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一、华山概况华山在安徽青阳县境内,从前有陵阳山、子山、云冠山、灵农山等名称。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主峰十王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素有“江南第一山”之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标签: 九华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名胜古迹 青阳县 贵池市 江南
  • 简介: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汗贝庙东北90公里为伊和高勒苏木所在地沙漠拉计,在其西北约28公里为伊和高勒和巴格高勒两河发源地,当地有一座黄土小山,高约20米,山上有许多黑色玄武岩,故当地蒙古族居民称此山为"哈拉锡勒",汉语为"黑石山坡"之意.

  • 标签: 仑土 仑遗址 土仑
  • 简介:馆藏铜镜选辑()杨桂荣元代铜镜元初,统治者并不重视铜镜制造,元朝统治时间又较短,历时不足一世纪,所以元代铜镜,无论是出土或者是传世品,所见都不多,仿古镜亦稀见。元代铜镜,总的来看,多沿袭宋金铜镜。纹饰比较粗糙,种类也不多,创新镜类亦少,但元镜中并...

  • 标签: 馆藏铜镜 元代铜镜 元杂剧 平缘 童子戏 梵文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江苏丹阳地区曾三次发行抗币:一是在1939年10月日军占领丹阳城.管文蔚领导下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在访仙镇发行的“货币流通券”:二是1942年初管寒涛从澄、锡、虞(江阴、无锡、常熟)地区调回北发行的(北)“货币流通券”;

  • 标签: 货币流通 共产党领导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义勇军 1939年 发行
  • 简介:辽阳博物馆馆藏“东王官”刻石出土于辽阳市啤酒厂附近,出土时问不详,我馆将其定为辽代文物。刻石通体呈方形,长约51厘米,下半部残缺,截面长、宽各约24厘米,顶部四面斜收呈攒尖式结构,柱而上刻有楷书“东王官”四字。

  • 标签: 辽阳市 刻石 馆藏 王宫 啤酒厂 博物馆
  • 简介:四川汉画中可见一种圆腹三足多带有盖的鼎,乃是炼制丹药的鼎,多见于石棺画像,这类鼎的图像可命名为鼎图。四川汉代画像鼎图乃是受汉代神仙家影响,属于“太阴炼形”信仰,是这种信仰在墓葬文化中的体现,反映了汉代人寻求长生不老和升仙的愿望,追其根源或与山东地区的神仙思想相关。现今所见鼎图以四川地区所出较多,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汉代四川地区道教盛行以及汉代蜀地炼丹术的流行。

  • 标签: 汉画 丹鼎 神仙思想 道教
  • 简介:一九八二年六月底,吉林省台县卡伦公社十里生产队社员在翻地时,出土一起金代窖藏铜钱。这批铜钱盛于一铁锅内,锅口朝上,无遮盖物,锅口离地表约八十公分。铁锅在出土时被砸碎摈弃。铜钱总重330余斤,计31180枚。其中26463枚,钱文字迹清晰可辩,余均粘连残断。铜钱不分大小,混杂放置,无穿绳痕迹。同年七月二日,吉林省博物馆派员实地考察,并将该批铜钱运回省馆入藏。

  • 标签: 钱文 宋元通宝 开元通宝 九台县 吉林省博物馆 铁母
  • 简介:《新疆钱币》2004年第2期邱德美的《奇台出土发现的部分清代新疆钱币述略(一)》(以下简称《邱文》)是一篇好文章。仔细品读,觉得《邱文》中图15“乾隆通宝背”钱不是真品,无论从其形制和文字都存在许多破绽。在此有指明的必要,不妥之处,请作者和方家指正。

  • 标签: 新疆 清代 “乾隆通宝背九”钱 形制 文字书法 古钱币
  • 简介:抄写于晚唐五代的敦煌本《推人天宫法/天行年灾厄法》,是中国古代较为简便实用的一类禄命书,主要通过天(宫)与年岁相对应以推人运命祸福,其底本很可能在南北朝、隋唐之际既已形成。敦煌本天行年书写至少源出两个系统:一是来自本土的天行年禄命书,一是改编自佛教文献《梵天火罗曜》。当天行年禄命书因其义理简单在晚唐五代中原地区失势时,却因同样的缘由而在边陲敦煌以不同来源、多种版本的方式广为流行,这种文化信仰非同步的背后,映现了唐宋之际敦煌与中原社会区域文化差异的一面。

  • 标签: 敦煌禄命书 九天行年 区域社会
  • 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张唐代"霄环佩"琴,琴式为典型的伏羲式。通过琴腹上铭文与文献资料可知,此琴原为宋人冯轸藏品,后经南宋鉴藏家周必大鉴定,其系唐代巴蜀雷氏族人斫制。周必大未具斫制者名,今疑为雷文斫制。雷氏家族以斫琴闻名于世,所斫琴也被尊称为"雷公琴"或"雷琴"。晚唐时,雷琴斫制技艺已趋于末路,以至宋代雷琴成为文人、权贵争相竞逐的至宝。唐"霄环佩"琴以其内涵与雅意在现存古琴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从艺术价值而论,无论造型艺术,抑或髹漆工艺,国博藏"霄环佩"琴皆堪称是唐琴的典范之作,其为唐琴的断代与鉴定提供了标准器,也为探究唐代斫琴工艺学提供了标本。

  • 标签: 唐代 九霄环佩琴 雷公琴
  • 简介:自《敦煌古医籍考释》将《辅行脏腑用药法要》收录其中后,一大批中医医史文献学者认定该书出自藏经洞,源于陶弘景。但从《辅行》一书一以贯之的五脏五味补泻、五行五味互含等主体学术思想考察,《辅行》不可能是源自陶弘景的藏经洞遗书。

  • 标签: 《辅行诀》 辨伪 学术思想
  • 简介:2001年3月25日,武威市城西条岭煤矿办事处家属院内修建楼房挖掘基础柱坑时,在距地表3米多处发现一座魏晋砖室墓,市文体局及博物馆闻讯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此墓进行清理发掘,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发掘 砖室墓 简报 魏晋 武威 情况
  • 简介:上博《成王为城濮之行》简2“王归,客于子文”,李守奎、白显凤先生以“王归客于子文”作一句读,甚是,但“归”当读为“馈”,“客”当读为“赂”,“王馈赂于子文”,谓楚成王赠送物品给子文;《邦人不称》简2b“颇天之女”,“颇”当读为“激发”之“发”,“女”当读为“怒”,“■天之女”,谓激发了上天的愤怒;《邦人不称》简2b“要王于随寺”,“寺”当读为“畸”,“随畸”当为曾侯在都城随附近设立的祭祀上帝的地方;《邦人不称》简7b“兀千君,■可它”,“兀”当读为“执”,“千”当读为“仁”,“■”当读为“焉”,“它”当为“也”字之误;“机仁君,焉可也”,谓动摇了楚惠王这个仁君的地位,怎么可以呢?

  • 标签: 上博简 《成王为城濮之行》 《邦人不称》 新释
  • 简介:在山东沂南、曲阜、滕县、邹县、安邱等地①的汉画像石图像中,存在着一种兽身类虎、四足长尾、首人面的怪兽,因其形而称为头(首)人面兽(图1)。我们认为此怪兽是古代神仙思想的产�

  • 标签: 中的头人 头人面 汉画中的
  • 简介:笔者有幸于2007年4月在莎车县维吾尔族工匠铺集到一枚江新关银锭。江新关位于江西省,是《天津条约》签订后成立的新海关,是长江水域重要口岸之一。此锭形状与众不同,马蹄形,束腰状,是极罕见之品。现刊出,愿与爱好收藏、研究银锭的泉友共赏。

  • 标签: 银锭 九江 《天津条约》 维吾尔族 长江水域 莎车县
  • 简介:世之乱”时期是有商一代由二里冈时期向殷墟期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都城和统治中心区、地方中心聚落和实际控制区域都发生剧烈的变化。隐藏在这些现象之下的是商文化在扩张方向和扩张方式上的变革,具体体现在虽四面出击但重北方和东方,以战争和结盟两种方式扩大商文化的影响范围,而正是这些变化为其后的殷墟晚商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九世之乱 商文化 中商时期 早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