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为加深学生对光偏振态的理解,提出了利用偏振分光镜、二分之一波和偏振等光学偏振元件,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方案。利用偏振分光镜,分离出p光和s光;旋转二分之一波或偏振,入射光的振动方向发生变化,p光和s光光强随之改变。此实验能加深学生对光偏振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光学原理和光学器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偏振分光镜 二分之一波片 偏振片
  • 简介:降低冲击雷管的起爆电压,对降低武器引控系统的体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降低冲击雷管起爆电压的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低电感电缆的研制,降低回路电感,提高能量利用率;进行了起爆电压和飞速度的关系试验,对起爆电压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冲击片雷管 低电压 能量利用率 飞片速度 起爆 电感
  • 简介:应变性能测试是基本传感器实验之一,结合当前流行的测量与控制系统软件labview及数据采集卡usb6009,设计一应变自动校准及测量方案,本套设计方案对其它传感器的应用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起到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作用.

  • 标签: 应变片 LABVIEW usb6009 曲线拟合
  • 简介:在“神光”Ⅱ辐射输运实验中,测得中心频率为211eV和840eV两辐射传出输运管右端的时刻。为了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所反映的物理现象,利用二维多辐射输运程序(LARED-R-1)对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细致分析了不同辐射在CH泡沫中的传输特征。输运管半径为300μm、长300μm,管内填充密度为0.05g/cm^3CH泡沫。在管左端加随时间变化的辐射流,辐射流的峰值为0.42×10^14MW/cm^2,峰值时刻1.36ns,脉宽1.11ns。辐射在CH泡沫中的传输特征与光学厚度密切相关。

  • 标签: CH泡沫 传输特征 群辐射 “神光”Ⅱ激光器 输运介质
  • 简介:高效输运是非线性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于蚂蚁等社会性物种的生存乃至人类社会的高效发展都至关重要。深入了解真实的生物群体到底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这类实验的关键在于,如何精确控制实验条件以制造拥堵:而这样的实验条件却长期难以得到很好的实现。我们采用"凿路法"控制路径,成功实现了蚂蚁输运中的路径拥堵。另外,我们进行了真实蚂蚁的双通道输运实验。通过比较凿路法与架路法实验条件下,左右道路中蚂蚁数目的对称破缺,证实了凿路法的有效性。

  • 标签: 蚂蚁 输运 拥堵 控制
  • 简介:通过对TATB基复合炸药中TATB的改性,探索降低装药冲击起爆阈值的可能性。主要通过进一步细化TATB炸药,增加其比表面积,提高装药的冲击起爆感度。制备了3组TATB为纳米网格状态的复合始发药(装药密度为1.73~1.74g/cm^3),装配成冲击雷管,采用感度升降法测试这几组状态始发药的冲击雷管起爆阈值,通过与相同组分的亚微米TATB复合始发药起爆阈值进行对比,考察纳米网格TATB复合始发药对冲击雷管起爆感度的影响。

  • 标签: 冲击片雷管 起爆感度 状态 亚微米TATB 复合炸药 起爆阈值
  • 简介:磁场驱动等熵加载技术利用快电流脉冲产生的磁场来加速飞,能达到很高的速度,对于材料在高压下的状态方程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基本特征是在相互绝缘的阴阳两极产生强磁场,利用磁压来驱动直径约在毫米,厚度几百微米的飞获得高速;同时,也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在样品中产生平滑增长的准等熵加载,使样品达到等熵压缩状态。相对于其他加载方式,其突出特点是在材料中达到很高压力或驱动飞高速飞行的同时,在材料或飞片中的温升较低,实现准等熵加载或驱动。

  • 标签: 加载技术 熵驱动 强磁场 飞片 实验 理性
  • 简介:利用CO2激光对BP550型滤光开展大样本量的表面损伤实验研究,通过抽样统计的方法分析不同实验样本量对应的几种定义的滤光激光损伤阈值。结果表明:BP550型滤光片在0~100%的损伤概率与功率密度满足线性关系;在准确性及置信度相同时,与通过线性拟合法得到50%概率损伤阈值所需的样本量相比,通过线性拟合法得到0概率和100%概率损伤阈值所需的样本量更大,而通过最大不损伤功率密度与最小损伤功率密度平均值的方法获得50%概率损伤阈值所需的样本量更小。

  • 标签: 滤光片 激光辐照效应 损伤阈值 损伤概率
  • 简介:利用海洋光纤光谱仪将光信号经分光系统和CCD阵列转换为各个波长范围的电信号,用SpectraSuite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相应的光谱信号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滤光的透过率曲线不同,分析了滤光透过的波长范围及其各自的透过率,通过各个滤光的测试结果,了解各滤光的应用领域.

  • 标签: 透射光谱法 光纤光谱仪 积分球 滤光片 透过率
  • 简介:为解决常规药型罩破片成型中存在的径向发散不足的问题,对传统的成型弹体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对药型罩破片的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最后通过靶板效应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药型罩破片的径向发散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形成的破片径向散布角达到18°。

  • 标签: 爆炸力学 药型罩破片群 多模战斗部 聚能装药
  • 简介:结合二类工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构建“大工程教育平台”的教学改革特色,将量子力学课程纳入到基础物理系列课程中,进行量子力学导论的工程化、普物化教学改革。突出量子力学导论内容上的工程化特点,实现理论物理普物化教学,进行多种教学手段、资源的优化和利用,实行综合式考核,注重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多种思维方式的结合。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基础物理课建设水平,为类似的理论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 标签: 课程群建设 量子力学 教学改革 工程化 理论物理 基础物理
  • 简介:采用光电法研究炸药反应结构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炸药装置用平面波透镜起爆。为了屏蔽炸药爆轰发光,在炸药样品和窗口材料氯仿之间用0.01mm厚的铜箔隔开。然后用硅油将铜箔紧紧地贴在被测样品的表面,其目的是避免炸药样品与铜箔之间有空气隙存在,以免其影响测试精度。为了防止氯仿的渗漏,在铝套筒和炸药样品之间用真空油脂密封。光纤一端直接插入装置之中,另一端和高温计的各通道相连。炸药爆轰后,在透明液体氯仿中产生冲击波,在冲击波作用下液体发光,光纤和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记录在示波器上,计算得到氯仿中的冲击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标签: 炸药爆轰 反应区结构 JO-9159 光电法 冲击波温度 宽度
  • 简介:介绍了半导体制冷的基本结构,基于单片机和半导体制冷设计了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研究实验,设计完成了温度特性研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构造,探讨了单片机和半导体制冷片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此实验平台具有很好的扩张性,可用于设计组成各种温度控制类的实验内容。所完成的温度特性研究实验系统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

  • 标签: 物理实验 热敏电阻 温度特性 单片机 半导体制冷片
  • 简介:通过在谐振腔内插入窄带滤光,开展了XeF(C-A)蓝绿激光窄线宽输出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获得焦耳量级能量、线宽小于2nm、波长稳定的激光输出,激光最窄线宽为1.3nm。增大滤光与谐振腔光轴的入射角,激光器输出能量降低。

  • 标签: XeF激光 滤光片 窄线宽 谐振腔
  • 简介:目的:能量桩在工作状态下的热力学响应十分复杂,同时受到桩顶荷载、桩侧摩擦以及温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桩中出现部分能量桩不工作时,将造成上部结构的额外应力与变形。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摩擦型能量桩桩中部分能量桩在加热制冷作用下的热力学响应,并与单桩的热力学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创新点:1.通过建立摩擦型能量桩桩模型试验,探讨桩侧摩擦对能量桩桩的影响规律:2.利用能量桩桩与单桩对比,揭示能量桩桩与单桩热力响应特性的区别;3.揭示部分能量桩加热制冷作用对能量桩桩的影响机理。方法:1.建立摩擦型能量桩桩及单桩的模型试验;2.将能量桩桩与单桩进行对比,研究能量桩桩与单桩热力响应特性的区别;3.进行能量桩桩部分加热制冷试验。结论:1.对于长期工作的能量桩,可以将其视为一个长宽高与整个桩相同的热交换体,其表面温度与桩的平均表面温度一致。2.能量桩单桩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桩底受到的限制较大,所以桩顶位移大于桩底位移。3.能量桩单桩在制冷过程中,由于土体及桩体收缩,会出现明显的下沉。4.能量桩桩桩帽在加热过程中,桩帽的位移与桩的上半部分长度相关:在本文的试验中,由于桩上半部分受土的限制较小,因此其位移与桩自由膨胀的位移一样。5.能量桩桩在制冷期间,桩的下沉量级要比单桩的大。6.在制冷过程中,能量桩桩在桩效应作用下,内部桩的桩底热位移较大。7.能量桩桩在部分加热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且在加热期间,沉降主要受到不工作桩的牵制影响;而在制冷期间,沉降主要受工作桩的下沉影响。8.摩擦型能量桩的热引起的桩身轴力是与桩侧的土压力大小相关的;由于桩在

  • 标签: 能量桩 纯摩擦型桩 群桩 不均匀加热 不均匀沉降
  • 简介:炭掘工科院校现有教学资源,为配合理论的精讲讨论或教学改革,实施了多元式演示实验,并结合以建设多功能开放实验室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探索演示实验与物理实验的一体化教学。

  • 标签: 高校 物理教学 教学改革 工科大学 物理课程群 实验教学
  • 简介:目的:分洪工程的启用具有非常重要的防洪效益,但同时也将严重威胁分洪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定量计算洪水中人体(成人与儿童)、车辆、房屋、农作物(水稻和棉花)的洪水风险与洪灾损失,考虑受淹对象的失稳机理,提出分洪群众生命与财产的洪水风险模拟模型。创新点:1.基于力学过程中的洪水中人体与车辆失稳的计算公式,建立相应洪水风险等级评定的新方法,并提出4类受淹对象平均损失率的计算方法;2.结合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4类受淹对象洪水风险的时空变化情况,同时讨论根据不同下垫面类型取不同糙率值以模拟洪水演进过程的必要性,并比较文献中提出的洪水中人体风险等级计算结果的差异。方法:1.分析现有洪水中人体、车辆、房屋和农作物风险或损失的计算方法,提出相应洪水风险计算关系或计算曲线(公式(3)~(6),图1和2);2.参考1954年荆江分洪工程北闸第一次的分洪情况,通过计算分洪140h的洪水演进过程和4类受淹对象洪水风险的时空分布(图8),同时得到4类受淹对象平均损失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10);3.在荆江分洪洪水演进过程模拟中,讨论根据不同下垫面类型确定相应糙率值的方法与计算区域糙率统一取值0.04、0.05或0.06的3种工况下洪水要素变化的差异(图11和12),并采用文献中提出的洪水中人体风险等级计算方法,比较洪水中人体风险等级变化的异同(图13)。结论:1.一旦荆江分洪工程启用,截止至北闸开启140h时,洪水中人体、车辆、房屋、农作物的平均损失率达到75%以上,即分洪工程的启用将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2.糙率取值方法的不同,导致洪水演进过程不同,进而影响各类受淹对象的洪水风险评估,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下垫面类型确定相应的糙率值;3.文献中提出的洪水中人体风险�

  • 标签: 人体 财产 洪水风险评估 数学模型 荆江分洪区
  • 简介:利用50Co实验研究了国产LiF(Mg,Ti)-M热释光剂量(TLD)的线性响应上限及重复性.结果表明,国产LiF(Mg,Ti)-M的线性响应上限在150~200Gy之间,超过线性上限后灵敏度下降.在剂量线性响应范围内重复使用,灵敏度基本不变;超过线性上限后重复使用,灵敏度会增加.实验结果还表明,通过筛选可以使一组剂量的响应一致性满足使用要求,而且不论后续使用中的辐照剂量是否在线性范围,它们的响应一致性均不会因多次使用而变差,因此可以采用成批使用的方法测量非线性吸收剂量,以提高大剂量测量的准确度.

  • 标签: LiF(Mg Ti)-M TLD 线性上限 重复性 脉冲γ射线 成批使用
  • 简介:压强在几十个兆巴到上百兆巴之间的过渡状态方程一直是实验室和工程应用中关心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范围内既没有实验数据也没有很好的理论来描述,例如,密度泛函的方法由于不含温度而无法适用于过渡:TF模型的计算由于过渡的温度压强不太高而使得结果不再令人满意。文中对同类的平均原子结构作了几点改进:(1)考虑了稠密物质中的势阱效应,对传统平均原子模型作动态自由电子判据改进;(2)将准自由电子细分为4个部分,分别处理;(3)修改了中心场近似下正能态波函数的边界条件。在计算压强方面,考虑了共振态对电子压强的影响,引进了量子交换效应和库仑关联效应对压强的贡献。

  • 标签: 自洽场计算 电子压强 过渡区 等离子体 平均原子模型 自由电子
  • 简介:为实现探测器响应率测量中辐射源的稳定红外辐射,利用高温黑体和干涉带通滤光组合的方法得到了3.8μm中红外辐射,测量了HgCdTe中红外探测器的室温响应率.结果表明,通过上述组合方法获得了均匀的远场窄带红外辐射,可用于精确测量探测器在不同波段的响应率;分析了黑体源温度、干涉滤光带宽和辐射距离对光功率密度的影响,并通过与其他标定光源的比对,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黑体 带通滤光片 中红外探测器 响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