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7 个结果
  • 简介:一、苏联时期的社会史概念时至今日,“社会史”这一术语并非公共概念,而只有透过社会生活才能体现其内涵。在大多数史学家的意识中,仍充斥着以马列主义阶级和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史的旧观念。在此背景下,社会史一直是对固定的一系列公式化题目和内容进行研究,其中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是: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人阶级的研究、对农民(包括苏联的集体农庄农民)的研究、对社会中坚阶层——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在更广泛意义上对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研究。透过苏联工人阶级史的内容很容易理解上述研究方法。苏联时期出版了一类著作,涉及苏联工人阶级在俄罗斯的形成、苏联工人阶级为夺取政权而进行的斗争、参与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的运动、苏联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生产潜能的增长、职业技术人员技能的提高、改善物质和文化技术水准、提高组织性和社会政治积极性等内容。

  • 标签: 社会史 俄罗斯 理论与实践 苏联时期 工人阶级 当代
  • 简介:当代女性小说中有关“人工流产”的文学叙事,展现了部分女性独特的生命感受及其文化境遇。这类叙事从生命本体出发,揭示出女性在事件中空前孤独的生命焦虑,及由此可能激发的生命自主和性别自觉意识;同时也书写了与其性别身份密切相关的生命关怀精神。流产叙事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映现出传统性别文化的深层制约机制,张扬了突破既有文化规范、反抗传统性别观念对女性生命力压制的精神。

  • 标签: 流产叙事 性别意识 生命观 性别文化
  • 简介:俄罗斯的奇特文化,让人感受到两个不同的俄罗斯:一个由政治和物质构成,一个由文化和精神构成。中国的知识分子之所以被俄罗斯所吸引和迷住,就是受到了俄罗斯的文学、诗歌、音乐和艺术经久不衰的影Ⅱ向。俄罗斯纪行之二,带我们继续了解俄罗斯文化。

  • 标签: 文学 文学作品 游记 《俄罗斯纪行》
  • 简介:俄罗斯人有机会全面了解中国文化,始自"尼布楚条约"签定后不久。清雍正五年(1727年),随着两国经贸联系的加强,彼得大帝曾派4名僧侣前来中国学习汉语。清政府专门设立俄罗斯馆予以接纳,拉开了两国文化联系的序幕。19世纪初,有一位东正教的领班比丘林(僧名雅金夫)曾在中国一住就是13年,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翻译了《三字经》、编撰了《中国志》、撰写了《汉语语法》,因而被世界公认为首屈一指的汉学家。他奠定了俄罗斯

  • 标签: 中国形象 形象沙皇 沙皇俄罗斯
  • 简介:史学上有句常说的话: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说,所有历史都是站在当代视角并为当代需要而书写的历史.斯大林已进入历史半个多世纪,可以说成了真正的历史人物,为什么俄罗斯当今又出现了"斯大林热"?根据上面这个道理,当代俄罗斯发生"斯大林热",自然"热"在俄罗斯当代问题上.所以,解读近年俄罗斯"斯大林热"的含义,无疑应从俄罗斯当代最热点的问题,即俄罗斯人最关心的、心灵创痛的问题着眼.只有把握住了这个最最热点的问题,才能把"斯大林热"的所在,把这个"热"的本质揭示出来.

  • 标签: 俄罗斯斯大林热
  • 简介:俄罗斯走向宪政的历史与俄罗斯共产党——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是紧密相联而又"负相关"的,俄罗斯宪政史上两个转折性关头——1918年1月的解散立宪会议和1991年的"8·

  • 标签: 俄罗斯走向 大弯路 宪政大弯
  • 简介:1903年2月至10月,梁启超应美洲保皇会之邀,逛了一趟美国。这一逛不打紧,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大变化。戊戌维新之前,梁启超就暗中向往共和;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向往共和之情更常常溢于言表。但是,他一到美国这个他不久前歌颂过的“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却大大失望了。在美国,梁启超见到了城市的壮丽,工农业的繁盛,见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出现的“怪物”

  • 标签: 梁启超 俄罗斯 共和政体 美国 戊戌维新 维新运动
  • 简介:日本占领时代台湾的女性,受到日本式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双重约束,认为女性应该培养服从、坚忍、谦逊、温婉等美德,凡事以男性的意旨唯命是从。因此,战前出生的台湾女性艺术家,谨守教诲、少有开创,导致她们的作品普遍缺乏艺术风格的变化,不论媒材一般倾向于清秀柔丽的唯美风格,或多数为闲暇消遣的游戏之作。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吕秀莲、施寄青、李元贞等女性主义运动者,她们将女权的探讨附庸于民主政治议题内.在社会运动层面极力争取被重视的空间。早期的妇运,虽然为女性日后从政奠下开疆辟土的基础,但是对大多数家庭主妇而言,女性运动并未产生全面或具体的影响。战后出生的台湾女性,承受中日双方传统的约束力量不可

  • 标签: 台湾 画家 女性画家 女性意识 闺阁派 当代
  • 简介:1958年出现的“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总路线这“三面红旗”,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沈志华主编的《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5年1月)里,披露了一些有关这一事件的档案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页历史。

  • 标签: “大跃进” 解密档案 俄罗斯 中国出版集团 中国历史 人民公社
  • 简介:俄罗斯的“东方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中国学是其重要的分支领域,然而由于受种种原因所限,其近年来关于中国历史和中国古典语言文学研究的状况,似乎并不为国内学人尽悉。现就笔者知见所及,略申论之,意在向同行师友传递学术信息,交流资料,并希望以此引起学界同仁对俄罗斯中国学研究的关注。

  • 标签: 中国学研究 俄罗斯 语言文学研究 世界范围 中国古典 中国历史
  • 简介:20世纪的最后20年,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有关它在各民族命运中的作用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诅咒共产主义,拒绝研究;有人热忱捍卫并要求在实践中毫不妥协地追随;也有人在与市场化社会的“人人为自己”相比较后,既承认共产主义“大家为大家”思想的巨大吸引力、承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对过去在实践中碰到的某些负面问题进行指责。

  • 标签: 改革开放 俄罗斯 社会主义问题 中国 学者 共产主义
  • 简介:龙斯特这个名字在俄国和世界音乐史上如此显耀,以至人们说,在俄语中他的名字完全可以作为'爵士'一词的同义词。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他指挥了68年的乐队是在上海一举成名的,他也因此成为老一辈俄罗斯'上海人'的代表。

  • 标签: 俄罗斯人 上海人 罗兹 爵士乐队 舞厅 日本人
  • 简介:<正>一、“人类处境”小说两次大战之间,整个世界异常混乱,战争的幽灵在人间徘徊;世界性经济危机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处境下,一部分知识分子为人类而担忧,而探索。马尔罗、赛利纳、圣·戴克斯絮佩里、贝

  • 标签: 新小说 法国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 马尔罗 知识分子 创作手法
  • 简介:1926年春,蒋介石与当时的国民党左派领袖汪精卫及苏联军事顾问团团长季山嘉等的矛盾急剧尖锐化。在上海的国民党右派邹鲁和在广州的王柏龄、伍朝枢、欧阳格等,为拆散广州国民政府的内部团结,制造谣言,谎称汪精卫与苏联顾问合谋,将绑架蒋介石,送往海参崴,同时假传命令,诱使中山舰自广州开往黄埔。

  • 标签: 蒋介石 中山舰事件 苏联顾问 汪精卫 国民党左派 布勃诺夫
  • 简介: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教授捷尔基茨基·康斯坦丁(汉名郭杰)亲身进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前身为KGB)档案室阅读蒋经国档案原件,首次完整重现蒋经国在苏联求学、婚姻、就业的历史,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蒋经国档案”是在1996年解密的.

  • 标签: 蒋经国 解密档案 俄罗斯 蒋介石 自白书 苏联
  • 简介:俄罗斯人和波兰人拥有同一血脉,属于同一语族,拥有全斯拉夫种族的特性,却又如此不同,近乎对立,从鄙视到仇恨,也不排除莫名其妙的互相吸引,但始终互不信任。俄罗斯和波兰两个国家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政治制度:俄国沙皇专制制度和波兰贵族民主制度。俄罗斯人在专制制度和东正教会的熏陶下,养成了忠于沙皇、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波兰人在贵族民主制度和天主教会的培育下养成了酷爱民主自由与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和宽容开放的文化传统。普希金和密茨凯维奇是俄罗斯和波兰两个民族的伟大诗人,他们个人间的相互钦佩和对立,折射出俄罗斯和波兰两个斯拉夫民族间的文化关系。

  • 标签: 沙皇专制制度 贵族民主制度 普希金 密茨凯维奇
  • 简介:俄罗斯与中国新疆布尔津县"凭"水相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82年(清光绪八年)。额尔齐斯河在阿勒泰地区境内的干流总长593米,其与支流布尔津河交汇处以下162千米水路有较悠久的航运历史。这段水路航运开辟的文字始见于清朝末年。《新疆图

  • 标签: 俄罗斯族 发展历程 布尔津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