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说文·玄部》:“,碍不行也。从玄,引而止之也。玄者,如吏马之鼻。从∩,此与牵同意。《诗》曰:‘载其尾。””‘碍不行也。”段玉裁注:“《释言》云:‘,跆也。’《豳风》毛传同。(足部》:‘踬,跆也。’‘跆,踬也。’以《大学》‘健’亦作‘惯’推之,

  • 标签: 《释言》 《大学》 《诗》 段玉裁 说文
  • 简介:功,名肇兴,乳名神佑。清道光十五年(1835)出生在大兔场(今纳雍雍熙镇)黄包包旮旯河一个榨油匠家庭。7岁人私塾读书,15岁曾到湖南求师习武。3年学成,有臂力,善使50多斤重钢叉。回乡后经营盐业,曾组织护盐民间武装与义中张姓多次械斗获胜,从而小有名声。清咸丰年间,曾先后出任大定府和平远州守备达7年。同治元年(1862),弃职回乡,重操盐业和兴办铁丝业,并组织龙杠武装保路护盐,声势日盛。其间聚敛钱财,大兴土木,在大兔场街上建多处四合庭院,作为自己和两弟宅第,时称“何半街”。

  • 标签: 何定功 中国 生平 贵州 清朝
  • 简介:《天圣令·狱官令》中多次出现“辦”“辨证”的用词以及与之相关的“辦”。为便于讨论,兹先将相关的令文列举如下:宋29条:诸告言人罪,非谋叛以上者,受理之官皆先面审,示以虚得反坐之罪,具列于状,判讫付司。若事有切害者,不在此例。切害,谓杀人、贼盗、逃亡,若强奸及有急速之类。不解书者,典为书之。若前人合禁,告人亦禁,辦放之。即邻伍告者,有死罪,留告人散禁;流以下,责保参对。

  • 标签: 札记 复原 辨证 逃亡
  • 简介:一般明版残书,即使是白绵纸嘉靖本,直到'文革'前都还算不上什么.普遍把明版残书当善本来卖,只不过是近几年间才有的事情.但凡事都有个例外,个别稀见的明刻残本过去也一向为人珍重.我得到的这部《山先生集》残本,带有'文革'前中国书店的标价签,写明时价是'1本8元'.这当然非同寻常.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如此高价出售残书,自然会有他的道理.

  • 标签: 残本 “文革” 自然 个别 普遍 一般
  • 简介:这一天清晨,他匆匆地出发。谁也不曾料到,他走后竟再也没有回来!6天后,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福州部队委员会第一书记、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均同志于1976年7月7日11时15分不幸殉职,终年62岁......

  • 标签: 皮定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 新华社 司令员
  • 简介:中华酒文化,中华文化酒,代表是什么?司马迁撰写《史记》说夜郎: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秦朝末年割据南粤——广东、广西的南越国时.品味美酒——枸酱。

  • 标签: 国酒 周恩来 茅台 《史记》 秦朝末年 酒文化
  • 简介:(1902-1983)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我知道他的名字,是16岁那年(1952)春天,在我所在的小城--四川乐山,参加地委机关三反思想建设阶段学习时,领到一本土报纸印刷的学习资料,长长的题目印了三行:.这篇传诵一时的名作,对我们这些年轻干部起了思想启蒙和统一认识的作用.从此,我就注意阅读等报刊上冯的文章.1955年新版面世,我很快买了一本,并从阅读中萌生了报考哲学系的愿望.我是带着这本启蒙读物进入北大哲学系的.

  • 标签: 心中冯定
  • 简介:<正>清末摄政王载沣天生不是政治舞台上的人物,可惜枉生帝王家。在当摄政王时期,结结巴巴地过日子。他见人说不出话来,更不用谈对国家前途有何抱负和建树了。后来武昌起义,袁世凯篡夺政权,他乐得卸下重担,回家抱孩子去了。梁起启上修清史条陈,主张把前后两位摄政王作合传,真正是笑话,况且那时载沣还活着。但他一生也有可取的地方。据传

  • 标签: 摄政王 载沣 袁世凯 武昌起义 政治 条陈
  • 简介:公元6世纪中期,在地中海世界爆发了一次大瘟疫,由于当时皇帝士丁尼一世统治,后人因此称其为“士丁尼瘟疫”。有关这次瘟疫的史料主要来自当时的作家普罗柯比。学者们一直怀疑他直接借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相关部分来描述这场瘟疫。我国近年出版的相关书籍也提到对普氏记载的怀疑。笔者认为,上述推论形成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直接认真地阅读古代作家的原文,缺乏细致的比较分析。本文将通过《战记》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相关史料的对比分析,确定普罗柯比对“士丁尼瘟疫”的记载并非抄袭之作,而是其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进而说明“怀疑论”是不成立的。

  • 标签: 查士丁尼 瘟疫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怀疑论” 考辨 古代作家
  • 简介:氏是海宁望族,明末清初继佐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不仕,一生讲学和著述,为氏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慎行、嗣庭兄弟在清初均名噪一时。不幸的是,氏家族在康雍年间遭两次文字狱打击,日渐败落。

  • 标签: 望族 明末清初 查继佐 明清 文字狱 斗争
  • 简介:34.财政部致新疆省长咨(1926年3月13日)为咨复事。准贵公署第二一七六号咨开:“案据财政厅长呈称:案奉省长指令,戴泽春禀包库尔勒十五年份统税一案内开:‘禀悉。库尔勒十五年份统税,该员既愿承包廊准加银一千两,全年包额合统税、

  • 标签: 统税 北洋时期 新疆 史料 征收 财政部
  • 简介:学界一向认为明代北运白粮赋役征收区域只有苏、松、常、嘉、湖江南五府,但却很少注意到杭州也承担了此项重役。在明代中后期,杭州作为北运白粮的征收地屡次被史书提及,这种现象甚至延续到了清代。究其原因,政府对白粮的重视与江南地区灾害频发,使得明廷不得已将杭州作为北运白粮征收的备选地。但是杭州北运白粮的征收并未制度化,造成杭州在此问题上其名不显、其绩不扬。

  • 标签: 杭州 白粮 赋税 明代
  • 简介:蜀中《易》学,自古以来负有盛名。《宋史·隐逸传》说,有一个叫郭曩氏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南平。他的始祖在汉代是严君平的老师,历代以《易经》象数之学相传。又说,大学者程颢、程颐年轻时随父亲到成都,见到一个箍桶的篾匠,拿着一本书在读。走近一看,原来是《易经》。兄弟俩觉得很惊讶,想要考考他。哪知篾匠先开口问道:“你们学过这个吗?”又指着《易经·杂卦》中的“未济男之穷”一句,叫他们讲解。兄弟俩看出篾匠有些来头,于是很谦虚地向他请教。篾匠简要地说道:“三个阳爻都错位了!”二人听了,深受启发,获益非浅。第二天又专门前去拜访,却再也没见到篾匠了。后来袁滋到洛阳,向程颐请教《易》学方面的问题。程颐就对他说:“《易》学发达要数四川嘛,你怎么不到那里去学呢?”

  • 标签: 《易》学 程颐 《易经》 谯定 蜀中 奇人
  • 简介:攀枝花工业基地作为大三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自1965年3月4日获得中共中央批准建设以来,距今已半个多世纪。由于当年攀枝花工业基地建设的严格保密性,这一重大决策过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鲜为人知。

  • 标签: 攀枝花 毛泽东 工业基地 三线建设 中共中央 决策过程
  • 简介:塔铭以及相关文献中,明确记载了法如、神秀和慧能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但在这三位高僧圆寂后,他们各自的嗣法弟子——元珪、普寂和神会,却围绕着"究竟谁是禅宗史上真正的第六代祖师"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便是禅宗历史上的"祖之争"。本文通过梳理、解析唐代塔铭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认为这场"祖之争",是元珪、普寂和神会,出于对个人名份和各自宗派长远利益的考虑,利用第五代祖师弘忍临终付法时的模糊表态,而硬性生发出来的。

  • 标签: 禅宗 定祖之争 塔铭
  • 简介:古文始于汉代.伪孔安国对隶古文的起因有明确记述.曰:"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皆科斗文字……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其可知者,为隶古,更以竹简写之."

  • 标签: 《隶定“古文”疏证》 古文字学 汉语 字形 俗体字
  • 简介:我国古诗唐宋两朝出现高峰。清代乾隆诗人、评论家赵瓯北(翼)以为:清代诗人欲举一家列唐宋诗公之后者,实难其人。只有初白(慎行)才气开展,工力纯熟,是白香山、陆放翁后第一人。

  • 标签: 清代诗人 唐宋诗 才气 高峰 人欲 古诗
  • 简介:光佛信仰是海峡两岸客家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客家学界大家谢重光、刘大可都曾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过系列扛鼎之作,把光佛信仰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笔者倍受鼓舞的是,刘大可教授百忙之中又于近期推出了关于光佛研究的新论。在这些学界大家的鼓舞下,笔者于2015年8月围绕光佛信仰的问题,专程前往连城县四堡、宣和、朋口等乡镇调研。拙文即是此次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成果。

  • 标签: 信仰 精神家园 海峡两岸 刘大可 客家人 谢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