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代大美女杨贵妃洗澡的华清池温泉,是世界驰名的。在湖南也有一处敢与华清池媲美的温泉,那就是宁乡汤温泉。它的地热区为8平方公里,水温高达90摄氏度,面积之大,水温之高,在全国温泉中是少有的。汤温泉中含有钾、钠、钙、镁、铜、铁、锌、锶、锗、硼、硅等20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能治疗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病等10多种慢性病,被当地人称之为“圣水”、“神水”。湖南省总工会在这里建立了职工疗养院和温泉山庄,接待职工来这里治病和疗养。

  • 标签: 温泉 微量元素 人体健康 心血管病 疗养院 湖南省
  • 简介:搞收藏耍古董,最怕买到假东西。但特殊情况下,好的仿品同样有价值。历史上一些优秀的仿品,到现在说不准会成为珍贵的文物,仅以字画为例,情形就很复杂。

  • 标签: 杨渭泉 书画 绘画风格 收藏工作
  • 简介:1982年,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岳家嘴的隋墓中,出土了一组形制别致、独具特色、具有代表性的隋代十二生肖兽首人身陶俑。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式,本文就其十二生肖俑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所展现出来形制的不同,试析古代生肖俑的演变历程。

  • 标签: 十二生肖 灰陶俑 赏析
  • 简介:<正>嘴遗址位于偃师县城西南约20公里的嘴村西边的黄土台地上,南依青罗山,浏河从遗址的东北流过。整个遗址南高北低,东西长240、南北宽230米,总面积约55200平方米。中部的文化堆积层较厚,周围较薄,平均厚度约4.5米左右(图一)。

  • 标签: 标本 龙山文化 古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 文化层 陶罐
  • 简介:灵台县博物馆现收藏一件晋代堆塑陶器,因为少见,又属民间征集。对其功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甚至影响到器物的定名。本文试图从器物上堆塑的楼阁及佛像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初步探讨。文章认为,这件陶器应为谷仓罐,不仅再现了东汉末年及三国两晋时期豪强地主庄园的一个侧面,而且反映出中国早期佛教是结合在本国的传统信仰之中。是一件殉葬用的明器,并非是骨灰坛。这件陶器也为研究晋代的丧葬习俗、制瓷工艺、建筑特色及审美特征等提供了极佳的实物资料。

  • 标签: 谷仓罐 楼阁 佛像 明器
  • 简介:1999年以来.《中国文物报》连续刊登的数篇关于坑用途和性质的探讨文章,不能不说是对中国考古学最常见的遗迹现象进行的反思。

  • 标签: 灰坑 中国 考古学 文化遗迹 文物考古
  • 简介:山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四坝文化类型遗址,距今3900—3400年之间。因先民们生活居住时间长.生活垃圾堆积成“山”而得名。遗址内曾出土石器、陶器、骨器、铜器、金器等各类文物1003件。从考古资料和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可以得知东山先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及宗教信仰。

  • 标签: 东灰山人 生活 生产 信仰
  • 简介:<正>“钱”又称“便换”,是唐代金融流通领域新出现的一种支付形式,近似现代的银行汇兑业。据记载约出现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钱’”。“钱”者,系汇兑间的形象化比喻。“商人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钱,

  • 标签: 商人 进奏院 钱币 流通领域 唐代 支付形式
  • 简介:坑作为考古发掘中常见的遗迹现象,是直接透视古代社会生活的较好材料。本文通过对海岱龙山文化坑的研究,来探讨龙山文化礼器以及龙山文化居民的饮食方式情况,并对龙山文化礼器的性质以及礼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海岱龙山文化坑等个案的研究的深入有赖于考古发掘方法的改进及发掘思想的深化,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海岱地区龙山文化整体研究的深入。

  • 标签: 海岱龙山文化 灰坑 礼器 饮食方式
  • 简介:古代丝织品是否含有丝胶,不仅对丝织品保存状况有一定影响,而且是丝织品文物保护处理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研究红外光谱作为有效的研究不同丝胶含量丝织品老化的一种检测分析手段的适用性,工作应用红外光谱分析对不同丝胶含量的人工老化蚕丝纤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丝胶含量样品的红外谱图,一些特征峰的峰形、峰位、峰高均有明显差异,并且经不同老化方式老化的蚕丝蛋白的红外光谱图也有各自的特征,1445cm^-1/1625cm^-1比值可用于区分不同丝胶含量的样品。

  • 标签: 红外光谱 丝胶 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