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也许是因为灵岩寺的灵性呼唤,也许是武则天游灵岩寺传说的诱惑,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寺,总是那么让人感叹,让人牵肠挂肚,让人流连忘返。随着十几年来陕西略阳经济的腾飞,更增添了它那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每每踏进这块神秘的宝地,都会沾染些灵光、灵气,一种异样的情思就会萦绕心头,许许多多难忘的记忆就会随之而来。

  • 标签: 游记 灵岩寺 武则天 吸引力
  • 简介:熟悉炳寺的人都能对那栩栩如生的石窟造像、精美绝伦的壁画和惟妙惟肖的自然山水娓娓道来。而藏传佛教自元、明、清在炳寺滥觞,发展以来,遗留下的一些弥足珍贵的金铜造像、镏金铜塔、木雕造像和布画唐卡等可移动的佛教艺术作品却鲜为人知。2008年"五一"期间,炳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下寺区石窟群对面建成了文物陈列馆,使这些充满藏传佛教神秘韵、沉眠百余年的艺术作品重现光芒,为炳寺增添了新的风采。

  • 标签: 石窟造像 藏传佛教 艺术作品 文物保护 炳灵寺
  • 简介:<正>先父江炳(1885—1972),字庆林,湖北沔阳县②下查埠人。先父十岁时祖父便病逝。先父兄弟四人,他为长子,最小的叔叔当时还在襁褓中。由于早年丧父,维持家中日常所需都极为困难,仅靠曾祖母与祖母纺织﹑耕种为生。依靠亲友的照顾,先父才在免交学费的条件下断断续续读了几年书,在祖父病

  • 标签: 炳灵 沔阳县 革命党人 讨袁军 中华革命党 施方白
  • 简介:塞外延庆是古老的山城,城东南的古刹照寺,历经两年时间的修复工程,2000年8月已全部完工。在典礼仪式上,有四位潭柘寺高僧在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为佛祖释迦牟尼金身开光,这是京郊宗教界的一件盛事。

  • 标签: 佛祖 释迦牟尼 高僧 宗教界 外延 仪式
  • 简介:十五世纪初,郑和率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每次奉使将士达二、三万之多,其中不乏闽籍人氏。《重纂福建通志》有载:“太监郑和自福建航海通西南夷,造巨舰于长乐……师返,闽中从征将士升赏有差”,可见当年随郑和下西洋的闽籍将士升赏者甚众。然而,迄今“可考的闽籍将士不过五十二人”而后偶有发现。

  • 标签: 《重纂福建通志》 郑和下西洋 将军 十五世纪 西南夷
  • 简介:相传,六合的县城、灵岩山、龙池三者周围一样长,皆为九华里十三步。灵岩山宝塔倒映龙池,相映成趣,传为美谈。灵岩山位于六合县东南十余里。清康熙县志载:“山无锐锋,岩石层耸,四周如一,岩际间常有灵瑞。”故名。《六合县志》记载,六合从未出过状元。为此,六合人心中始终鸣不平,为何人皆奋发苦读,却始终不能金榜题

  • 标签:
  • 简介:提起东山岛,我就想到风动石,想到两个著名的人物:古人黄道周,今人谷文昌。去东山前,重读《走近谷文昌》,满脑子都是当年风沙茫茫,寸草不长的荒凉景象。于是,就更想看看今天的东山了……汽车越过跨海大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东山。然而,周遭的一切,跟漳浦县那头没有两样!公路宽广,绿树成睛,田间地头,片片翠绿;远处的山丘坡地,也是绿装,其间新建的楼房,虽然不高,却光鲜耀眼,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到了东山。记得

  • 标签: 黄道周 东山岛 东山县 文昌 跨海大桥 风动
  • 简介:面对泥石流的潜在威胁,曾经繁盛的岳寺村如今空无一人。但是每天早上都会从村边传来阵阵空洞的砍柴声,那声音来自徐景华。自从他带着老婆赶着200只羊在这座空城安了家,他们就成了这片无主之地的国王。

  • 标签: 寺村 城安 景华 无主 唐贞观 别人家
  • 简介:2000年6月19日,著名作家、文学大师柯(高季琳)走完了他91年不平凡的人生。柯──一位高风亮节的文坛前辈,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璀璨的篇章。这里撷取柯在抗战前后的片断,以飨读者。受聘《文汇报》主持《世纪风》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开始。抗战前,从1931年到1937年,有6年多时间柯在电影界工作,先后供职于明星、天一、联华三个电影公司,和夏衍、阿英、郑伯奇、尘无等左联“电影小组”的成员在一起为进步电影事业工作着。上海抗战发生,联华公司毁灭在战火中,柯转移战线,进人新闻界。1938年早春,上海已沦为“孤岛”。腥风血雨,刀光剑影。徐铸成。严宝礼等人,以英商克明

  • 标签: 《文汇报》 柯灵 抗战前后 张爱玲小说 国民党 周报
  • 简介:反击吐蕃和平息仆固怀恩反叛吐蕃为公元7至9世纪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军事奴隶制政权。隋唐时期,吐蕃日渐强盛,拥兵数十万之多。贞观年间,唐与吐蕃关系十分融洽。唐高宗至睿宗时期,唐与吐蕃交战互有胜负。

  • 标签: 唐代 灵州 青藏高原 隋唐时期 贞观年间 吐蕃
  • 简介:州境内的主要驻军唐初沿袭隋朝兵制,李渊谋求恢复耕战兼顾实行府兵制.府兵为常备兵,州境内驻有重兵。唐初,关中有12道,共置12军府.州隶属关内道。各府之兵皆由骠骑、车骑(副手)两将军统之。

  • 标签: 灵州 唐代 府兵制 唐初 境内 复耕
  • 简介:福安市地处宁德市东北部,东与柘荣县为邻,东南与霞浦县相接,西与周宁县相连,西北与寿宁县为邻、西南与焦城区毗邻,北与浙江省泰顺县接壤,南向三沙湾海域。东西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全市土地面积1880平方公里。

  • 标签: 福安市 土地面积 东北部 宁德市 柘荣县 霞浦县
  • 简介:进入隋唐时期.虽然郡、州名称多有变化,并设置总管府、大都督府等等.但州古城始终为灵武郡、州和回乐县的治地.所以唐诗称“山横旧秦塞.河绕古州”。

  • 标签: 灵州 吴忠 隋唐时期 都督府 灵武
  • 简介:去年12月22日,我突然接到山升先生女儿的来信:"我母亲于11月28日不幸去世。"我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2009年3月,我曾与内子一起去拜访山升先生夫人。由于我事先已把文洁若写的《沉痛追悼山升先生》的译文寄给了山夫人,所以她一边跟我聊天,一边商讨译文。她谈到了山先生对"文革"的看法。山先生当时就发觉"文革"方向不对头,一些口号完全

  • 标签: 萧乾 郁达夫 地图 老舍 老师 书信
  • 简介:本文不能通体展述援庵先生的史学遗产,而仅为个人学习先生著作过程中对其治学路数的点滴体会。首先,先生的研治史学的基础建立于目录之学。所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先生治目录学的特点。他早岁读《书目答问》,就悟到:读书之前必知其书(文本或文),而且必知其人(作者或献);至于如何知其人(前代作者),则又必须先论其世。这样,文本就不再是可以任意截取的一堆故纸,而是有其历史生存理由的史源学有机结构的。所以,先生学术基础之深厚,不在于材料的简单积累,而在于既博且精。进而,先生由《廿二史劄记》入手研治史学,从中了解中国历史之大体,又注意其中提出的种种历史问题,建立起一种对中国通史的总体性把握,这又是由博开始;先生还从《廿二史劄记》中看到其自身的许多错误与问题,从而把此书既作为治中国史的上马石,又把它当作为由博返约的磨刀石。先生一生学术成果繁富,研究之面甚广,几乎手到之处皆能游刃有余,从未落入某种跳不出的陷阱。可是,先生又极其谦逊。为什么?他为我们这些后学昭示了一条重要道理,一个真正追求真理的学者,永远会自知不足,因此会真正地永保谦虚。

  • 标签: 陈垣(援庵) 史学遗产 目录学 考据
  • 简介:永寺,位于清镇市百花湖乡三屯村中十组,距清镇市城区12公里,离百花湖乡政府驻地约4公里。百花湖一带山清水秀,被人们美誉为“小桂林”。湖北岸山峦起伏,似婉蜒翻滚的巨龙,从云归山腾云而下,戏饮百花湖的绿水清波。巨龙俯首之处,林木葱郁,青瓦炊烟,有一个宁静祥和的小山村——“中十”村落后的半山、茂密的森林中半露出青瓦高檐,那便是永寺所在。

  • 标签: 湖畔灵永 灵永寺 百花湖畔
  • 简介:<正>峰峦叠翠的湖北省当阳县的西北部山区,有一条长2.7公里的山沟,因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此居住过,后人便称其为杜甫沟。1899年10月的一天,杜甫沟一王姓家庭生子添丁,这家男主人王作相曾读过几年私塾,也算是个知识分子,左思右想,便给儿子取名为王培,希望借诗圣的灵气培养出一个有

  • 标签: 传奇人生 大诗人杜甫 当阳县 西北部山区 吉鸿昌 西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