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朝阳寺遗址是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一处战汉至北朝时代城址,城址遗迹现残存东城墙一段,城内遗物以泥质灰陶残片为主。朝阳寺遗址经考证为《水经注》中记载的雍洛城,“雍洛”之义为漯水之塞。

  • 标签: 朝阳寺遗址 战汉 北朝 漯水 关塞
  • 简介:考古调查是田野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掘和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它是在基本不破坏遗迹或遗物的情况下,通过地面观察、利用钻探、物探进行探查或配以小型试掘,发现和获取遗存资料的一种方法。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考古调查与大遗址保护的关系,并且通过考古调查促进大遗址的保护,这是摆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我们基层文物工作的实践看,文物部门只有对大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遗址的文化类型、相对年代、分布范围、保护现状等基本情况,才能确定保护级别,划定保护范围,

  • 标签: 大遗址保护 考古调查 文物工作者 田野考古 有效保护 文物部门
  • 简介:石川遗址,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关乡石川村东北山前二级台地上,2008年8月文物普查时发现。此处地处石川河上游干流的夹角地带,靠近水源。遗址所处位置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呈倒三角形。该遗址的采集物较多,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发现灰层,长约100米,厚约1.5~2.5米。在灰层中夹杂有篮纹、绳纹、刻划纹夹砂陶片和泥质陶片,并发现大量彩陶,还有少量灰陶.采集物有器物口沿和器底,可辨器形有敛口钵、深腹罐、盆、瓶等.还发现有石器。遗址东西约250米,南北约300米,时代为仰南北约300米,时代为仰韶文化晚期到齐家文化。(照1)

  • 标签: 遗址调查 张家川 2008年 文物普查 文化内涵 100米
  • 简介:<正>安居遗址位于湖北随州市西部十六公里处的安居镇。安居镇座落在桐柏山与大洪山间随枣走廊的南部,自古即属南北交通的要冲。镇南傍溳水,西临溠水,北面是一条东西蜿蜒十多公里的第四纪堆积土岗地。一九八四年四月,为配合有关课题的研究,武汉大学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派王克陵、王光镐、徐少华一行三人前往该镇考古调查,初步查明了一处较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遗址大体分布于安居镇及其北面的安居中学之间,中心范围在安居镇与北邻的杨家湾一带。经粗略踏查,遗址大约南起溳水北

  • 标签: 遗址 调查简报 考古研究 古代建筑 湖北随州 泥条盘筑
  • 简介:松山州是契丹族在辽代中叶修建的重要城市,由于地处辽上京、中京之间,是辽国连系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素有“商贾会冲”之称。随着宋辽“澶渊之盟”的签订,契丹本部和中原地区联系的加强,松山州日趋成为辽国中部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早在北宋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沈括出使辽廷时就对松山州一带的地貌作过详尽的描述。金代沿称松山州,元代为松州所辖。本世纪三十年代考古学家李文信先生曾

  • 标签: 辽国 辽金 澶渊之盟 缸胎 圈足 底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地市各县文管部门对渠江流域的地下文物遗存进行了调查.在渠江支流通江流域发现先秦时期遗址6处,采集到石器、陶器等遗存;在州河流域发现先秦时期遗址和石器采集点12处;在渠县境内发现3处先秦时代遗址.上述遗址与通江擂鼓寨、月亮岩及重庆江津王爷庙、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均有一定联系,反映出了当地古代居民具有一定流动性或频繁迁徙,可能与其经济生活类型有关.

  • 标签: 渠江流域 先秦遗址 陶器 石器
  • 简介:巴彦陶来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乌素荣贵嘎查东16公里的沙漠地带。2009年5月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此后我所先后两次组织业务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由于该遗址距乌素荣贵嘎查境内巴彦陶来农场较近,因此命

  • 标签: 巴彦陶 调查简报 遗址调查
  • 简介:1987年5—10月,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对包头固阳县进行了文物普查。在发现的各类文化遗址中,以细石器最有特色,它对了解和研究大青山北部地区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以及与其它地区古文化的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这次调查情况介绍于下。

  • 标签: 包头市 固阳县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细石器 遗址
  • 简介:今年六月下旬,高安县相城垦殖场金世文同志给我馆送来去冬平整土地时出土的几件石器和陶片。根据这一线索,我们前往实地进行了调查。下陈遗址位于漳浒河北岸,西距相城垦殖场场部约一公里。该遗址原为一座高二,三米的土丘,面积有五六亩地。我们到现场时,土丘已平为水田,唯有其中一小块地未栽种水稻,在此处钻探后发现仅在2米多长、1米多宽的范围内还剩有20至30厘米厚的文化堆积。据场里职工反映,原土丘从上至下都发现陶

  • 标签: 高安县 垦殖场 平整土地 西距 世文 相城
  • 简介:<正>大冶地处鄂东南丘陵地带,北临长江,南依幕埠山脉,境内北、西、南三面是丘陵区,南面地势较高,中部、东部为湖沼区,其中的大冶湖直通长江。这里矿产资源丰富,自石器时代起,人类就在这里活动,商周时期文化遗址更为普遍。但由于考古工作没有全面开展,对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认识一直是不够清晰的。针对以上情况,1982年秋季至1983年春,黄石市博物馆和大冶县博物馆在开展文物普查时,重点对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调查。先后调查遗址共26处。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黄石、大冶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选择其中四处遗址,简报如后。

  • 标签: 古文化遗址 文化面貌 考古调查 商周时期 红陶 博物馆
  • 简介: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汗贝庙东北90公里为伊和高勒苏木所在地沙漠拉计,在其西北约28公里为伊和高勒和巴格高勒两河发源地,当地有一座黄土小山,高约20米,山上有许多黑色玄武岩,故当地蒙古族居民称此山为"哈拉锡勒",汉语为"黑石山坡"之意.

  • 标签: 仑土 仑遗址 土仑
  • 简介:2012年春季,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陕西彬县境内先秦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本文对此次调查的13处商周时期遗址进行介绍。初步分析来看,调查所见遗存的年代主要为"先周"和西周时期,位于彬县泾河沿岸商周时期遗存与黑河以北、红岩河流域所见遗存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红岩河流域所见红褐陶器区域特征较为独特,这种差异可能代表了区域文化和人群构成等方面的不同。此次调查对泾河流域商周时期文化分布、区域文化特征,先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古豳地"文化格局演进等方面的认识,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泾河流域 陕西彬县 商周时期 考古调查
  • 简介:随着保定市府河片区拆迁工作的推进,在府河南岸的天坛街上发现一处由三合土夯筑而成的建筑台基,经初步调查,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可确定此处为明清时期保定府的风云雷雨山川坛。本文简要介绍了该遗址的现状,对史栽风云雷雨山川坛设施配置及祭祀活动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就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 标签: 保定 风云雷雨山川坛 明清 祭坛遗址
  • 简介:文献记载“唐叔虞居鄂”、“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故鄂城遗址的发现为晋国始封唐地的探明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拟就故鄂城遗址的地望、特点、时代、遗物、城址和周边诸遗存关系作一探讨.

  • 标签: 故鄂城遗址 时代 调查 考证
  • 简介:本文介绍了成武县八处古遗址的复查资料。采集标本包括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和汉代遗物。调查资料表明,这些蝈堆遗址多为龙山至汉代长期沿用,未曾中断,为研究菏泽地区考古补充了新的资料。

  • 标签: 成武县 考古调查 史前 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