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白求恩手术旧址位于河北省河间市西告乡屯庄村真武庙院内。该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1929年重建,抗日战争以前曾是本村小学(私塾)。1939年春,贺龙率120师来冀中开辟抗日根据地,曾在河间齐会村一带一举歼灭敌王牌部队700余人,创平原歼灭战范例。同时白求恩大夫率战地医疗队也来到这里配合这次歼灭战,战地医院就临时设在屯庄真武庙院内,这里距主战场仅3公里。手术设在庙内(照1),庙西三间为术前医疗(照2),庙西南两间为洗

  • 标签: 真武庙 屯庄 明万历 抗日根据地 王牌部队 河间市
  • 简介:<正>敦煌学辑刊编辑部:贵刊1984年第1期《关于于闽政权与喀喇汗王朝关系的探讨》一文117页在使用《突厥语大辞典》材料上有所失误。作者说“这从十世纪成书的由喀喇汗朝人所撰写的《突厥语大辞典》序言中的记载也可找到佐证(具体译文略)”。注说:“穆、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序言》维译本”。其实这是误

  • 标签: 突厥语 喀喇汗朝 喀喇汗王朝 敦煌学 辞典 编辑部
  • 简介:五代时,北方草原的契丹族逐渐强大,建立了辽王朝(史称西辽),并自行铸钱,存世均少,尤以早期钱为甚。据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记载,辽太宗天显元年(926年)铸“天显通宝”。另据宋志强、王立强编著《中国古钱币库》记载:辽代第一钱为小平钱“助国元宝”和“壮国元宝”。其后为契丹太祖天显元年(926年)铸天显元宝目前仅发现一枚,已流入日本,较天显为早的天赞年间(922年)是否铸有天赞元宝,尚有争议,所见实物多认为是安南钱。

  • 标签: 铁钱 铸钱 小平钱 古钱币 契丹 辽代
  • 简介:1977年,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西北的十三敖包乡水泉村白草洼,出土一枚印文为'氏之宝'的印章,现藏辽上京博物馆。《辽上京文物撷英》一书辑有此印,并认定为辽代印章①,然殊可商榷,现将'氏之宝'介绍如下,略作考释。'氏之宝'青铜质,花叶式钮,通3.7厘米,重27克。印面呈直径3.7厘米的圆形,右上缘受外力撞击稍损微向内凹,印文为汉文篆书'氏之宝'四字,且为蟠条法铸造。

  • 标签: 私印 印文 九叠篆 白草洼 八思巴文 外力撞击
  • 简介:硬分币:即日前流通于市的壹分、贰分、伍分面值的铝质硬分币。其铸造始于1959年,止于1992年,其中1965年至1970年铸造中断。这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硬币,流通的时间最长。如果按硬分币上的年份来分类,壹分币共发行了27种、贰分币26种、伍分币19种.合计72种,面值1.74元。

  • 标签: 硬币 收藏工作 硬分币 钱币市场 长城币 金银纪念币
  • 简介:为了检测保存液pH对古尸蛋白质保存的影响。本实验于2002年检测了马王堆古尸保存液和对照液的pH、总氮量、氨基酸含量,以及古尸皮肤和肌的形态结构。然后分两步调整了古尸保存液的pH,并分别于2004年、2006年对古尸保存液和对照液进行了相同检测。结果发现保存液pH的适当提高有助于降低保存液中总氮量和氨基酸含量,有利于古尸蛋白质的保存。

  • 标签: 保存液 蛋白质保存 古尸
  • 简介:其佩的三幅指画张献哲(山西省博物馆)其佩(公元1660一1734年),字韦之,号且园,又号南村。原籍辽宁铁岭人,生于江西建昌,曾任宿州知州、四川按察使,至刑部右侍郎。他自幼酷爱绘画,八岁学画,后弃笔用指作画,名震画坛。后继者较多,并形成一个新的画...

  • 标签: 高其佩 山西省博物馆 刑部右侍郎 辽宁铁岭 建昌 松鹰图
  • 简介:青铜柄足小方壶是春秋赵卿墓出土的晋国青铜器中的精品。赵卿墓柄足方壶,口径4.4、腹径8.9、柄足12.8、通27.8厘米(图一、图二)。器表有一层黑褐色涂料,经研究这些涂料是石英、长石、褐铁矿、孔雀石等矿物的混合物。将其填充在网格和花纹之间的凹处,使整个器物呈现一种镶嵌艺术效果。

  • 标签: 艺术效果 青铜器 混合物 孔雀石 涂料 晋国
  • 简介:传拓是文物学与金石学研究中保存和展示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广西位于中国南部湿地区,传拓用纸的干燥速度较慢,水性墨汁在传拓中容易晕散,传拓难度较高。文章就广西地区传拓的技术与方法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工作中针对湿度环境下的传拓技术改良作了专门阐释,并以碑刻传拓及铜鼓传拓为例,说明传拓技术改良后的实践效果与优势。

  • 标签: 传拓 拓片 高湿度环境
  • 简介:瀚及夫人崔缜墓志是洛阳20世纪初出土、1993年从老城一居民家中征集的。崔缜墓志反映了唐代三个宰相:崔玄日韦、崔涣、崔损。瀚志志主父亲钱史书“失其何所人”。此志可补史阙,并证实唐代后期科举制度的浮薄。

  • 标签: 高瀚 崔缜 墓志 宰相 唐代 科举制度
  • 简介:发行背景:自1993年起,香港警方发现开始有伪千元大钞出现,之后伪钞集团有如病毒般不断变种,使伪钞愈能乱真,至今共查验出有七种不同之版别.及至2000年,汇丰银行千元伪钞突然大批涌现,甚至不断有大量伪钞混入真钞存入银行,香港市面人人惶恐,拒收拒用千元大钞之情况极为普遍,甚至银行的自助提款机,亦停止供应千元大钞.据调查,这批仿真之伪钞可能源自台湾.

  • 标签: 伪钞 香港 汇丰银行 集团 钞票 发行
  • 简介:2003年5月,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新乡县后庄遗址,发现属于龙山文化早期和先商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文化早期灰坑9座,先商文化灰坑1座,出土了一批富有特征的罐类器物群,为研究中原古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 标签: 后高庄遗址 发掘 龙山文化 先商文化
  • 简介:北齐皇族赵郡王睿天保七年(556年)敬造3尊白石雕像并铭,可视为北齐时期造像的范本.其佛衣类型为覆肩袒右式,流行于北魏中后期,并非北齐时期的主流样式如此精雎细琢的上乘作品,却选择了过时滞后的佛衣样式,这一现象大概与齐上层反对北魏汉化政策及重视中亚诸胡艺和天竺僧众皆有关联

  • 标签: 北齐 赵郡王高睿 造像 佛衣类型
  • 简介:1991年11月至1994年5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鹿泉市庄汉墓进行了发掘,在该墓西南回廊西段西侧发现大型车马坑,随葬有3辆实用车马.本文作者参加了发掘和资料整理工作,依据发掘现场情况并结合前人有关车马的研究成果,对所发现的三辆实用车马进行了尝试性复原研究.通过复原研究,对车的形制、用途和墓主人身份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河北 高庄汉墓 车马 复原研究
  • 简介:2003年5月,新乡市文物工作队发掘了新乡县后庄遗址,发现了属于春秋早、中、晚期至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发现三座灰坑,出土了一批丰富的文化遗物。这是新乡市近年来首次对东周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为以后此类遗存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 标签: 后高庄遗址 发掘 东周遗存
  • 简介:继陕西梁带村、山西黎侯墓地等新出毕氏有铭器后,清华简《耆夜》、《祭公》有“毕公”、“毕桓”,为研究西周毕氏提供了新材料。本文从简本《耆夜》、《祭公》切入,结合金文等其他西周文献,综合研究西周毕氏:以《耆夜》为导线,辨析毕公的史事及其相关金文;考辨简本《祭公》的“毕桓”与其他毕氏,证明西周中期毕氏很兴盛,未出现中衰;讨论毕氏的分支楷氏与楷国;综合排列毕氏世系谱,毕、楷两支皆延续到西周晚期,所谓“其后绝封”疑是国人暴动至厉宣之间的政治斗争所致。

  • 标签: 毕公高 毕桓毕伯鼎 楷侯宰
  • 简介:福泉山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柄盖罐造型精美,每一部分都富有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设计反映了良渚文化先民的“尚中”思想,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黄金分割”的概念。

  • 标签: 良渚文化 高柄盖罐 尚中思想 黄金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