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峰塔M4甬钟铭文所述“差右楚王,弗[壽戈]無”为进一步探讨曾楚二国关系提供了新证据。本文结合相关出土文字材料,对钟铭“[壽戈]”、“無”二字释读提出新看法,将“[壽戈]”训为“弃”,“無”字读为“许”,训动词“许诺”义。“弗[壽戈]無”即“承诺不相离弃”之意。

  • 标签: 随州文峰塔 钟铭 | 無
  • 简介:铫作为温器,出现于汉代,其器形分两种:一种为敛口、口沿内向,弧腹,圜底;另一种为平折沿,弧腹,圜底。前者器形罕见,根据铭文推测可能我国最早熨斗;后者器形与考古所出铜釜相同,用途应接近:六朝唐宋时期,铫演变为一种长柄、带流器物,其用途据文献可知有煮茶、熬药、温酒和炊具等。在宋代后期,新出现一种无柄,但有提梁、带凹槽流铫。明清时期,长柄铫仍然存在,但提梁铫流演变为管状,其类似今日开水壶,故其用途也仅用于烧水。

  • 标签: 温器 带流
  • 简介:众所周知,矩画方工具,即木工常用曲尺。但是,关于古代矩形制,以及“矩”字产生、演变过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试对这两个问题再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海内外方家。关于古代矩形制,有人认为应该是“工”形。高鸿缙《中国字例》云:“《周髀算经》:‘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其

  • 标签: 周髀算经 商高 赵爽 画像石 句股 西周早期
  • 简介:屏风起源很早,它使用在西周初期就已开始。不过当时没有屏风这个词,称其为“邸”或“康”。康,斧康,或写做“黼依”,古时天子座后屏风,又可称为“康坐”,专指御座后所设屏风。《尚书·顾命》:“狄设黼康缀衣。”《礼记》也载:“天子设斧依与户牖之间。”汉代郑玄注日:“依,

  • 标签: 西周初期 《礼记》 屏风 天子 汉代
  • 简介:“钱”原来铲形农具名.因货币产生以前物物交换时常以农具为交换对象.故农具逐渐演进为货币之一。后来铸造模仿农具“钱”铸币.“钱”也成了货币通称。以后货币形式有了改变,但称货币为“钱”习惯则长期保留。现在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这里“钱”已不是指铜钱、银钱,而是指当今货币——纸币了。

  • 标签: “钱” 物物交换 货币 农具 演进 银钱
  • 简介:本文对[木夂土]俈柲冒、包山楚简和郭店楚简中"[木夂土]"字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字当读作"绥",指古代一种旌旗[木夂土],俈柲冒之"(率)[木夂土](绥)"指先行引导之绥。在此基础上,认为包山二号楚墓出土两件有箍殳,应该是当做"绥"旗杆来用。殳自古有有刃和无刃两种,本文认为古代"绥"应当是在无刃殳上制作而成,而不会在有刃殳上制作。同时指出河南汲县水陆攻战纹鉴画像中首部无戈矛旌旗就是"绥",曾侯乙墓竹简中"晋杸"应为北方晋国或晋地形制"殳"。通过实物比对,最后指出有刃殳起源于南方,属于南方文化传统;无刃殳起源于北方,属于北方晋地文化传统。南方称有刃殳为"殳",无刃殳为"晋杸";北方称无刃殳为"殳",有刃殳为"锐殳"。后世不解,遂将二者混为一谈。注释中还对楚简遣策中所见之"中干"和"羊车"进行了新解释。

  • 标签: | 绥 旌旗
  • 简介: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大形势下,以自贡恐龙博物馆为代表专业性博物馆因藏品专业、交通不便、陈改缓慢且大多不属于免费开放行列,在日益激烈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生存压力。专业博物馆亟需转变思路,以专业立馆,以特色谋发展,其中成败关键在于专业知识高效传播。专业博物馆应根据实际情况,立足于阵地展教、社区互动、流动外展等传统基础方式,同时还应对所有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将科普知识创意延伸,通过形式灵活多变及多元目标指向,积极开展"拓展活动",让社会公众成为过程主体,与博物馆互动起来。这类拓展活动可能会成为专业博物馆特色发展最有效途径。

  • 标签: 专业性博物馆 特色发展 知识传播 自贡恐龙博物馆 拓展活动
  • 简介:2010年国际博协大会主题“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和谐”,21世纪一个关键词。政治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自然和谐、环境和谐等概念,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甚至改变着当今社会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博物馆及其文化遗产事业。

  • 标签: 社会和谐 博物馆 阵地 2010年 “和谐” 21世纪
  • 简介:秦货币分类尚有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我身居秦旧都,有幸接触到大量出土实物及资料信息,对秦铸币有一些个人见解,表述如下。

  • 标签: 资料信息 出土 铸币
  • 简介:1776年美国独立,对于是否成立中央银行、并拥有货币发行权,美国开国元勋们意见并不一致。1786年,美国第一个铸币局在费城成立。1789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将铸币权授予美国国会,并由国会确定货币价值。1791年,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签署法案,授权成立美国第一银行,特许经营权20年,但只有20%货币发行权,其余80%由各州注册成立银行负责发行。

  • 标签: 货币发行权 美国国会 美元 简说 中央银行 特许经营权
  • 简介:'捉搦'连言,隋代翻译佛经中即见,至唐其义有二,一为'捉拿'、'缉捕',其搭配对象是人;一为'防范'、'把守',其搭配对象是事、地.本文对'捉搦'一词义项进行了梳理考辨,说明在《伍子胥变文》中'大须存心捉搦'一句中其应当解作'防范、把守'为宜.

  • 标签: 变文 捉搦 考释
  • 简介:敦煌文学以讲诵、演唱、传抄为其基本传播方式。讲经文、变文、因缘、俗赋、话本等以讲诵为主,一些文人诗也通过讲诵传播;曲子词、佛曲、民间俗曲等通过歌唱方式传播。同一篇作品在敦煌写本中有大量复本,其通过抄写传播标志之一;同时,一些抄本工整规范,校勘认真,就是写本时代“书籍”,作为标准范本而流传

  • 标签: 敦煌文学 讲诵 演唱 传抄
  • 简介:作为民族化哲学范畴,“阴阳”“贯穿中国文化基本原则”。在此范畴统辖下,划归“阳”之系列有天、父、雄、刚、上、动、大,划归“阴”之系列有地、母、雌、柔、下、静、小。词序排列上。“阴阳”先阴后阳,“乾坤”先乾后坤;若对应使用,要么是以“阴阳”对“坤乾”,要么是以“乾坤”对“阳阴”,依此类推,方才合乎汉语表达习惯。譬如,《周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阴阳——柔刚)《庄子·天道》:“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静动——阴阳)王弼《周易注·屯》:“阴求与阳,弱求于强,民思其主之时也。”(阴阳——弱强)诸如此类,都可谓符合常规“对位使用”。然而,与此相异“错位使用”,在古籍里也常见。例如“天地有官,阴阳有藏”(《庄子·在宥》)、“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管子·四时》)、“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苟子·礼治》)、“推天地之精,运阴阳之类,以别顺逆之理”(《春秋繁露·阳尊阴卑》),等等,其中跟“阴阳”对举都不是“地天”而是“天地”,这种现象值得学人注意。

  • 标签: 汉语表达习惯 哲学范畴 中国 文化传统 “阴” “阳”
  • 简介:南北朝(420-589年)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时期。南北分裂,政权更叠,战火不断,长期动乱。但民族大融合,文化南移及玄学、佛教发展等都为后来唐宋繁荣打下了基础。在货币方面。

  • 标签: 北齐 货币 中国 流通管制
  • 简介:宋代生肖钱币鼎盛时期,大小琳琅各成系列,图文优美,铸工精绝,有后世不可企及成就。其中一个比较特别而罕见系列,钱文有钱若干纳某库内容,郭若愚先生在《古代吉祥钱图像赏析》一书中称之为“寿生钱”或“受生钱”,还有称之为“库生钱”,窃以为都不尽妥当,不如因钱文名之日“纳库钱”。

  • 标签: 鼎盛时期 钱文 钱币 生肖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川西考古工作队对新津县龙马乡宝墩村古蜀文化遗址初步调查,预示对古蜀文化认识和研究将有突破性进展。1995年7月上旬,四川大学考古专业、成都市考古工作队、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考古工作队对该遗址重新调查,拉开了成都平原古蜀文化神秘帷幕。为了证实龙马古城是否为长江上游早期城邦和古人类发祥地,同年10月至12月,上述三单位联合进行了发掘,揭示出一个从未发现过文化类型——宝墩文化。1996年,都江堰芒城遗址发掘,1997年,崇州双河遗址试掘,继后温江鱼凫、郫县古城,崇州紫竹等史前城址相继被揭开面纱。2000年后,又在大邑发现同一文化类型城址。这八座同属宝墩文化类型城址都在成都西南,其中有四座在文井江流域、六座在古江原县境内。

  • 标签: 古城 日本早稻田大学 文化遗址 古蜀文化 文化类型 史前城址
  • 简介:“穆清”钱元代供养钱中既珍稀又自成系列特殊品种,钱文有“铜宝”、“银宝”、“金宝”三种而均为铜质,“银宝”(图1)存世三数枚,“金宝”(图2)为仅见。“铜宝”有大小数种,大者如折十(图3)

  • 标签: 铜质 元代 钱文
  • 简介:清代钱币中,雍正钱相对少见,在出土或存世大量清钱中,仅占1%。主要原因有二,一雍正年间商品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使流通所需货币越来越多,而制造铜钱原料黄铜生产不足。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户部建议,除乐部等必须用黄铜铸造者外,一律不许再用黄铜制造器皿;已成者,当作废铜交官,估价给值;倘有再造者,照违例造禁物律治罪;失察官员,买用之,亦照例议处。同年九月,再下禁令,只准三品以上官员用黄铜器皿,其他一概禁止;现有铜器,一律要在两年内清缴。

  • 标签: 雍正年间 商品经济 雍正四年 黄铜 制造 器皿
  • 简介:<正>(一)资料汇集一、■.在商王武丁时期.雀位■次参与征伐,战功赫赫、特别活跃的人物,或族邦、族氏(?)领,或族长者.甲骨卜辞文字中,有很多条关于他活动事迹记载.他足迹走遍北西南东四方,但他活动最频繁地方,还是在北方和南邦,与北方

  • 标签: 甲骨卜辞 武丁 遗址 刻划 文字 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