能也呼之欲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的密切结合,出现了一批适应勘探开发需要的实用技术。这些技术发展到今天,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糊逻辑、专家系统作为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技术应用较为活跃,已渗透到石油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对石油工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标签: 人工智能技术 石油勘探开发 计算机科学家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硬件体系结构 计算能力
  • 简介:目前低渗透致密油气藏开发主要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形成的大规模缝网中有相当部分次级裂缝未被填砂,在地层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会发生闭合或者剪切滑移,对储层渗透率改善具有重大影响。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致密砂岩岩心人工闭合裂缝渗透率随覆压增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人工裂缝即使在完全闭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比岩心基质渗透率平均增大950.4倍;裂缝错位后的渗透率也比闭合时的渗透率有所增加,其增大程度与错位程度和裂缝壁面的粗糙度有关,错位程度和粗糙度越大,渗透率增加幅度就越大。实验还表明,覆压增大对人工裂缝闭合和错开时的岩心渗透率影响均不大,在6%范围以内。

  • 标签: 渗透率 覆压 人工裂缝 闭合 错位
  • 简介:工作经验表明,开发期间原油和凝析气井的实际产能会明显降低。当井底压力(Pp)低于泡点压力(Pbp)时油藏的产量就会降低。凝析气井中的产能下降主要是由于近井地带中的反凝析引起的。在原始凝析油含量高,尤其是带有残余油的油气藏中,这种效应是非常显著的。该研究的实验结果证明,在孔隙表面最初为部分非水湿(疏水),或者原油和凝析油在多孔介质中渗滤期间变为疏水的油藏中,产量降低就会发生。本文概述了用于实际油气井产能恢复的方法。其基础是用各种化学品将孔隙表面从完全或部分非水湿(疏水)改变为水湿(亲水)。该过程称之为亲水化,它可以恢复初期产能,降低水驱期间可动水层水锥进和水侵的可能性。介绍了亲水化的实际效果及现场应用情况。

  • 标签: 润湿性 凝析气井 井底压力 泡点压力 亲水化
  • 简介:几十年来,众所周知在北美蕴藏有丰富的致密天然气藏。但是,时至今日,使用大型水力压裂完井措施才使从5微达西岩石中经济地开采致密天然气成为可能。即使在目前,得到致密地层的简单压力测量值都还是困难的。然而,观察压力递减也许是确定供油面积的最直接方法,这也是最经济地开发这些油田的关键所在。最初我们曾考虑钻一口试验井来观察一口井中单个砂岩体中的压力变化,将其作为另一口井中的开发结果。由于我们不清楚是否能够得到准确的压力测量值,因此难以证实进行压力测量所需要的费用。使用一口即将报废油井来回避上述问题。我们采用几个桥塞封堵这口报废井中现有炮眼。在井中安装大量的永久桥塞,将测量新炮眼和旧炮眼的压力计安装在永久桥塞下面。在井报废后,可以使用一种无缆通讯系统能很多年地将压力数据传输到地面。无缆通讯系统可以作为单个测站存在,而在我们的项目中是将其扩充为能容纳十个以上测站的通讯系统,为全球单井测站总数的两倍。除了能给出压力递减的指示之外,压力测量还能为我们提供第一手可靠的油田原始地层压力数据。

  • 标签: 水力压裂 致密岩层 监控井 压力 数据采集
  • 简介:据路透社莫斯科2005年11月8日消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公司-俄罗斯Gazprom公司预计其2006年总收入为1.7×10^12卢布(595.4×10^8美元)左右。该公司称2006年计划生产5480×10^8立方米天然气,稍高于2005年。2006年该公司的投资将为3101×10^8卢布,包括2784.2×10^8卢布的资本支付和316.8×10^8卢布的长期投资。该公司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成本预计将分别下降110×10^8、102×10^8和98×10^8卢布。在2006-2008年的3年中每年货款将约为900×10^8卢布。Gazprom称该数据并不包括它正在收购的Sibneft石油公司。

  • 标签: 预计 成本 年产量 天然气公司 下跌 石油公司
  • 简介:将组合预测法应用于油气操作成本的预测,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加权组合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并通过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百分比误差等指标比较,证明组合模型比单一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能提高油气操作成本预测的精度。图1表2参9

  • 标签: 油气操作成本 回归模型 灰色模型 组合预测
  • 简介:本文总结了目前边际油田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平台设计方案,并分析了推动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认为平台安装费用是主要的成本动因。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平台概念设计,这种平台不需要传统、昂贵的大型起重船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大大降低平台造价。通过对各种新型平台概念设计的分析比较,得出了一种新型、低成本的边际油田平台概念设计,即所谓的吸力基础平台(Suction-piledStackedFrame,SSF)。本文将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方面对这种吸力式基础平台进行探讨。文中介绍了组成SSF平台的关键结构。平台用框架结构支撑导管,并且由吸力罐和油井导管组成复合基础,可以用自升式钻井平台安装。本文将论证平台性能和安装过程。技术评价结果显示,SSF平台概念在北海南部水深40米的海域是可行的,并且其应用范围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相比传统的3腿钢质导管架,这种SSF平台概念的安装费用会降低25%左右。

  • 标签: 平台概念设计 边际油田 吸力罐 自升式平台安装
  • 简介:现在已可利用新的测井技术现场描述含气砂岩储层,以用于优化整个完井过程。由电缆地层测试器获取的动态储层信息以及由核磁共振测井获取连续的高分辨率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极大地提高了产层识别的质量。由于低渗透率页岩质砂岩层段的有效完井往往需要耗时很长的不用修井机的作业,因此采用这项新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作业成本。本文讲述了如何结合使用裸眼井储层质量的全面评价和天然气产能指数进行完井设计,以便缩短从开钻到投入商业开采的时间。这种分多个步骤的综合方法可用于优化各产层段的水力压裂作业,从而提高天然气的总产量。根据各层段的模拟生产动态和预测的气井产量,提出完井设计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将首先介绍这种方法(与储层的“实地”电缆测值相结合)在几口重要气井完井设计中的应用,而最后还要介绍并讨论这些应用实例到目前为止的结果。

  • 标签: 电缆地层测试器 核磁共振测井 完井设计 作业成本 产能 砂岩储层
  • 简介:威利斯顿盆地的巴肯地层经历了多个活跃阶段,而目前北达科他州的勘探开发较成熟。单分支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均需要水力压裂增注措施来提高产油量。许多运营商正在试验一种综合完井、增产技术,以实现经济生产。采用在其他盆地获取的页岩生产经验和技术提高产油量取得了积极成果。本文介绍了该方法在生产中的应用、完善情况。通过改进增产技术和方法,结合不断创新的思想,运营商取得了油气开发的经济型生产能力。

  • 标签: 水平井 横向裂缝 纵向裂缝 油藏特征 专业设计 巴肯地层
  • 简介:通过监测诱发的微地震事件可以描述水力裂缝的分布,这些裂缝一般沿着垂直于区域最小应力的方向生长发育。然而,在较小的规模上,岩石矿物成分的变化以及现有的断层和裂缝网络会影响人工裂缝网络的发育。我们把微地震事件的位置与由多道反射地震资料提取的地震属性进行了综合,这些地震资料包括波阻抗反演结果、拉梅参数以及地震曲率属性。研究发现,微地震事件位置与波阻抗低值以及入ρ和μρ低值区段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这些参数可以描述北得克萨斯州巴尼特组下段和上段页岩中易破裂层段的典型物理性质。此外,微地震事件位置与根据体积曲率(volumetriccurvature)确定的背斜构造的关联性比较弱。我们认为,波阻抗以及入ρ和μρ低值区与充填有方解石的裂缝和围岩之间的界面具有关联性。

  • 标签: 地震属性 地震事件 得克萨斯州 人工诱发 位置 页岩
  • 简介:本文阐述了通过使用一种很好发泡剂,配合一种比较差的便宜的助表面活性剂系统,使之发生协同效应从而降低化学剂成本的方法。所需要的好发泡剂的用量至少降低了75%。而且与以前使用表面活性剂系统相比,通过使用助表面活性剂系统可使其对注入率的影响降低50%。与以前所报道的系统相比,当注入二氧化碳进行流度控制来提高原油采收率时,通过使用助表面活性剂系统,可以大大降低表面活性剂与气体交替注入(SAG)的化学剂成本,从而提高注二氧化碳项目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二氧化碳泡沫 注入率 磺化木质素 发泡剂 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