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明初永乐、宣德(1403—1435年)青花瓷,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典雅瑰丽的发色和不同凡响的纹饰,“发前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被称为“青花瓷之冠”。在短短的30余年间,随着郑和船队频繁出使西洋,青花瓷器远播东南亚、中亚、西亚和非洲南部,甚至远达西非海岸,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

  • 标签: 青花瓷器 郑和下西洋 中华文明 永乐 阿拉伯 苏门答腊
  • 简介:西藏各寺廟收藏有许多明清時期景德鎮官窑生產的具有藏族文化風格的瓷器。這些瓷器主要是由皇帝賞賜、儈侶訂燒及漢藏貿易而進入西藏的,它們是漢藏兩族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明清時期景德鎮官窑生產的儈帽壺就是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神佛供器。儈帽壺是佛教文化影響的產物,因壺口形狀如儈帽而得名。在瓷器中始見於代景德鎮窑,明清時期景德鎮官窑多有生產,其品

  • 标签: 僧帽壶 景德 藏族文化 史見 蓝釉 甜白釉
  • 简介:明代永樂與宣德是兩個相鄰的朝代,所以許多青花瓷器的造型為兩朝所共有,如梅瓶、燭臺、儈帽壺、蓋罐、雙繫小罐、無擋尊、花澆等。青花纏枝花花澆是明景德鎮瓷藝匠師汲取了十五世紀伊朗地區的黃銅嵌銀龍柄杯的造型風格而創燒的一種新器型,為永宣青花瓷中的典型器物。由於使用相同的進口青料、年代相近,燒造工藝及修胎方法的因襲繼承,所以永樂時期和宣德時期的花澆在外觀上十分酷似。長期以來,人們對於留存於世的明初無款的青花花澆在斷代上常常搖擺於永宣之間,有時為了避免爭議,就統統將此類器物歸納為永宣青花,而沒有科學地、準確地區分具體年代。本文旨在藉肋於對永、宣青花花澆的對比,由點及面進一步挖掘出永宣青花瓷的不同。

  • 标签: 宣德青花 梅瓶 明初 明景 匠師 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