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众所周知,音乐和舞蹈是最密切伙伴,但对于二者关系却常有争论。笔者认为,舞蹈是双方创作者以不同手段(舞蹈形体动作和音乐音响)共同完成艺术创作,无需强分轩轾。本文结合对舞蹈历史回顾,通过对舞蹈与音乐异同探讨,试图阐述舞蹈艺术中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关系。

  • 标签: 舞蹈艺术 舞蹈 音乐
  • 简介:该论文从武术、戏曲、舞蹈几种不同身体文化出发,借对比分析它们时、空、力特征,以求论述“武剑”、“剑舞”不同追求,探讨“中国古典舞剑舞”课程所蕴含传统艺术精髓,为古典舞剑舞未来提供发展依据和支撑。

  • 标签: 武剑 舞剑 古典舞剑舞
  • 简介:回溯中国古代素有“无舞不授器”风尚,也就是说舞蹈时要有舞具相伴,在东方人看来一切道具,都是传情达意工具,不是无关宏旨、装饰点缀之物,这与西方舞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剑舞应是中国传统文化钧沉、智慧创造结晶,也成为中国古典舞显著特征。我们走民族化道路、保持民族自身特色,就要利用革新传统艺术样式,赋予新生命,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把中国古典舞剑舞作为身韵继续与深化,通过挖掘整理可以进一步强化身韵徒手训练成果,并达到“以身带器、以器练身”教学目的。剑舞开发是继身韵诞生之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学科又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剑舞 文化价值 训练功能 剧目创作
  • 简介:无论是舞剧作品还是舞蹈作品,大部分舞蹈编导都会利用舞蹈音乐“交响性”进行编舞,也有人称之为“交响编舞”。舞蹈“交响性”既能满足和强化舞蹈节奏需要,又能极大地拓展舞蹈抒情达意空间,并且还能激发舞蹈艺术生命力,调动舞蹈表演者激情,增强舞蹈艺术表现力。

  • 标签: 交响性 舞蹈交响 交响芭蕾
  • 简介:1916年俄罗斯芭蕾舞团总监谢尔盖·佳吉列夫(1872-1929)将他舞团从饱受战争摧残欧洲带到北美大陆进行巡回演出。这次巡演,计划从1916年1月进行到4月,在整个巡演开始和结束时在纽约举办短暂演出季活动。正如后来所看到,当年9月底到1917年1月舞团又返回美国进行了第二次巡演,在此期间,佳吉列夫首席明星瓦斯拉夫·尼金斯基(1889-1950)代替他成为舞团负责人。

  • 标签: 芭蕾舞团 俄罗斯 美国 印象 失败 巡回演出
  • 简介:“拂舞”即“执拂而舞”,是以拂尘为道具舞蹈。在魏晋时期被纳入清商乐,衰落于清,后逐渐销声匿迹。拂舞产生与发展,同中国数千年审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中国文化两个代表性基本审美形态——中和、气韵,作为探讨拂舞文化审美价值切入点,对拂舞起源、文化、审美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

  • 标签: 拂舞 文化 审美价值 气韵 中和
  • 简介:先秦时舞蹈者大体分为专职舞者、业余舞者、民间舞者三类,专职舞者又可包括服务于统治者“舞徒”和服务于富商大贾舞者;业余舞者按其身份又可分为公卿、巫觋、器人、俳优四类。民间舞蹈虽然非常兴盛,但当时舞者地位十分低下,没有人身自由,只是拥有者个人财产。

  • 标签: 先秦 舞蹈 舞者 身份 地位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是当下各类影视剧作品呈现出舞蹈形态,并对它们在影视剧作品作用、艺术特点、制作要求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寻找实现舞蹈与影视剧作品双赢有效途径。

  • 标签: 歌舞片 舞蹈元素 舞蹈人生片 民族创意元素
  • 简介:舞蹈动作治疗是由英语:“Dance/MovementTherapy”翻译而来,简单地说它是一门疗伤艺术,这个“伤”不是我们所说肢体上损伤,而是心理上或是情绪上创伤。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相继尝试着在心理治疗引入艺术治疗,来弥补传统心理治疗单纯依赖话语形式欠缺。艺术治疗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了非言语表达和沟通机会,

  • 标签: 艺术治疗 舞蹈动作 名义 20世纪中期 心理治疗 西方国家
  • 简介:拉祜族芦笙舞历史悠久,不仅保留有传统祭祀乐舞,也保留了大量生活劳动歌舞。芦笙舞反映了拉祜族人民宗教习俗、生产生活习俗和节日习俗演变及发展。笔者认为,对拉祜族芦笙舞产生、发展及演变分析,应从研究拉祜族芦笙舞与民俗文化关系入手。

  • 标签: 拉祜族 芦笙舞 民俗文化
  • 简介:《美国原住民现代舞历史》是一部充满吸引力并富于启迪性著作,该书主要论述了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土著舞蹈与舞台呈现现代舞之间关系。这一特别关注点填补了一项重要空白。不仅如此,这部雄心勃勃著作还使我们在这一问题上加深了理解,即表演实践行为,特别是舞蹈表演实践以其多种有力方式成为塑造人类社会和历史手段。

  • 标签: 现代舞 原住民 历史 美国 杰奎琳 墨菲
  • 简介:本文总结了“2012北京舞蹈双周”及其研讨会所碰触到以下问题:现代舞与舞蹈关系、世界舞蹈趋势、舞蹈教育目标、青年舞者生存策略以及艺术节平台意义等。对这些舞蹈现实问题进行了初步反思,对这些问题现实意义给出了作者基本想法。

  • 标签: 现代舞 舞蹈 世界舞蹈趋势 舞蹈教育目标 青年舞者的生存策略 艺术节
  • 简介:本文选择“视觉隐喻”作为抵抗当代舞蹈创作中出现身体表达异化策略,是要构建一个“动作一形象一表达指向”三位一体隐喻系统,即作为喻体身体动作对应作为喻本舞蹈形象,二者共同指向创作主体所要表达思想和情感等精神指向,其中关键一环是用动作来隐喻形象,这一个过程不是用动作去做简单模仿和再现,而是要寻找身体动作在动过程中所产生形式特性与所要塑造舞蹈形象之间相似性,一旦隐喻完成,观众自然会通过视觉移情机制和完形机制完成对所表达主题思想和情感世界对应乃至于共鸣。

  • 标签: 视觉隐喻 身体异化 程式化动作 常态性动作 舞蹈身体语言
  • 简介: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是一个有着白族优秀文化传统地区。迄今这里仍完整地保存着“西山打歌”、“里格高”、“巫舞”等多种起源于原始部落狩猎时期古老舞蹈;数千人参与农耕民俗大型乐舞“田家乐”、“闹春王正月”;极为罕见佛教密宗“八宝花舞”、“瓶花舞”、“莲花灯舞”,以及其他稀有的表演性、祭祀性、自娱性白族传统舞蹈。其中高原坝区湖泊型和高原山区型两种舞蹈动律特征,是该地区人民与氐羌、藏汉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互融结果。这些传统民俗舞蹈体现出白族民族道德观念、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 标签: 白族 文化传统 高原坝区湖泊型舞蹈 高原山区型舞蹈
  • 简介:笔者借索绪尔语言学“语言”和“言语”理论。对中国古典舞展开论述,通过对当下五种古典舞言语模式及其语言形态分析,试图描画出当代中国古典舞整体面貌,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索绪尔 语言学 中国古典舞
  • 简介:朝鲜民族舞蹈艺术深深烙下了古老先民传统祭仪文化痕迹。本文通过对古朝鲜时代民俗祭仪及其神话传说、三国时代民俗祭仪及其假面傩礼、高丽时代民俗祭仪及其八关会、朝鲜时代民俗祭仪及其祭礼乐舞等祭仪风俗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解读,阐释了祭仪精神对朝鲜民族舞蹈艺术形态构成所起作用,以期更深入地了解朝鲜民族舞蹈。

  • 标签: 祭仪风俗 始祖神话 假面傩礼 宫廷乐舞 表演体例 祭礼乐舞
  • 简介:随着现代社会生存空间和对这种生存表达扩大,现代舞言说所使用身体语料——语言材料也相应扩大。“语料”(corpus)一词在语言学中指语言材料或资料,它们是被加工过高质量信息,包括语汇、语法和语音。“corpus”一词源于拉丁语,其本意为“躯体”(body)。在舞蹈身体语言中,语料构成包括动作语汇、动作连接语法(含调度)和动作定型语言风格(在语言学上它更接近于“语形”)。从唯物主义角度看,现代舞身体语料来源分别是纵向历史承接、横向异域吸纳和现实生活提取,它们经过现代舞者再造而成为身体言说的话语。

  • 标签: 现代舞 身体语料 历史 异域与生活
  • 简介:近年来,国内舞蹈编导们对于舞剧创作舞台形式复合性表现尚未有充分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BodyRemix》细致解析,就如何增进舞台上舞群组织形式多样化进行探讨与研究,并提炼出五种基本规律,包括急停效应、多项组合拆解法、组合重构法、多样式结合法以及心理意象舞台化,以此为舞蹈编导们提供舞台编创方法依据。

  • 标签: 复合性 急停 拆解 重构 多样式
  • 简介:作为民俗学一个分支,舞蹈民俗学有着自己学术任务、学科归属、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它是以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从民俗学角度展开对于舞蹈形式、舞蹈与民俗之间多重关联进行研究交叉学科。笔者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提出身体是记忆历史与文化载体观点。这一做法也构成了舞蹈民俗学一个研究视角。

  • 标签: 舞蹈民俗学 身体记忆 土家族 摆手舞
  • 简介:中国民间男女对舞以其独特形态倾诉着舞者之间情感,并传达出情感背后深层文化,是各民族舞蹈文化不可分割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民间男女对舞在北京舞蹈学院教材体系中被弱化了。随着时代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需要更加开阔视野,需要从更多维度上去重新审视这些民间瑰宝。

  • 标签: 中国民族民间舞 男女对舞 双人舞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