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要靠批评文字或展览策划养活自己,恐怕不会过得很好.幸好中国批评家大多是业余的,一份工资在手,也穷不到哪里去.本来,写文章拿稿酬,做展览取劳务费,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只是中国稿费标准太低,展览缺乏正常机制,于是君子爱财而取之无路,让一帮批评家颇感不平.

  • 标签: 艺术批评 艺术家 学术体制 知识分子 批评话语
  • 简介:潘天寿的画,气势刚健,笔力雄强,特别善于将平常的花鸟题材营造出险绝、奇特的效果。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松鹰图》,即是潘天寿匠心经营的上乘之作。潘天寿大多数的画,多以巨石占据主要空间,画面内容充实且概括,而《松鹰图》则以大面积的留白成为另一种类型的代表。《松鹰图》画面上部三分之一位置以泼墨法画一只雄鹰,背对观者,侧头睥睨而视。重墨画就的松针衬出银灰墨块表现的羽毛寒光闪现,

  • 标签: 潘天寿 重读 立意 中国美术馆 画面 笔力
  • 简介: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美术欣赏课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程。但是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美术作品,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真正认识作品、感受作品的美,谈不上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审美思维 学生 美术欣赏课 能力的培养 人的全面发展 美术作品
  • 简介:陈靖(以下简称陈):谢谢大家的关心和关注!我刚刚结束了在山东艺术学院的学业,在于明诠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的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并获得了“于希宁”奖学金。目前,我和平时一样,继续着我的平常生活,读书、刻印、写字、写写文章。

  • 标签: 陈靖 山东艺术学院 勇敢 硕士学位 奖学金 导师
  • 简介:  独立学院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专业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这也是独立学院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艺术设计教学是一门偏重于造型艺术、强调审美意识、创意设计、品位格调、素质涵养,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结合非常密切,很多的教学作业即是一个产品,有些课题也许就是一个工程项目.……

  • 标签: 教学初探 独立学院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教学
  • 简介:本章主要研究三个问题。一、在谈如何画水之前,先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自宋代以降,山水画总是以"山"为主体,而很少以"水"为主体呢?究其原因,大致有四:第一,古代先民总擅以山水属性表现人的内在精神品格。如第一章所言,孔子《论语·雍也》曾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是

  • 标签: 山水画 三个问题 立意 宋代 精神品格 古代先民
  • 简介:“精品意识”是一个很好的提法。写字作画,首先得有激情。要有情绪,为一人、一事、一花、一片色彩感动。有一种意向、一团兴致,勃勃然郁积于胸中,势欲喷吐而出。先有感情,后有物象。宋儒谓未有此事物,先有此事物之理,是有道理的。张大千以为气韵生动第一,其次才是章法结构,也是有道理的。气韵是本体,章法结构是派生的。作画写字当然要有理智、要练笔,要惨淡经营,有时要打草稿。曾见过齐白石画棉花草稿,用淡墨勾出棉花的枝叶,还注明草的朵瓣、叶的颜色。他有一张搔背图稿子,自己批注曰“手臂太长”。此可证明老人并不欺世,“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练笔起稿不是创作,是创作的准备。创作时还是首先得“运气”,得有“临场发挥”。郑板桥论画竹,谓“胸中之竹已非园中之竹,纸上之竹又非胸中之竹矣”,良是。文与可、夏升之竹觉犹过于理智,过于严谨,少随意性,反不如明清以后画竹之萧散。曾看齐白石画展,见一册页,画荔枝,不禁驻足留连,时李可染适在旁边,说老人画此开时,李是看着他画的。画已接近完成,老人拈笔涂了两个黑荔枝,真是神来之笔。老人画荔枝多是在浅红底子上以西洋红点成。荔枝也没有黑的。老人只是觉得要一点黑,便濡墨飞了两个墨黑的小球,而全画遂跳出,红荔枝更加...

  • 标签: 精品意识
  • 简介:明代甘炀在其《印章集说》中首次从理论上将篆刻艺术的创作方法归结为篆法、笔法、章法和刀法,并强调"运刀之法,宜心手相应,自各得其妙。"而明代后期沈野在其《印谈》中突出强调:"难莫难于刀法,章法次之,字法又次之。章法字法俱可学而致,惟刀法之妙,如轮扁斫轮,疴偻承蜩,心自知之,口不能言。"由此可见,刀法对于篆刻的重要性和难度,刀法在篆刻创作中是必须重视和不断探索的重要环节之一。

  • 标签: 篆刻艺术 刀法 个性品格 相对独立 明代后期 创作方法
  • 简介:“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九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骨出血,犹不休辍。”

  • 标签: 书法艺术 草书 赵壹 指画
  • 简介:在雄奇博大、异彩纷呈的中国绘画止上.明代画家徐渭以其超俗绝尘的独特艺术风格卓然凌立,别开门牖.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那狂狷忘我、直抒胸噫、追求个性解放的创作思想;他那豪放不羁、不可一世的大写意画风;他那广博深奥、寓意精辟的艺术见解,无比清晰地留在他的题画诗里,成为他的诗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明朝 徐渭 题画诗 艺术风格 创作思想 写意
  • 简介:素描创作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形体结构和构成关系,对整体造型进行深刻地感受和认识。这样,作品才会生动,有艺术感染力,有创造性。在素描教学中,默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认识深度的问题。

  • 标签: 造型 整体感 认识深度
  • 简介:<正>从小我就喜欢默默地想,总是沉入内心和自己对话。长大后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积习。也许就是这种天生的毛病,促成我现在的思维方式。信息从各方面吸收后,因为不和别人交流,逐渐沉淀了,最后凝聚成一种瞑想式的状态。我逐渐认识到,艺术创作就是把这种意识的沉淀物、这种暝想,变为一种物质,将灵魂深处的激

  • 标签: 绘画意识 视觉空间 思维方式 艺术创作 平面排列 木瓜树
  • 简介:画面观念与结构意识张志超一般初学者认为“画面”只是表现客观物象的载体,以表现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色彩等特征为目的,研究客观物象的自然属性和存在状态。随着表现的深入,“画面”的观念逐渐淡化,很难在物象与“画面”的关系上进行充分的认识和调整,保持作...

  • 标签: 结构意识 绘画作品 内在结构 外显形态 认识和把握 形式美感
  • 简介:西方美学从古希腊开始就奠定了科学认识论的基础,当时的哲学家提出宇宙的本原是数,数的和谐关系构成了宇宙网络,而美就是这种数量关系的显示。美是可以描绘成被感受的对象的,在这一方面没有什么能够与造型艺术中的绘画和雕塑相匹敌的了。表现数的可感形式和数学逻辑,构成了西方艺术科学的再现客观世界的形式主义基础。在古希腊,“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1)的数学原则,被广泛运用在艺术的摹仿中,不朽的《米洛的维纳斯》、《执矛者》和《拉奥孔》等雕塑作品便是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光辉范例。亚里士多德认为:“那些人认为数理诸学全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和明确’,这些唯有数理诸学优于为之作证。又因为这些(例如秩序和

  • 标签: 西方艺术 现代艺术 数学原则 物理光学 现代派艺术 绘画
  • 简介:行书创作是当代书法创作的重要体现,当代行书创作呈现出了立足传统、挖掘经典、面貌多样、风格垒巧流派纷呈的态势。我认为行书创作,最要在于要有本体、主体与作品意识。一、深入本体。所谓书法本体,就是立足于汉字本体。书法的载体是汉字,那么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才能说是书法的本体。从内涵及外延来说,书法的本体涵盖了书法与文字的起源、书法美的本质、书法的形态及其演变、书法的表现形式及表现手段、书法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环境等等。

  • 标签: 本体 意识 作品 书法创作 美的本质 表现手段
  • 简介:看仲济昆的油画作品,我首先想到了质朴与壮美这样两个美学概念。在这些作品中,仲济昆展示了对风景创作与写生的热情。在厚重而奔放的笔触中,我读到作者对自然世界充满个性的诠释。从古至今,人们寄情于山水,并从山水中引发出对生命以及人生观的感思。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即属此类。在儒家的心目中,自然山水是作为人的品格的外在映照而获得审美意义的。排除儒家寓于其中的伦理说教意味以外,

  • 标签: 自然世界 作品 风景画 客观对象 境界 油画艺术
  • 简介:人们常把素描分为两类,一类为写实素描——再现性素描;另一类为意象素描——表现性素描。一般来说,低年级的素描课程,应该侧重于写实素描的训练,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应该把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掌握过硬的造型能力作为重点,并要求学生能掌握客观具体如实地再现对象的能力。

  • 标签: 素描课 写实 造型能力 再现 表现性 观察方法
  • 简介: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特性决定着一个画种与其它画种的区别,同时每一绘画门类也正是由于拥有独特的工具材料从而产生的自身特性,体现着不同的艺术追求.实现和延伸着自身的审美理想。

  • 标签: 表现技巧 纯粹性 水彩画 绘画工具 工具材料 审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