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六家画丛》读后胡正谷桌上是一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六家画丛》,六家是指清初六位画坛上的主流派画家,即被后人称为“四王”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以及恽寿平、吴历。这六位画家都生活在17世纪至18世纪初这段时间里...

  • 标签: 清六家 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 王时敏 恽寿平 四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画画的人离不开感觉,感觉是一对分不开的伙伴.“”是种子.“觉”是果实.大“”可获大“觉”,小“”只得小“觉”.无““必定无“觉”。“”与“觉”之间有一个桥梁,那就是踏踏实实、精益求精的劳动,桥梁不宽厚.感觉不畅通;桥梁质量差,感觉一般化。

  • 标签: “觉” 感觉 桥梁 一般化 宽厚 德性
  • 简介:周末,几位朋友小聚,品茗神侃。从伊拉克之战说到SARS,从天下足球谈到中国2008奥运会会徽,又说到“兰亭奖”获奖作品的水准、硬伤,“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陕西、河南主办权争夺的龙虎对峙,风马牛全及。谈及当代书法创作,朋友中有人说今年《青少年书法》青年版“点击·2003”栏目文章有可读性。这些年,因各类报刊、杂志充斥市场,能引起读的欲望的东西不太多。受其感染,转天,从朋友处借来《青少年书法》青年版浏览,其中第7期关于对聂成文书法的批评,颇能感觉出一些批评的学术味道。又仔细读了聂成文的草书作品,第一感觉是乱糟糟的。浓墨、涨墨的运用与游离、干枯的线形反差极大。章法的纵横无度,造成了欣赏视觉的紊乱,下意识地想到破败二字。我只是一个票友,受朋友影响,喜欢书法。我实在读不懂聂成文现行草书的美。倒是该期第7页右栏刊发的独体草书,还觉出一些清润之美。□破败!重庆@廖伟

  • 标签: 破败感
  • 简介:笔名韵寒,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口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结业于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生班。1986年作品《雨后》发表于《河南日报》,《竹》发表于《人民教育》。1998年至今作品先后发表在《河南画报》、《中国工笔名家作品集》、《现代重彩画名家集》、《庆祝人民政协建立五十周年书画集》、

  • 标签: 美术家协会 现代重彩画 《河南日报》 作品集 《雨后》 卢文清
  • 简介:玉泉观在半山腰。进山门右转,经遇仙桥过"人间天上"牌楼、玉皇阁,再顺着一段盘山石阶,上去就到了三殿。三宝殿在最高处,年久失修加人为破坏,屋顶几乎全塌了。80年代重新修复的。看殿的是几个四川来的年轻道士,听别的老道讲,他们承包了该殿,每年交观里一些钱。工作时他们穿上道袍,一身玄色,神秘而庄重。等到傍晚下班了,便装一换,一溜烟地哼着歌曲跑出大殿,跑下山,急迫的劲像是圈了一天的孩子,让人觉得亲切了许多。

  • 标签: 道士 眼镜 游客 武侠小说 人为破坏 职业精神
  • 简介:《崔墓志》,入窆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出土后志盖已佚。志高43.5厘米,宽43.5厘米,凡20行,满行20字,通篇共381字,姑释之如次:

  • 标签: 唐高宗 墓志 上元 出土
  • 简介:可能艺术界人士对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说法特别敏感,艺术界的包装与自我包装越演越烈。随手翻检手头一张专业报纸,刊登的一则关于“国际慈善名家书画展”的报道中,且不说何为“国际慈善名家”,

  • 标签: 分寸感 专业报纸 艺术界 张爱玲 书画展 包装
  • 简介:繁华落尽,喧嚣声远,热闹散去,秋风扫黄叶,满地见枯枝。踏着冷清的秋意,独自走进书舍斋,室内寂无人声,窗下水池里流水汩汩,池边的绿萝依旧茂盛攀援。安坐于书案前,面对昨夜临书墨迹,心境上与往日不同。昔日人来车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今日恬淡自守,独坐幽篁里,心远地自偏。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