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一九七八年青年汇报的奖状,曾给我编织过无数透明的甜梦。然而,那阵激动人心的掌声,随着自己演出的减少而被人淡忘了。转眼,几年过去了,一九八二年的冬天对我来说是温暖如春,当我在《一个明星的遭遇》演出结束谢幕时,我又聆听了热情的观众那慰人心弦的掌声。从大量的观众来信说明:卖花姑娘胡小红那纯真、质朴的形象,已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从此,我又重新唤起了追求事业的热情。在以后的两年里,虽然我很少在舞台实践,但自己并没有沉沦。终于,我在《昨夜情》电视剧中

  • 标签: 卖花姑娘 温暖如春 八年 一九 还给我 弱女子
  • 简介:马致远(约1250年-1324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姓名香贯满梨园”,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被尊称为“曲状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 标签: 戏剧人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致远 散曲家 关汉卿 郑光祖
  • 简介: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他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标签: 戏剧人物 《玉茗堂四梦》 《牡丹亭》 中国戏曲史 世界文学史 中国人民
  • 简介:沈璟(1553年-1610年),字伯英,号宁庵、词隐。江苏吴江人。明代戏曲家、曲论家。著有传奇17种,合称《属玉堂传奇》,现存7种:《红蕖记》《双鱼记》《桃符记》《坠钗记》《埋剑记》《义侠记》和《博笑记》,被推为吴江派领袖,与当时临川派汤显祖并称,形成了“双峰对峙”“双流竞秀”的独特景观。他常与名曲家王骥德、吕天成、顾大典等探究、切磋曲学,对音律研究有建树,针对传奇创作中出现的卖弄学问、搬用典故、不谙格律等现象,沈臻提出作曲“合律依腔”和语言“僻好本色”的主张,并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以为规范。

  • 标签: 戏剧人物 传奇创作 《博笑记》 《红蕖记》 戏曲家 吴江派
  • 简介:白朴(约1226年-1316年)字太素,号兰谷,初名恒,字仁甫。陨州(今山西河曲县附近)人,终身未仕。元代杂剧家、曲作家、文学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 标签: 戏剧人物 元代杂剧 河曲县 文学家 关汉卿 郑光祖
  • 简介:契诃夫既是小说家,又是戏剧家。列夫·托尔斯泰对小说家契诃夫评价极高,称他是“散文中的普希金”。但托翁对戏剧家契诃夫评价极低,他当面对契诃夫说过:“莎士比亚的戏写得不好,你写得更糟。”

  • 标签: 契诃夫戏剧 历史命运 托尔斯泰 莎士比亚 小说家 戏剧家
  • 简介:夕阳西下之时走进国家大剧院,满怀期待地欣赏了话剧《一九七七》,人夜时分带着回味和憧憬走出国家大剧院,华灯照耀的十里长街游人如织,站在天安门广场倍感祖国日益走向强大带给我们的自豪,而这一切离不开结束.“文革”和“拨乱反正”、“思想解放”、“恢复高考”等一系列党的英明决策。

  • 标签: 国家大剧院 天安门广场 拨乱反正 “文革” 思想解放 恢复高考
  • 简介:武则天是一个被历代文人写烂了的历史人物,嘲讽者有之,揶揄者有之,歌功者亦有之.特别是在"戏说"之风劲吹的当代影视剧创作中,"武则天热"一浪高过一浪,荧屏幕布中的人物形象却与历史原型越"说"越远.在对此流弊日益反感之时,读到赵静铭先生籍于史实、精心结撰、深于开掘的新编古代剧,神情为之一振,主人公暮年政治命运中蕴含着的性格悲剧,她与张说等人冲突中显露出的文化内涵,引发出人无尽的思绪.

  • 标签:
  • 简介:戏曲艺术是我国的国粹,博大精深,讲究角色塑造、讲究唱念做打、讲究形式美感,既反映生活,又比生活更夸张更鲜明。戏曲的虚拟性、象征性、夸张性和中国水墨人物画夸张变形的写意手法在艺术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在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取向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很讲究虚实,讲究计白当黑。戏曲中以虚带实的表演,道具和布景的简单处理,以虚当实,虚实相生,使艺术家的表演更加突出丰满,这与国画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在

  • 标签: 戏曲人物 水墨人物画 角色塑造 写意手法 形式美感 计白当黑
  • 简介:业内一直有种说法,现代戏难演,而刻画塑造好现代戏中的人物形象更非易事。因为,前人没有留下表现现代戏生活的程式(特别是表演身段),表演者首先要有创造意识,既要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又要继承传统美学法则和创作规律来进行新的创造,而不是把传统表层的皮毛当作标贴来搞新戏的“外包装”。这就需要演员如何把新生活中的新事物变成程式的素材来吸收并加以创造,更是如何在创造中继承。

  • 标签: 人物形象 创作思维 继承传统 现代戏 创造意识 创作规律
  • 简介:戏剧是经多种艺术融合而成的一种舞台文学,通常会借助多种艺术手段来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因此,要想把戏剧演绎得逼真,就要对演员全方位的舞台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它需要演员把对生活的丰富经验作为铺垫,对舞台的全方位修养有深刻的理解,并且从注重表演的含蓄和恰当把握分寸中,正确塑造人物的真实形象,深刻表达饱满的情感,使其充分具有艺术感染力。

  • 标签: 戏剧 人物塑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蔡改宁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演员演戏必须演人物,所谓演戏就是演人。既然演戏就是演人,那么创造角色、塑造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形象,便是戏曲演员最根本的任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海戏剧》1993年第一期登载了《死与美》等一组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思考的专题讨论文章,上海京剧院的创作人员对此十分关切,部分创作人员在阅读文章后,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登载于此,以期与更多的戏剧工作者交流信息,沟通思想。(记录稿未经本人审阅)程惟湘(编剧)我的基本态度是“尽人事,听天命”。任何事物都有

  • 标签: 上海京剧院 戏剧工作者 创作人员 剧场艺术 上海戏剧 中国戏剧
  • 简介:中国戏曲在宋代开始出现了角色分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行当。同时,行当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越过漫漫历史长河以后,在宋代宣告形成。可见行当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所谓行当,即不同类型的角色分工总和。当今戏曲,无论国粹京剧,还是诸多地方戏曲奇葩,“生旦净末丑”,几乎成了行当分类的总括。

  • 标签: 行当 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 戏曲演员 中国戏曲艺术 美中见丑
  • 作者: 侯冰玉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艺术家的创作,是以生活第一手素材为根据的,他是用艺术规律去创造形象的。而作为生活本身,都是实实在在的、活的、运动着的,都是富有生命力的。因此,艺术家塑造的艺术形象是否有生命力,是否具有艺术的真实性,是否逼真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是否再现了生活的本质,是评价艺术家塑造形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艺术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在话剧舞台上,我曾扮演过许多不同性格的角色。我有兴趣创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它不同于演员自己,也不同于自己演过的其他角色,它是剧本规定情境中的“这一个”人物形象,我是不愿在舞台上老重复自己的。

  • 标签: 人物形象 陈毅 人物性格 进入角色 求生存 演员
  • 简介:但凡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理解人物,就是去探寻他的潜在动机

  • 标签: 人物形象 潜在动机 演员
  • 简介:2014年初,爆笑解压剧《鬼子来了的日子》进行了首轮演出,短短几天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反响强烈、好评如潮,这让剧组全体演职人员激动不已,在与观众们的交流中,让我十分欣喜的是很多观众表示出对剧中人物周老板的喜爱,这是对我塑造舞台形象和演技的肯定和鼓励。回想创作过程,我又想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那句表演圣经:没有小人物,只有小演员。

  • 标签: 人物塑造 小人物 老板 鬼子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演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