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书与画同源而异流,书画都各自以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形成了自己的面貌。由于书法的成熟先于绘画,以致在很长的历史中,绘画先得到了书法中“笔法”的滋养,成了中国画技巧论的精髓,“以书入画”的观念也因此根深蒂固。髡(一六一二—一六七三),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明末清初画家,工诗文、书画,清初四憎之一。本姓刘,出家为僧后名髡

  • 标签: 书法研究 髡残 题画 明末清初 以书入画 湖南常德
  • 简介:徐三庚篆刻风格在四十岁之后渐趋成熟,其篆刻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流动姿媚与古拙泼辣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审美倾向是如何共存于一件作品之中的,徐氏又做了哪些处理,才使这对矛盾成为组成其"与媚"风格的关键呢?笔者认为这正是徐三庚对篆刻之美的追求与探索,也是其篆刻艺术的价值所在。

  • 标签: 篆刻作品 美学 审美风格 审美倾向 篆刻艺术 矛盾
  • 简介:西域楼兰纸之发现,诚乃中外交通、历史、语言、地理、宗教、种族等研究之重要史料。此外,楼兰纸之书体书风至有关于吾国中古书法史之研究,尤其是汉末至柬晋三百年间,书法史之发展集中于书体、书风之衍变,考其衍变途径,实与漠魏统治阶级之升降及两晋政治文化中心之转移有关,如河西与江左,俱为汉文化保存之区域,亦为书法发展之胜地。楼兰毗邻河西,而与江左悬隔。楼兰纸与江左书风之所以能近似,盖东西文化之传播使然也。本文综合楼兰古国之篇,参阅旧史,抽绎漠魏书学之谱系,兼论魏晋书体之渊源耳。

  • 标签: 楼兰 魏晋 地域 草书 残纸 新书体
  • 简介:刻字于石,传于后世,是中国历代以来的传统。与甲骨、青铜器、简犊、帛书等一样,石头自古即成为记录文字的重要载体。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是殷代刻在石牛和其他石器之上、与占卜有关的几个零散的数字性铭文。

  • 标签: 残碑 书法 青铜器 中国 文字
  • 简介:晚明文艺思潮的出现是晚明特有的政治、经济背景与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尤其是思想文化的影响起着关键的作用,短期内在晚明社会文化中出现崇“奇”、尚“奇”的审美思潮,也就是在这一尚“奇”的审美观念影响下,晚明文人、篆刻家、书法家也开始趋向尚“奇”的审美风尚。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秦汉印章的那种残破痕迹,视之为“奇”迹,并把这种残破成为文人篆刻家企望的艺术特质,显然追寻崩之美已成为晚明篆刻家尚“奇”的一种时尚。

  • 标签: 晚明 文人篆刻 残崩之美 尚“奇”
  • 简介:作为南朝都城唯一保存至今的石窟遗存,南京栖霞山石窟保存并不完好,且重要龛像多缺乏纪年,虽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入研究尚难推进。随着南京考古实物的新发现,特别是栖霞山无量殿前遗址出土的陈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文》碑,使以往难以确定的问题有条件做出判断。本文着重就该碑的铭文内容及相关造像予以考证,并对栖霞山石窟是否存有刘宋年间龛像、双佛窟的造像题材及年代、无量殿大佛的创建者、齐竟陵王造弥勒立像与栖霞寺内现存佛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

  • 标签: 栖霞山 摄山栖霞寺碑 南朝 佛像
  • 简介:<正>上回本鼠坦白地说出了电脑绘画和图像处理软件的短处——蚂蚁变不出大象的分量。不过,可以换一种方法,让蚂蚁长到大象的分量,就是用电脑图形创作软件进行美术创作。为什么电脑图形创作软件可以

  • 标签: 电脑图形 电脑绘画 美术创作 图像处理 矢量图形 电脑美术
  • 简介:道家学说给了我们一个另类的理解艺术史图像的角度。人工智能模拟人脑思维的研发与应用,也同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什么是人的世界观的角度。中国特色的道家的宇宙论和哲学思想的阴阳五行说的类比法,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万物普遍联系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定的思维方式保存在诗歌、成语、绘画作品之中。这种反逻辑和博物馆学的分类方式,更接近人脑无意识状态下的自动联想,也正是侯世达所提出的AI在进行深度学习时模仿人类感知的运算方式。

  • 标签: 髡残 内经图 脑科学 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