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到那里,举起工具,出你的劳动汗,造你的成绩灿烂,磨炼你的才干,保你天真烂漫。"周恩来这首写于1920年6月的自由体长诗《别李愚如并示述弟》,描述的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 标签: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蔡元培 自由体 地中海 西海岸 周恩来
  • 简介:1963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四清”运动,持续4年之久。运动从一开始的“清账目、清仓库、清工分、清财物”发展到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清经济、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到运动后期又错误地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致使不少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事实上,这个运动只是“文革”浩劫的前奏。

  • 标签: “四清”运动 经历 政治色彩 资本主义 “文革” 当权派
  • 简介:1919年"三一"运动的爆发改变了包括北京大学师生在内的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对殖民地朝鲜和韩国独立运动的认识,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傅斯年等人都对"三一"运动给予很高的评价,在鼓励国人奋起的同时,并希望中国能援助韩国独立运动。当时在北京活动的韩国无政府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与李石曾、吴稚晖、李大钊等人也多有交往,在思想上互相影响,申采浩转向无政府主义即与李石曾有关。当时在北京大学留学的韩国留学生也积极组织团体,发行刊物,从事独立运动。北京大学为韩国独立运动培养了人才,提供了活动空间。北京大学与韩国独立运动的密切关系,正是中国与韩国独立运动关系的一个缩影。

  • 标签: 申采浩 朝鲜人 李石曾 吴稚晖 大学师生 柳子明
  • 简介:第一次社教:听王光美介绍"桃园经验"1963年秋天,我参加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来叫"四清"运动。地委当时决定,在江苏省铜山县大庙乡进行试点,由地委第一书记刘锡庚、地委副书记梁公甫任正副团长,

  • 标签: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社教 副书记 王光美 铜山县 江苏省
  • 简介:1950-1952年改造运动是国民党历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其退至台湾后第一次大调整。改造时期制定的党政方针奠定了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基调,影响深远。本文探讨了蒋介石在改造运动中的表现与作用,指出蒋介石主导了走向改造之路,亲组听命于自己的"中央",是苦心孤诣的"当家人",但其对军事的关注度仍在党务之上,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蒋介石主导的改造有"玩火者熄火"的意味,其性格因素制约了此间对党务改造的限度。

  • 标签: 蒋介石 国民党 改造 台湾地区
  • 简介: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抗战救亡歌咏运动,是在抗战救亡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以集体齐唱为主要形式的歌咏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斗争性。在战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参与面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鲜明的抗战意识,在运行方式上表现出合唱艺术初期形态的典型特征,与艺术合唱之间因残酷战争现实的影响而明显疏离,以及在理论研究上注重艺术社会功能而弱化审美功能等特点。这些特点对战后中国合唱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 标签: 抗战救亡歌咏运动 群众合唱 全民性 抗战主题 初期形态
  • 简介:民国时期古史辨运动与域外汉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术关联。古史研究者早年多受过新式西洋史教育,或在欧美大学接受学术训练,不同程度受过近代史学观念的洗礼,与旧式学者文人不同,信仰“三皇五帝”者自然越来越少。国内古史研究是国际汉学界有关中国古史研究学术链条上的一环,欧洲、日本、中国学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中国学者已注意到理雅格、沙畹、夏德、马伯乐、白鸟库吉、内藤湖南诸氏的疑古论。夏德《中国古代史》对胡适、顾颉刚均有所影响,对古史辨运动的兴起有推波助澜之功。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在民国史坛颇有流传,顾颉刚对其人其事亦有所知,然顾氏疑古论与白鸟之间并不存在学缘关系。有论者认为顾氏疑古思想乃“剽窃”日人陈说,此一指控系牵强附会,并无实证。

  • 标签: 汉学 疑古 夏德 顾颉刚 白鸟库吉
  • 简介:笔者收藏着一本纪念册,题目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碧潼战俘营营际奥运会纪念册))。这本纪念册,使我们经常忆及半个多世纪以前在朝鲜半岛东北部地区举办的那场特殊的运动会,以及主编这本纪念册的老战友、女翻译应琳。

  • 标签: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朝鲜半岛 运动会 战俘营 东北部地区 纪念
  • 简介:英国的殖民征服与统治剥夺了澳大利亚土著应有的公民权地位,使得“第一民族”长期处在一个备受欺凌的社会境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土著争取自身权益尤其是公民权的运动也从未止歇过,并从1920年代起进入一个有组织领导的阶段。在近半个世纪中,土著争取公民权运动不仅不断走向深入,而且其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并在1967年迎来了一次决定其公民身份的全民公决。土著争取自身权益的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除土著群体自身努力与斗争之外,非土著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与支持可谓弥足珍贵,当然与“白澳政策”的日渐褪色也存在重要关联。

  • 标签: 澳大利亚 土著 全民公决 公民权
  • 简介:西医产科学传人近代中国后,以新法接生训练助产者被视为保障母婴健康的重途径,医学传教士、在华中外医生以及政府卫生部门都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在培养新式助产士的同时,西医产科学及其代言人将旧产婆设定为反面的他者,并使产婆及其雇主沦为科学话语讨伐的对象。产科学亦成为训练产婆的知识载体,各地开办短期训练班教授产婆妊娠生理与消毒方法等知识。产婆的经验被科学所打败,其传统技艺与社会角色被掩盖甚或扭曲。训练产婆作为南京国民政府推动妇婴卫生的权宜之计,成效有限,更多地停留在理想模式之上。

  • 标签: 产科学 新法接生 旧法接生 产婆训练
  • 简介: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对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确立“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地位,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

  • 标签: 生态文明意识 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 意义
  • 简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是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具有主体地位,中国梦的实现依赖于国民的整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主体的核心素质,包括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两个方面。科学文化素质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

  • 标签: 中国梦 科学文化素质 智力支持 精神动力
  • 简介:揭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一大理论贡献,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等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分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不同形态及其相互关系,旨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认识。

  • 标签: 社会基本矛盾 运动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自信
  • 简介:“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学术与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拍摄的16部纪录片的统称。这些纪录片是中国第一批人类学民族志电影,如今已成为了解多个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生活与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料。“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采用了复原重建式的拍摄方法,通过扮演、摆拍等方式,再现业已消失的民族政治、经济、宗教活动和生产、生活场景。本文对于这种影像创作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加以探讨,并通过与当代人类学者拍摄的作品的比较研究,总结出“复原重建”方法的得失所在。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 文化救险 复原重建 影像民族志
  • 简介:2012年12月24日,江苏省社科联在南京组织召开了第六届学术大会高层论坛。主题是:“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中国现代化与江苏实践”。省社科联主席洪银兴、省政府副秘书长周游,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颢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德海,省内部分高校科研处长、论文作者,省社科代表等120余人出席。张颢瀚书记在开幕式上致辞。洪银兴主席讲话,他要求全省社科界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

  • 标签: 高层论坛 江苏省 社会科学界 南京 学术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