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浙江从古至今传承了许多特色民俗,浙江泰顺木偶戏就是其中的一种。目前谈论泰顺木偶艺术的著作甚少,对木偶造型也并未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提线木偶入手,浅谈泰顺木偶造型艺术,对其历史渊源、造型特征和雕刻技法等进行了初步探析。

  • 标签: 提线木偶 起源 造型 表演
  • 作者: 刘浩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戏剧工艺造型艺术品,与生活工艺造型艺术品,在艺术构思、生产制作、材料运用、应用范围和使用功能上,都具有本质的区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戏曲作品里,造型师以及化妆师在不停的完善化妆艺术。并且加入了更多贴近生活的元素,以真实反映客观存在。这更加证实化妆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 标签: 戏曲 化妆 现实生活
  • 简介:本文分析造型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的过程,以了解造型风格演变差异化的原因。自古典艺术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开始,至文艺复兴时代,以"神论"精神主义为主的造型风格创作表达出沙文主义的理想,到了今日以新式的创作方法为基础的进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造型风格,现代设计艺术所展现的风貌已完全创新。

  • 标签: 造型 艺术风格 演变 现代主义
  • 作者: 江霞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舞台化妆是舞台美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和服装、灯光、布景等部门一样,是运用造型艺术手段进行创作的。就人物造型来说,化妆、服装与表演紧密结合,直接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化妆是帮助演员塑造准确、生动、感人的角色的有机组成部分。舞台化妆的特点是讲究构造,颜色要饱和、鲜亮,和服装、灯光、布景等一样,是运用造型艺术手段进行创作的,可以直接起到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的效果。戏曲是综合艺术,化妆是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组织整个戏剧曲创作的中心是导演,同一个剧本,不同的导演心中有不同的人物形象。对化妆来说,剧本是前提,导演是主导,演员是归宿,舞美设计对全剧的造型的处理,是化妆风格和尺度的依据。化妆所说的准确,除了一般明确年龄、身份、民族、职业、个性、时代特征等要求外,还要适应戏曲舞台的主题、动作、矛盾、规定情境、艺术风格等。没有感情是创造不出“生动感人”的形象的,这要求化妆师必须用心灵去感受、体验、创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鄂温克萨满造型艺术包括萨满岩画、萨满雕塑、萨满服饰和萨满剪纸等不同艺术形式,多角度地反映了萨满造型艺术的形式审美特征,还具有直观的感性形象特征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本文重点阐述了萨满造型艺术的写意抽象性、主观造型性、幻想性和程式化几个形式审美特征。萨满造型艺术运用自身具象化的符号作为人类的情感、意识和哲学思想的载体,承载着鄂温克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 标签: 萨满教造型艺术 写意抽象性 主观造型性 幻想性 程式化
  • 简介:赫哲族与那乃族是同宗同源的跨界民族,其鱼皮造型艺术具有特有的原真性和独异性,本文主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探讨了赫哲族与那乃族在分开一百多年中,鱼皮造型艺术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于鱼皮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赫哲族 那乃族 鱼皮造型艺术
  • 简介:现代艺术设计中,造型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形是设计的基本语言,造型与造物是密切相连的。装饰造型是表现性的、形式化的,它主要还是诉诸于视觉感官、手感等感官的造型,以美的形式指号刺激感觉,满足感觉,最终还改造接受者的感觉,陶冶和发展人的造型的想象能力。

  • 标签: 造型 装饰造型 审美性 实用功能性
  • 简介:记得有位老专家说过:“如果京剧失去了舞美的装扮,那它只是清唱。”的确,无论什么样的表演形式,观众所追求的都是视觉、听觉、感觉综合在一起的一个过程。而视觉是我们最直接的感官模式,很多的京剧爱好者不正是首先被京剧独有的装扮服饰的魅力所吸引,然后才被其程式化的表演和唱腔所感染的吗?

  • 标签: 京剧 服饰 造型 表演形式 老专家 爱好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舞台的美术设计是在各种类型的舞台演出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的一个环节,其中造型的运用和色彩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了整个舞台的表演效果,设计者需要把握好造型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和价值,将色彩运用的原则领悟透彻,确保恰当的色彩能够发挥最大化的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 标签: 舞台美术 造型 色彩
  • 作者: 刘音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舞台化妆造型是舞台美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和服装、灯光、布景等部门一样,是运用造型艺术手段进行创作的,就人物造型来说化妆、服装,与表演紧密结合,直接塑造剧中人物形象,化妆与服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化妆是帮助演员塑造准确、生动感人的角色的有机组成部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麒派艺术浅谈流泽歌台花甲气如龙,麒派风标一代宗;今日工农同祝贺,千红万紫拥高峰。这是老戏剧艺术家于伶同志在为周信芳举行舞台演剧60周年纪念活动时所写的长诗中的诗句,从诗句赞誉中确实反映出在60年代初期不论是同行和观众对于“麒派”艺术在思想上、认识上的...

  • 标签: 麒派 周信芳 千红万紫 纪念活动 于伶 艺术方法
  • 简介:戏曲是一门综合舞台艺术,剧本、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门类互相融合,缺一不可。作为舞台美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化妆是塑造人物外在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帮助演员接近角色,以其鲜明的化妆造型和人物造型,将演员本身与角色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演员创造角色,就是塑造角色之形,表达角色之神,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观众对那种有形无神的演员不满意,同样对有神无形的演员也不欢迎。对于演员的角色之神,可以通过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做打的表演去呈现,而角色之形,只能靠化妆艺术来完成。

  • 标签: 化妆造型 人物造型 西迁 秦腔 舞台美术 舞台艺术
  • 简介:纵观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一个剧种能否流行,则在于其自身有着特独的艺术魅力,其艺术表现形式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黄梅戏艺术的成长道路,虽然与其他一些来自民间的地方戏曲大体相似,但其艺术表现及特色却比其它地方戏曲有着明显的优势。

  • 标签: 黄梅戏艺术 艺术表现形式 地方戏曲 艺术发展史 中国戏曲 艺术魅力
  • 作者: 赵宇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小号是西洋乐器的一种,系铜管乐器,号嘴呈杯形,其特点是音色嘹亮。最初没有活塞,与军号相似,称作“自然小号”。19世纪30年代加上活塞,开始流行,称作“活塞小号”,现在普遍使用的即是这种新式的“活塞小号”。它能奏出半音音阶,通常用Bb调。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颖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京剧艺术要向前发展,那么继承与创新便如车之两轮,都是必不可少的。京剧之所以有今天的水平、成果和影响,其实也正是历代京剧艺术家认真继承与锐意创新的结果。

  • 标签: 京剧艺术家 艺术创新 继承与创新
  • 简介:越剧流派包括剧目、唱、念、做等各种艺术因素,集中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中,其中,唱腔所具有的独创性最强,特点最突出,影响也最大,因此人们称之为流派唱腔。越剧的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在演唱方法上则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由于各艺术家的师承、特长、情趣不同,所以即使同一个行当,演同一个人物,唱同一段唱腔,不同流派的艺术家也各有独创。使艺术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下面来谈谈几个越剧流派唱腔的特点:

  • 标签: 唱腔艺术 流派 越剧 艺术形象 艺术因素 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