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中国舞剧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一大批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舞台,成为舞蹈艺术领域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中,以历史人物为表现内容的人物题材类舞剧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盘点近年来出现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类舞剧,发现它们无论是从叙事视角还是从创作手法上,都烙有编导鲜明的个性印记。

  • 标签: 舞剧创作 历史人物 人物题材 书写 简论 舞蹈艺术
  • 简介:本文结合肖苏华舞剧创作思想与创作实践,从选材立意、人物关系、叙事结构三方面来分析其舞剧创作的叙事特征。肖苏华舞剧的叙事性在于其"叙事"不为舞而舞,只为表达服务。这种叙事不仅推动舞剧的戏剧性,也会强化舞剧结构中内在的逻辑关系,使舞剧叙事简练完整,又围绕题材立意,体现出作品鲜明的现代"主体"思维。真正的舞剧叙事,不会妨碍"舞"的华彩,反倒会使那"舞"由于其叙事方式的新颖、丰富而更为绚烂。

  • 标签: 舞剧创作 选材立意 叙事结构 叙事特征
  • 简介:为什么选择《红楼梦》选择文学名著《红楼梦》,并非有意挑战自己,更非攀红楼高枝。相反,只因看到红楼梦中有高贵之梦,也有卑微之梦,有梦,也有无梦之梦。才胆敢尝试构筑自己的卑微之梦——红楼梦中的丫鬟之梦。

  • 标签: 《红楼梦》 创作手记 舞剧 文学名著 卑微
  • 简介:对古典芭蕾舞剧变奏的训练与掌握,是芭蕾舞表演人才培养、芭蕾舞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从芭蕾舞蹈专门化教育形成的初期开始,这样的经典传承模式就中西共通地延续到今天。它是古典芭蕾舞蹈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必要途径,也是芭蕾人才培养与开发的必要方式。但是否有人从众多的表演版本中去认真、系统地进行过研究和整理,我国在这方面有什么成就,应该怎么去继续研究.

  • 标签: 古典芭蕾舞剧 成果应用 版本 变奏 人才培养过程 内容
  • 简介:人们每天通常会花上几分钟在镜前端详自己,你为什么站在镜子前?你在镜中看见了什么?实际上,站在镜子前,我们正是通过观察自己在镜中的映像来分析评判自己。“反思”同样如此,我们内省那些令人难忘的事件,反思它们在生活中所留下的那些不可言说的情绪以及或深远或浅近的影响。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处于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具有“反思性”的时代。事实上,反思的重要性在无数的学科中经常会被强调.

  • 标签: “反思” 高等教育 舞蹈 不可言说 镜子 情绪
  • 简介:维吾尔族舞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舞蹈,保护与传承维吾尔族舞蹈是笔者毕生追求的事业,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自担任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本科维吾尔族舞蹈“单元课”的教学工作以来,为了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维吾尔族舞蹈及其文化内涵,每逢寒暑假都要回到家乡考察学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细致的对比与整理。

  • 标签: 维吾尔族舞蹈 知识构建 舞蹈教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少数民族舞蹈 中央民族大学
  • 简介:该怎么形容蒙古族青年舞者赵磊呢?生活中的他,是个简单、率真、阳光的邻家大男孩;如果你有机会在排练场上看到他,会被他对舞蹈艺术的那份认真、执著和虔诚之心所深深感动,汗水湿透练功服那是稀松平常的事,为了练好一个动作,十次一百次一千次反复排练毫无留言,只为做到最好。

  • 标签: 舞蹈演员 赵磊 舞蹈艺术 蒙古族 排练 舞者
  • 简介:10月10日晚,由我校与江西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联袂打造的原创舞剧《井冈·井冈》在国家大剧院第十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展演周”隆重公演。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秋收起义9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90周年,我校校长郭磊担任总导演,带领主创团队和青年舞团优秀演员,历时一年策划创作排演这部舞剧,让90年前星火燎原的革命精神重现舞台。

  • 标签: 北京舞蹈学院 青年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 作品 职业技术学院
  • 简介:源起及发展煞尔铺里舞又称“解煞舞”。所谓“煞”指的是与生俱来的凶煞,可以解释为害人或破坏物品的狠毒的鬼的毒气;“解”就是将这种煞化解并祛除所具有的“憾”。因而,“解煞舞”意为通过舞蹈解除不好的气或恶气、恶习等。这一舞蹈源于韩国传统民俗,是由巫师用以接神的手段而跳的舞蹈。据说人们认为在村里或家里有杂鬼可能会害人.

  • 标签: 舞蹈 文化表达 韩国 传统民俗 “解”
  • 简介:岭南民间舞蹈专场《风从岭南来》是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风从岭南来》的创作思路及编创心得的总结,回顾岭南民间舞蹈创作的过去,在总结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岭南舞蹈创作之路,并建立对岭南舞蹈文化更为深入的认知。

  • 标签: 《风从岭南来》 岭南舞蹈传统 身体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
  • 简介:汉代是整个中国传统舞蹈的奠基时期,有着典型的古代舞蹈艺术的风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美学特征,并为之后唐代乐舞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编创带有汉代风骨形象的男子中国古典舞就需要去挖掘汉代舞蹈的历史印记,追索汉代舞蹈的美学风范,才能塑造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具有鲜明汉代气魄的舞蹈。在现今汉代舞蹈作品创作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以女乐为主题的女性舞蹈题材的作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可以说汉代女性舞蹈的语言和语汇有了一定积淀,然而汉代男子舞蹈资源的挖掘、整理、提炼以及开发却显得捉襟见肘。本文以《水墨游龙》这一汉代男性形象的编创研究型舞蹈作品作为案例,从汉代男子舞蹈形象的塑造入手,分析其形象塑造中对舞姿转换、调度流动的特殊选择,最后探讨其形象塑造时的再现到表现的意象化表达,从而论证《水墨游龙》是将汉代舞蹈放在社会文化母体系统之中进行研究和编创的作品。

  • 标签: 汉代舞蹈 《水墨游龙》 塑型 舞姿转换 意象化
  • 简介:过去50年来,剧场艺术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剧场正面临着告别传统,锐意革新的时代。导演、演员、学者和观众在面对传统戏剧的文本、结构、定义等方面,产生了大量的质疑,创新的戏剧形态携带着当代主义的思潮和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不断冲击着固有的审美方式,甚至挑战观众的“权威”。

  • 标签: 剧场艺术 当代 实境 舞蹈 传统戏剧 新媒体技术
  • 简介:一样的身体语言在不一样的艺术环境领域里,却产生了异样的审美感觉。同样的肢体动作或者步伐(走路)在戏剧里,观众能明显地感受到喜、怒、哀、乐(人物、情感与角色层面),但是在舞蹈中,观众却依然还是看到的是步伐的动作(动作、时间与空间层面)。

  • 标签: 情感意象 舞蹈表演 身体语言 “二元论” 契诃夫 迈克尔
  • 简介:近代社会,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国家权力的不断下沉,使原本在民间社会中自娱自乐、表达自我信仰的舞蹈形式也沾染上了浓厚的"权力技术"色彩。本文以湘西花垣县董马库村的接龙舞为研究个案,实证国家如何"在场"于民间舞蹈之中。研究结果表明,民间舞蹈中国家与民间的关系并非国家单向的作用力,而是呈现出一种双向的互动,国家征用与塑形民间舞蹈的同时,民间社会也巧妙地利用国家符号复兴自己的舞蹈文化,表达自身的诉求。

  • 标签: 民间舞蹈 国家在场 接龙舞 双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