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河北省文物商店藏有一对雍正时期彩盘,盘高2.5厘米,口径11.5厘米,足径7厘米,侈口,唇缘薄而圆润,盘体较浅,矮圈足,薄胎,质地细密,施白釉,釉色略泛青绿。盘心绘寿山福海图案,五只蝙蝠飞翔在硕果累累的桃树与寿山之间,桃树长在海岩石上,寿山挺立在海水之中,盘的外壁绘8只蝙蝠等分飞翔在4株寿字石榴图案中间。盘底青花双圈内,六字两行楷书“大清雍正年制”铭款,经专家鉴定这对彩盘确系雍正官窑生产。此盘采用工艺花鸟画中的

  • 标签: 寿山福海 文物商店 彩盘 白釉 圈足 雍正时期
  • 简介:<正>宝寺塔位于三门峡市西约五公里处黄河岸边的陕州老城内宝寺旧址上,该寺早毁,仅存砖塔一座(见插图)。该塔是我国现存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游人站在塔的四周鼓掌或两石相击,可以听到类似蛤蟆鸣叫的回声,尤以距塔十几米的西、南两面的回音最为清晰而逼真。

  • 标签: 宝轮寺 回音建筑 三门峡市 砖塔 心室 大定
  • 简介:河北省文物商店收藏有一对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彩缠枝莲纹碗,高4.8、口径9.2、底径3.9厘米。敞口,深腹,圈足。胎轻薄,胎质坚硬、细腻,釉色洁白莹润。碗外壁绘四朵对称的缠枝莲,花头分别用红、黄、绿、紫点染。四周绘满繁密的绿色缠枝,叶脉清晰,彩

  • 标签: 缠枝莲纹碗 雍正时期 文物商店 圈足 底径 御窑厂
  • 简介:汉代文献可见“戏车”的文字,联系后世文献“戏车轮”等记载,可知“戏车”似即“戏车轮”,即以车轮作为舞弄道具的表演形式。汉代画象资料有反映“舞”表演的画面。这种曾经被列入“百戏”的演艺形式,体现了车轮制作工艺的技术环节受到社会的重视,其意识背景或与古人对于“人为”技术内心怀有的神秘感有关。后世文献所见“舞伎”或称“戏车轮者”,是‘锌”表演的专业演员。“舞”又称作“舞”。其基本形式是“取车轮…‘于掌上而跳弄之’’或曰“将一只车轮掷弄于手中”。此外,又有“檀”等特殊形式。认识和理解相关文化现象,应当关注当时的交通生产和交通生活及其对于社会文化包括娱乐方式的影响。追溯“舞”表演的早期渊源,或许可以参考醪毒“以其阴关桐而行”的故事。

  • 标签: 汉代 画象 舞轮 百戏 车辆制作 交通文化
  • 简介:1987年2月,靖安县广播电视局在县城东门钱家山建造电视差转台时,出土了一件带有图案的陶纺,残损。该纺系红砂陶,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扁鼓状;一头大一头小,纵剖面呈梯形,大头直径为5、小

  • 标签: 电视差转台 陶纺轮 靖安县 红砂 城东门 广播电视局
  • 简介:四川新都杨升庵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中有一组陶三马车,是四川地区的一组东汉和三国时期的文物遗存。在以前所发掘出土的东汉和三国时期马车中均为二车,这组陶三马车属首次发现的,它是研究东汉和三国时期交通历史和运输工具的实物资料,所以更为珍贵。它不仅将记载三马车的历史提前,而且是中国人对马车进行科学探索的历史佐证;更让人感兴趣的事,有可能揭开诸葛亮所发明的“木牛流马”千古之谜。

  • 标签: 陶三轮马车 馆藏 三国时期 文物遗存 四川地区 实物资料
  • 简介:为探索光谱学和光学技术组合对中国彩瓷的无损综合科学分析,科学揭示我国两种著名彩瓷彩和粉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探讨其制作工艺,应用多光谱成像、超景深体视显微分析、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4件景德镇官窑烧制的明代彩瓷片和2件山西新绛县绛州州署衙遗址出土的清代粉彩瓷片,进行了面、点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类彩瓷的釉上彩与白釉域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区别,明代彩的釉上彩中含有较高的铅元素,而清代粉彩的釉上彩中同时含有铅和砷。明代彩的深红色釉上彩为赤铁矿着色,而清代彩瓷片的红色釉上彩为赤铁矿着色,深红色釉上彩为朱砂着色;明代彩的绿彩为铜离子着色,青花呈色元素是钴。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识别和分析了釉上彩区域一些隐藏的图像信息,同时也通过OCT成像技术直观分析了釉上彩区域的断面结构。研究为早期釉上彩瓷器制作工艺的认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学参考。对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彩瓷进行科学分析对认识中国古代陶瓷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斗彩 粉彩 釉上彩 科学分析
  • 简介:2000年,成都市新都区文管所在整理历年来抢救性发掘中出土的陶片时,发现上世纪80年代在三河镇马家山砖厂出土的一批陶片象是一组陶车马俑残片。经考古专家和文物修复工作者初步判断为一组陶车马俑残片,且损坏很严重,残存陶片数量很多。经多次邀请省内外文物修复保护专家共同研究,

  • 标签: 出土 发掘 考古 东汉 马车 年代
  • 简介:<正>恩格斯指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为了获得食物,人类先后发明了采集、渔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了获得

  • 标签: 民族学资料 纺纱工 羊毛 形制 纳西族 工具
  • 简介:本文从两周时期常见的青铜方盒的主体功能入手,分析了带方盒的造型特点和规律.认为这类方盒所设之“”异化为装饰性的“足”。青铜方盒是其时流行于贵族妇女中的储物盒。兼具“弄”器功用。并据史籍所载先秦丧礼载枢“辐”、“轴”、“蜃车”的造型结构及相关文物资料所反映的先秦车制、“辆车”造型.对四方盒为载枢“挽车”说提出质疑,该说与史、实相悖,因而不能成立。

  • 标签: 四轮方盒 贵族妇女 首饰盒非“挽车”
  • 简介:为研究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性排序问题,以江浙地区抬梁式和穿式两种典型的传统民居木结构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方法采用构件属性改变后对结构整体应变能的单位体积改变率作为构件重要性的评价指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16.0)开发了基于生死单元法和改变弹性模量法的构件重要性评价程序。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弹性模量法更适用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性分析。通过对抬梁式和穿式的单榀框架和整体框架在竖向荷载、水平地震荷载两种工况下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和排序,并提取出了抬梁式和穿式传统木构的关键构件。研究结果可以为确定传统木构建筑遗产在修缮施工、维护以及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构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传统木构建筑 构件重要性 抬梁式 穿斗式 改变弹性模量法
  • 简介:2018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ISAC-2018),将于2018年11月6~9日在上海举行。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古陶瓷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相关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人员参加。会议以大会邀请报告、一般学术报告的形式,总结交流近年来在古陶瓷科学技术、工艺、原料、测试方法、窑炉、考古、仿制、保护与修复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在古陶瓷科学研究及其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科学技术研究 国际讨论会 古陶瓷 青年科技工作者 文物保护 中国科学院
  • 简介:2016年6月7日,第七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全体会议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美国国务卿克里来我馆出席会议。吕章申馆长在门口迎接克里国务卿,对他的到访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表示欢迎。在我馆西大厅,刘延东副总理和克里国务卿共同为中美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签名。贵宾们在《愚公移山》大型浮雕前合影留念。中美嘉宾还一起参观了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足球运动员 《愚公移山》 克里 了中
  • 简介:根据全国第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的建设,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常务理事会经过友好协商,决定于2004年10月10—14日联合主办全国第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会议地点在长春市吉林大学友谊会馆,10月9日报到,10—12日为学术报告与讨论,13—14日赴吉林省集安市参观、考察高句丽遗迹(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科技考古 地域考古学 环境考古学 生物考古
  • 简介:为了促进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给更多的文物保护人员提供交流平台,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4年5月在安徽省亳州市召开。

  • 标签: 文物保护事业 学术研讨会 应用化学 考古 会议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简介: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拟于2009年12月16—17日在广州召开召开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藏品保存现状的科学评估、保护对策与保护研究发展趋势”。会议主要是以如何科学的评价博物馆藏品在不同的保存环境下稳定的状况,对不同种类文物病害的科学认识及研究方法的讨论,关注目前国内外保护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文物保护研究方法论,另外会议也将讨论目前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 标签: 藏品保护 学术研讨会 专业委员会 博物馆学会 中国 文物保护
  • 简介:为了促进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加强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国际间学术联系,进一步深化彩绘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由ICOMOS、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慕尼黑工业科技大学、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的第二届秦俑及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09年3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欢迎您或您单位相关专业人员赐稿并派员参加本次研讨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物保护事业 彩绘 秦俑 国家文物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