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晋太尉、鄱阳人陶侃墓,位于鄱阳县城东湖东边的牛岗咀,面对鄱江,背倚荐福,水秀山明,环境幽静.陶是中国古代四大贤之一,与孟母、欧、岳母齐名.最近鄱阳县人民政府作出东湖开发改造规划,将陶墓重建工作列入其中,以之作为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陶母墓址 陶侃母墓 考古工作 精神文明
  • 简介:1975年春,喀喇沁旗上瓦房乡大西沟门村修水渠时,在距地表2米深的土层中发现一块燕国“一化”圜钱的铅质范。该范出土后被群众砸碎。1981年春,民工薛振芳同志将其保存的残块送交旗文化馆文物组,此范现藏喀喇沁旗文物管理所(见彩插图3)。

  • 标签: 母范 钱模 上瓦房 文物管理所 西沟门 钱范
  • 简介:西王母的传说起源甚早,《山海经》、《穆天子传》、《竹书纪年》中就有相关记载。西王母究竟是人抑或是神?学术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趣的是,殷墟甲骨文中也有“西”,与“西”并提的还有“东”。甲骨文中的“西”与载籍中的“西王母”有无关系,值得认真研究。本文将载籍中的“西王母”与甲骨文中的“西”作了仔细比对,发现二者虽有差别,却也不无相似性和关联性。二者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周及其以后的西王母崇拜习俗或可追溯自殷商时代。

  • 标签: 殷墟卜辞 方神崇拜 神话传说 西王母
  • 简介:<正>宋代铜铸币在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货币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铜铸币年铸额高达50余亿枚,较唐代岁铸额增加近20倍,比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岁铸21亿枚还多29亿余枚。数量和版别多、钱质精、钱文书法艺术美等,构成了宋代铜铸币的鲜明特色,反映出其铸钱工艺技术的提高与进步。本文拟根据史籍文献中关于宋代铸造铜钱“例”的记载,对宋代铜钱的金属成分比例及其演变过程,做些探讨。宋代,为整顿五代以来民间私铸轻小劣质钱币严重干扰货币正常流通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不久,便铸造了每贯重四斤九两(一说重六斤四两)的“宋通元宝”(或读“宋元通宝”)铜币,诏令“凡诸州轻小

  • 标签: 我国古代 铜钱 食货志 资治通鉴 史籍文献 演变过程
  • 简介:江西吉安县固江乡一位农民,于1986年9月,在挖掘一棵樟树残根时,挖出古币三百多斤,约计三万余枚,其中绝大多数是北宋钱,南宋钱次之,也有少量唐、五代十国、辽、金铸币。从中发现元丰通宝行、篆铁和元祐通宝行、篆铁各一对,甚为珍贵。

  • 标签: 铁母 元丰通宝 生坑 字口 江西吉安 铁钱
  • 简介:本文通过对司戊鼎繁缛纹饰分类分析,提出一些现象并推测主题纹饰寓意。意在引起专家关注,推动相关探究深入。

  • 标签: 司母戊鼎 纹饰
  • 简介:今在古玩市场发现一枚"天仙送子·连中三元"的质民俗钱(见彩页3)。所谓质,是指用玻璃原料与其它添加剂熔化后所形成的材料,质地坚硬,性脆。以此材料浇铸的钱,即称为质钱。观历代的民俗钱,材质既有金、银、铜、铁、

  • 标签: 发现料 料质 民俗钱
  • 简介:夹砂陶是陶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特别是作为炊煮器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器具。对夹砂陶器中掺合的研究能够反映当时夹砂陶的制作工艺,也可以用来探讨掺合的来源以及当时手工业分工以及产品的流通等问题。为此,本研究主要利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出土夹砂陶器中人工分离出的掺合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其中掺合的类别、所占比重及来源。结果表明,西坡遗址出土的红褐色夹砂陶中掺合的矿物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而对样品及砂粒的称重结果表明,一些样品所用掺合的比重可达20%左右。同时,对该遗址出土石料的分析表明,石料的物相组成与掺合相似。另外,结合对良渚古城遗址夹砂陶器的分析结果,提出古代夹砂陶器的掺合很有可能一部分来自于当时石器和玉器等加工废料的论断。研究成果为今后有关陶器掺合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也为探讨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模式提供依据。

  • 标签: 夹砂陶器 掺合料 拉曼光谱
  • 简介:1983年10月,平泉县榆树林子乡文化站在本县半截沟村农民杨希富家,征集到一件西汉“半两”钱铅质范。为了弄清这件范的出土及保存情况,最近笔者专程到半截沟村,作了进一步调查了解。杨希富一家五代居住在半截沟村的杨家北沟,1962年春,其妻孟素荣(现年49岁),与公公杨树清套牛拉犁种豆角,犁铧在约30厘米深的地下,翻出了这件铅

  • 标签: 母范 钱范 钱模 榆树林子 石范 铜范
  • 简介:西汉上林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由国家统一铸造发行的货币。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研究。由于金属钱范有可镕毁再利用价值。后世发现极少。而陶范造价低廉原料比比皆是。使用及出现残次品之后即行废弃。故而后世发现品类较多。出土的陶质范对五铢钱制及断代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重点对西汉上林苑铸钱遗址出土的五铢钱陶质范。根据各类陶范形制特点进行排比分类研究。

  • 标签: 五铢钱 西汉 国家统一 利用价值 铸钱遗址 分类研究
  • 简介:<正>河南商水县西南29公里程刘村的新安故城,发现新莽时期盘式铜“货泉”范一件。铜范为八边形,有边栏。边栏高0.3、宽0.3厘米,八边形边栏长、短不一,长边5厘米,短边3厘米,相对两边长度相同。短边中部向里0.3厘米处,有阴阳间错铆钉各

  • 标签: 新莽时期 边栏 八边形 新安 发现 阴阳
  • 简介:一、前言武威亥洞石窟遗址,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座藏传佛教遗址,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最原始的金刚亥洞遗址。遗址自1985年发现以来,陆续清理出土了一大批西夏、元、明、清时期的遗物,数量多达上百件.其中很多文物是国内仅见。经1996年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鉴定,共有49件文物被分别定为国家一、二、三级文物。2003年,亥洞石窟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遗址调查 石窟遗址 武威 国家文物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鉴定组
  • 简介:1983年9月,在临潼县韩峪乡油王村西南的基建工地上,距地表约一米多深处发现了一件秦代铜质“半两”钱范。这方钱范,平面近似长方形,三边基本平直,一边两角为折肩,后有2厘米长的柄。钱范全长30厘米,前宽10厘米,后宽10.2厘米,厚1.75—2厘米,内槽深约1.1厘米,钱厚约0.25厘米,钱文高约0.15厘米。重2.25公斤,铜质较好(附图见中插图1)。

  • 标签: 母范 油王村 钱范 陕西临潼 临潼县 钱模
  • 简介:这是一枚日本的仙台通宝铁母钱.方形方穿,面缘1mm,穿7mm,通长20mm,背缘2.6mm,穿6.5mm,通长27mm,钱侧呈梯形,重2.9g。

  • 标签: 钱币文化 日本
  • 简介:汉昭宣五铢陶范塑造工艺研究邹志谅ASTUDYONTHETECHNOLOGYOFTHEPOTTERYMASTERMOLDOFWUZHUDURINGTHEREIGNOFEMPERORSZHAODIANDXUANDIINHANDYNASTY¥ZouZhi...

  • 标签: 五铢钱 中国古代货币 王献唐 武帝时期 制造工艺 无流道
  • 简介:《浅析怀宁藏“永通万国”压胜钱范》一文报导:“1986年春.怀宁县在开展全县文物普查时,于该县秀山乡秀山村一村民家,发现了一件‘永通万国’压胜钱范……此‘永通万国’压胜钱范,铜质,盆形,长方形圆角,范面长15.5厘米,宽11.3厘米,范厚2厘米,重810克,范中心有一方形凸起,高约为0.6厘米,左右各有一宽0.5厘米,高0.3厘米,‘×’字形浇铸槽,

  • 标签: 钱范 铜质 文物 辨伪 山村 发现
  • 简介:南阳市冶铸遗址出土五铢铜范及相关问题刘绍明,崔本信一、发现经过及地理位置1995年7月,南阳市糖酒总公司修建皇冠批发市场,挖建筑基槽时,在距地表1.20米下一个废弃坑内发现有五块叠放在一起的汉代五铢铜范。南阳市博物馆、市文物研究所到工地调查。基槽...

  • 标签: 南阳市 冶铸遗址 钱范 大泉五十 博物馆 批发市场
  • 简介:摘要:血灰浆是中国古代建筑灰浆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工艺特色,反映了当时建筑技术的科技水平。本研究从血灰浆的科技史入手,综述了传统血灰浆的应用历史和制备方法,包括在油饰彩画地仗层、油漆地仗层、漆器和桥梁建筑等方面;结合各种现代科技文献评述了古代建筑灰浆中动物血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和免疫法;阐述了灰浆中动物血的功能,如加气作用、减水作用、防水作用、平整和抗龟裂作用等,探讨了血灰浆的作用机理。此外,还简述了血、蛋清、糯米、红糖、桐油等有机添加剂的复配问题。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希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深对血灰浆科学性和局限性的认识,并通过对血灰浆的研究和传统工艺的科学化改进,更好地为当今古建筑修缮保护服务。

  • 标签: 血料灰浆 传统 古建筑 修缮 科学性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