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撒香张勇时间明代地点四川人物宋还珠———忠良后代,19岁,花旦。王少霆———锦衣卫,16岁,武小生。章文杰———才子巧扮渔夫,26岁,文武小生。曹紫烟———东厂少主,24四岁,泼旦。郭亮———涪陵知府,30岁,袍带丑。王少桐———兵部尚书,26岁,...

  • 标签: 曹吉祥 剑门关 小姐 锦衣卫 东厂 状元
  • 简介:<正>今年七月,在日本东京NS新宿大厦展览大厅举行的首次中国各民族系列服装展览,轰动了东京城,仅两天半的展出,吸引了一万多位参观者。近三十家日本报纸、电视台、电台的记者采访了主持这次展览的我院舞美系王辅世、胡雨心老师,各家大报都在显要地位发表文章介绍,评述中国精美的民族服装。参加这次展览的中国56个民族的112套服饰,是由我院舞美系人物造型和服装设计两个教研室的老师精心设计、绘图并指导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制作而成。去年年底,上海外贸总公司和日本玉椿集团商定,准备今年夏天在日本举行我国全民族系列服饰大型展览,他们委托我院舞美系专家担任设计和监制工作,要求半年完成任务。虽然紧促,但老师们还是把这项任务与科研,教材建设结合起来,力求准确、翔实,有学术价值。他们首先分头到广西、海南岛、云南、贵州、四川、黑龙

  • 标签: 民族服饰 舞美 各民族 工艺美术 服装展览 服装设计
  • 简介:莫斯科似乎一年四季都飘“雪”,我们遇上的是一年里难得的2个月夏天,可满城的杨花依然飞舞着继续冬的风景。杨花停留之处,积起了厚厚的一层,风一吹,又飘飘忽忽地漫天狂舞起来,它们无孔不入,蹭到脸上挠你的痒痒,行人被逼无奈地打了个喷嚏,又送它们轻轻悠悠地飞上了天。

  • 标签: 莫斯科 “雪”
  • 简介:各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与沟通,对于艺术各专业领域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曾经有位文学界的朋友批评我们的学生说:“他们只关心音符,其他一概不懂。你给他们一句歌词‘芝麻更比豆子香’,他们的音乐就能这样写:‘芝麻更比豆子香(啊),豆子香(啊)豆子香!’——这样,芝麻香就变成豆子香了……”以上虽属笑谈,但文艺界专业过细的分工以及由此导致的相关知识缺欠,已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 标签: 姊妹艺术 戏曲 艺术门类 全面发展 专业领域 文学界
  • 简介:被誉为波普艺术女王的日本前卫艺术家草弥生于2013年在上海现代艺术馆举办了“草弥生——我的一个梦”作品展,使草弥生天真而梦幻的作品和独特的参与性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定,通过对草弥生创作语言符号、特点分析及其作品展览方式的深入剖析,解读“草式”波普艺术的独特魅力,呈现出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真实与梦境穿越的缔造者。

  • 标签: 草间弥生 圆点 真实与梦境
  • 简介:2017年11月29日,濮阳市杂技学校的创新节目《云火·弹网钻圈》荣获河南省第五届"百戏奖"暨第十届河南省杂技大赛金奖,同时获得创新奖和教师奖。笔者作为该节目的教练之一,在此归纳节目的五点创新。

  • 标签: 创新 河南省 节目 濮阳市 杂技
  • 简介:越剧是流传于上海和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十七年”在上海发展至高峰。在中国众多剧种中,它以全部是女演员、擅演爱情婚姻戏、观众多为女性而著称。越剧中的主要男性形象,是一类有别于传统主流男性形象的、以婚姻家庭为生活重心的完美丈夫之形象。通过对此类男性的想象与向往,越剧提出了特有的“男尊女不卑”的性别观。它是上海女性群体对“男尊女卑”性别观的不满,而在“男女平等”性别观无法全面落实的情况下,为保障自己利益而提出的折中诉求。

  • 标签: 越剧 典型形象 性别观 男尊女不卑
  • 简介:石挥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话剧表演艺术大师。以1940年为分界线,他的表演创作经历了在北平和在上海的两个阶段。1935年至1940年期,石挥在左翼、抗战戏剧运动的影响下,吸收戏曲等传统艺术的表演技巧,形成了最初的戏剧观念,并总结了一系列演剧理论。1940年后,石挥南下“孤岛”上海,他之前形成的戏剧观念与演剧理论得到深化,其表演艺术成就攀上了巅峰。

  • 标签: 石挥 戏剧观念 表演理论 北京剧社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艺术方针的指导下,用西洋乐器表现中华民族的风格与特点成了广大作曲家和钢琴家探索的方向。建国17年的钢琴音乐创作无论是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作曲技法上都比以往有所超越,体现在创作题材上广泛多样,作品内容上丰富新颖,音乐风格上质朴又富于时代性,作曲技术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 标签: 钢琴音乐创作 艺术特征 作曲技法 民族化 音乐风格 新中国成立
  • 简介:“春前苦忆黄梅雨,天外仍留碧草痕。一样伤心两行泪,落花水面晚中人。”这是已故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为严凤英纪念馆“黄梅阁”题赠的诗句。

  • 标签: 黄梅戏 严凤英 纪念馆 表演艺术家 逝世 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