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本栏目为医学类学专题。医学类学是以人类学的观点考察与研究公共卫生和医学事项的学问。十余年来,中国多所高校的教授、研究生团队带着新的理论进入这一研究领域,收获甚丰。从早期的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大规模社会公益性主题,到今天大大扩展了的对整容、器官移植,以及对多种慢性病的田野诠释,扩充了中国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值得继续向更宽阔的方向推动。

  • 标签: 医学人类学 中国人类学 导言 社会公益性 公共卫生 器官移植
  • 简介:倍受关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于2003年11月24日揭晓,郑州大学化学系著名教授吴养洁榜上有名。他是建国50多年来河南省第一位当选的科学院院士,改写了河南省无本土培养院士的历史。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全省人民多年来对郑州大学支持的回报。初冬时节,雪花飞舞,本刊特约记者专程拜访了吴养洁院士。

  • 标签: 吴养洁 院士增选 郑州大学化学系 中国科学院 雪花飞舞 国家基金委
  • 简介:本文从鲁学界历来有所讳忌的生理角度对阿Q进行医学类学分析,认为其性格上、精神上的病态有部分生理因素.并认为,对这一因素的揭示,非但不会贬低人物的美学意义,反之对我们加深理解阿Q的典型性特征及鲁迅创作心理的深广性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阿Q 精神病态 医学人类学 鲁迅研究
  • 简介:北京香山有不少名人陵墓。香山碧云寺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衣冠冢,香山脚下有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的墓,梁启超的墓。在卧佛寺樱桃沟还有一座近代学人、诗人、词家冒鹤亭的衣冠冢。

  • 标签: 近代 民主革命 孙中山 先行者 梅兰芳 马连良
  • 简介:顾毓琇,字一樵,堂名蕉舍,1902年生于江苏无锡。他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尤其在电机工程学研究及教学方面享有盛誉。江泽民主席当年在上海交大求学时,曾选修过他所执教的电机及运算微积课程,以后还作诗称颂他“微分运算功无比”。不过,顾毓琇又酷爱文艺,喜好写作。他从20年代初期起,在研习科学的同时,旁涉文坛,不断地挥笔创作,写出了许多感应时代、张扬个性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赢得了不容忽视的独立存在。顾毓琇出生在无锡城内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长辈们都通晓诗书礼乐,也很重视对后代的文化教育。他很小的时候,祖母和母亲就常常教他诵读古典诗文,以致他成年后,还时常感到祖母吟诵“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

  • 标签: 顾毓琇 《芝兰与茉莉》 文学人 《小说月报》 戏剧 梁实秋
  • 简介:西直门内大街路北有一巷,其北段路东有井一眼,井台高于地面约一米,俗称为高井。旁有一贮水石槽,某山东人于此设井窝子,为附近居民送生活用水,此巷遂名高井胡同。直至上世纪20年代,此井尚存。此巷东侧系一古老府邸,府门在西直门内大街路北,其东南方即为著名的西直门天主堂。故老相传,此即贝勒永瑾之府邸,解放后此处为中国科学院第二宿舍。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生活用水 山东人 解放后
  • 简介:李瑞清(1867—1920)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晚号清道人。江西抚州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考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 标签: 近现代教育 中国学 书法家 手迹 现代美术教育 高等师范教育
  • 简介:郭沫若(1892-1978),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手迹 书法 《女神》 中国新诗
  • 简介: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政治家,倡导维新变法。光绪进士。曾任吏部主事、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手迹 书法 维新变法 师范学堂
  • 简介: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有点古老,但又很有意味:慧能与禅宗到底是什么关系?慧能与禅宗的故事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我们岭南人津津乐道的传说.我今天要讲的不是多么高深的哲学道理,我只是想还原一下一千四五百年前,有个目不识丁的人——慧能,为什么创立了对我们中国人影响非常大的宗教流派——禅宗.

  • 标签: 禅宗 慧能 哲学 传奇 人生 宗教流派
  • 简介:黄侃(1886-1935)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史学家。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手迹 书法 语言文字学家 文史学家
  • 简介: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江苏南京人,原籍浙江嘉兴。国学大师,兼为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曾任金陵大学教授,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

  • 标签: 中国学人 书法手迹 学人书法
  • 简介:缪凤林(1899年-1959年),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学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赞虞,浙江富阳人。1919年夏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与陈训慈、张其昀均为柳诒徵高足。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手迹 书法 1959年 代表人物
  • 简介: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申港镇缪家村人。中国近代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家。我国文化教育科技界尊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清光绪年间进士。缪荃孙幼承家学,11岁修毕五经。17岁时太平军进江阴,侍继母避兵淮安,丽正书院肄业,习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近代图书馆 手迹 书法 目录学家
  • 简介:学人到图书馆读书、借书,本寻常之事,但因图书馆而闻名学界者则是要有另番功夫;学者称颂图书馆便利,亦寻常之事,但把图书馆称为研究院,并非寻常人可为也。陈寅恪、郭沫若和沈从文三位在现代中国文化史和学术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他们的学问之路都曾与图书馆有着密切的联系。

  • 标签: 图书馆不解之缘 学人图书馆
  • 简介:很高兴来到这里跟同学们分享交流,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中医学,主要想跟大家介绍一下中医药学的主要理论,看看中医跟我们日常所了解的有什么区别,因为许多人对中医的看法是比较片面的,一提中医通常就有这么个印象: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医生,给病人把把脉,然后把多种药材搭配在一起让病人熬汤喝,味道还挺难闻。而且现在社会上还一直存在关于中医学是不是科学的争论,质疑中医没什么科学理论依据。

  • 标签: 中医理论 西医诊断 中医学 中医治疗 《黄帝内经》 现代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