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北京的齐庚先生藏有一枚很特别的龟鹤齐寿钱,如图1所示。龟鹤齐寿本不算得很稀少.但能到宋代的也不多,钱文吉祥可喜。对于懂一点古物的人来说还是颇堪玩味的。当年周作人苦雨斋中,就有一枚与凤皇三年古砖放在一起。这枚钱的特别,在于钱面另有四个小字,究竟该怎样读,是“我偷样”呢,还是“我儿偷样”,尚待辨析。

  • 标签: “见” “儿” 周作人 小字
  • 简介:2001年第3期载一文,第4期"百家争鸣"栏目中,邹志谅先生就该文所述内容和所附彩照,发表了(以下简称),拜读之后认为有必要释疑.

  • 标签: 咸丰 钱币 江南 “百家争鸣” 发现 释疑
  • 简介:2003年8月下旬,在陕西汉中召开的"白金三品"学术讨论会结束后,我们一行数人翻过秦岭经宝鸡来到西安,30日上午由袁林、赵晓明、党顺民等先生陪同,参观了金泉钱币博物馆,受到戎畋松、陈林林先生的热情接待.参观结束时,戎畋松、陈林林先生拿出该馆近期收藏的4枚出谱小钱,请我释读上面的文字.此钱大小基本一致,直径多在14.4毫米左右,重1.1-1.4克,正背方形郭中均为圆孔,铜质,生坑绿锈.正面文字两个,右面一个为"泉"字,特别明显.左面一字则比较特别.按正常理解,此字怎么也释读不了,于是就左旋读或者将此字倒着看.仔细琢磨后,当场提出一种可以考虑将其释为"異泉"的意见,大家觉得有一定道理,但也将信将疑.回京后,我翻检了有关字书,自认为将其释为"異泉",问题不大.

  • 标签: “異泉” 古钱币 历史文化 北朝时期
  • 简介:《首阳吉金》刊布的3件乔器,应系滕州庄里西89M7散失之器,其中乔觯、乔簋铭文对于周初分封的滕国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对上述二器铭文略作考释,力求廓清作器者乔与滕国之关系。

  • 标签: 庄里西89M7 滕国始封君
  • 简介:最近,本人集得同治通宝小平钱一枚,其直径24.4mm,穿4.8mm,厚1.4mm,重4.1g。之所以称之为“稀”,乃因其背满文重文,呈双“宝直”局,且互为垂直排列。该币铜质精细,制造精整规矩,文字清晰高挺,字口深峻,整个钱体里层为赤色厚包浆,外层为较薄的褐色包浆。经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材料成分分析,结论是:铜95.1%,锡2.58%,锌1.41%,铅0.68%,其它为杂质,材质青铜。钱体表面自然流通磨损明显,属正用品无疑。

  • 标签: 同治通宝 成分分析 小平钱 光谱仪 X射线 铜质
  • 简介:宋代《马氏墓志》以小篆书刻,在近代出土的近万方古代墓志中极为罕见,文辞优美,书法精良。退出实用领域的篆书在宋代再次陷入沉寂,书史所记宋代篆书家皆文辞简略,墓志书法既可弥补宋代篆书存世资料之不足,为研究宋代篆书及宋代布衣书法家王寿卿的书法提供第一手资料,也可作为临摹范本,有极高的书法价值。

  • 标签: 新见 宋代 墓志 篆书
  • 简介:河西方志校读记张令瑄作者按我国近代史学家张维(鸿订)先生所著《陇右方志录》,收录今甘肃、宁夏、青海历代地方志四百余种,逐部为之评介,久为史界所重视。柳诒徵先生称之为方志学界创始之例,备省皆有仿作。该书出版多年,令乃以浏览所及,新编各志及原录知而未...

  • 标签: 大图书馆 金塔县 编委会 甘肃省图书馆藏 方志 校读
  • 简介:《安徽钱币》2003年2期发表一篇《安徽发现新的楚布》,介绍了近年安徽固镇附近发现的一种新的楚布。第3期刊载了拙文《关于安徽固镇新楚布的一点意见》,提到这种布币,此前已见于《开元泉社》网站(http://main.kaiyuanquanshe.com)中的《钱币论坛》,为

  • 标签: 安徽 固镇 楚布 古钱币 历史文化
  • 简介:唐昭靖太子墓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位唐朝中期代宗皇帝李豫之子的家族世系及对其封赠情况和他经历的短暂一生,可以补充《新唐书》、《旧唐书》中关于昭靖太子记载的不足。

  • 标签: 昭靖太子 代宗 唐朝 墓志
  • 简介:史善应墓志近年出土于西安,墓志描述了一位在历史上几乎湮没的东突厥王族人物的真实人生,同时为深入了解隋唐之际中原王朝和突厥的关系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史善应作为突厥沙钵略可汗的孙子,其墓志对突厥世系的记载补正了文献中的许多讹误。史善应生长在中原,前后参加了隋炀帝出征高丽、流亡江都、随唐太宗征讨王世充等事件,成为初唐政治史上重要的胡族人物。其墓志中对中国历史上族际流动乃至族群凝聚和国家认同的描写值得注意,志文体现出对英雄祖先和华夏认同既统一又相背离的印记,这种民族血统和文化授受上的矛盾性,构成了墓志在历史记忆和情节诠释上的特色。只有把握个人在家国转折中的命运,才能理解在墓志文字背后隐藏的真实历史片段,从而真正进入墓志书写的世界。

  • 标签: 唐代 东突厥王族史善应墓志胡汉关系
  • 简介:新近出版的《滨田德海蓖藏敦煌遗书》中存有一件小说《黄仕强传》写本,文本与业已公布的其他写本不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异文比较的方法,对该写卷的文本传抄系统进行初步研究,并重新校录,以便学界了解利用。

  • 标签: 敦煌写本 《黄仕强传》 传抄系统
  • 简介:最近,我在江西省吉安市农村收集到一枚“永新县商会”发行的金圆券辅币。该券面值贰角.竖式,白底浅红,单色石印,高93、宽50毫米,正上方横书“永新县商会”,中间为孙中山先生头像.下书“计存金圆贰角”,右边为“每持贰拾伍张”、

  • 标签: 永新县 金圆券 商会 代用币 吉安市 江西省
  • 简介:1996年,笔者在皖南山区偶然得到一枚安徽省造当二十文光绪元宝铜元(彩页1)。此币红铜质地,直径32.5ram,厚2.05mm,重14.7g。正面中心为“光绪元宝”4字,上环“安徽省造”,下环“每元当制钱二十文”;币背中心为蟠龙,上环英文安徽省名,下英文纪值。

  • 标签: 光绪元宝 安徽省 得一 皖南山区 英文 铜元
  • 简介:时值凉秋,金风送爽,惟秋涝间歇,乍晴又雨,正令人烦枯中,忽传绿衣人持小邮包内函线装古籍一册。南窗颇有感闲散,急正襟翻阅,顿觉耳目醒爽,此一古气盎然之装订,前贤俊逸之书法,精擘之高论,更兼拓本黑白分明,印章朱红灿然。志强兄苦心筹划之功,令人钦佩。

  • 标签: 绿衣人 内函 戴老 铁母 招纳信宝 共屯赤金
  • 简介:摩《青州益都县令房公清德之颁》碑,信息量大,未见著录,主要记载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高门望族——房氏家族成员房彦云在益都县令任上的政教伟绩,系一篇具有证史之实、补史之缺、纠史之谬价值的珍贵金石文献资料另外,该碑将一件尘封已久的书法作品生动地呈现于世人眼前,充分展示了初唐书法艺术的高超水平,堪称唐代碑刻书法中的优秀作品。

  • 标签: 唐代 青州益都 房彦云 房氏家族
  • 简介:2009年9月,在河北张家口地区蔚县偶然见到20枚针首刀。经访问了解,收藏者说是30年代发现于蔚县城北,为其父辈留下者。据说当时共收藏有70多枚,以一块大洋一枚卖掉50多枚,剩下20枚保存到现在。我们对其中9枚实物作了详细资料。

  • 标签: 三十年 2009年 张家口地区 30年代 收藏者
  • 简介:由来篇2009年初,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举办了"走近考古,步入宋金"的讲座活动,拉开了山西考古走向公众的序幕。活动是宋建忠所长亲自策划并主持实施的,诸多媒体以公众考古的"破冰之旅"来形容之。

  • 标签: 山西省 考古 公众 遗址 2009年 讲座活动
  • 简介:《尼释然墓志》是研究唐长安比丘尼的一则新资料,志主尼释然乃中唐时期宰相装冕之女。本文以该墓志为中心,结合其他石刻材料,重点探讨比丘尼与世俗家庭之间的关系,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 标签: 唐代 长安 比丘尼 石刻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