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画,是画家对生活的种种认知与感悟。而每一个画家所追求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我画画不但是技法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追求形而上的写意畅神。平时我练习画画、写字的时候多为模仿,临摹了大量的名人佳作遗迹、书法作品,也拜读了很多书法、绘画理论哲学,在理解消化这些经典佳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写生练习和创作摸索。这对绘画本质的理解、

  • 标签: 写意 书法作品 写生练习 理论哲学 形而上 画家
  • 简介:谌贤的油画创作呈现出他不同的兴趣点:观看和描绘方式、空间营造、建筑与画面的结构、自由的笔触……寻找自己的审美趣味亦如走近自我。跟着直觉去尝试,就这样在建立与破坏中踱步,在设定与偶然中找寻平衡。

  • 标签: 观看方式 空间 画面结构 偶然性
  • 简介:自我发现之路[美]亨特·德罗胡约斯卡·菲利普邵亮译视像魔术师比尔·维奥拉成功地以前卫的媒介传达那些最传统的概念:爱情、死亡、知识和精神。年少时那次几乎溺死的体验启发他创造出了一种关乎生死空间的视觉隐喻。比尔·维奥拉10岁时曾有一次跌入湖中几乎被淹死。...

  • 标签: 自我发现 奥拉 视像艺术 艺术家 现代艺术博物馆 作品
  • 简介:18岁那年,生在青岛长在海边的我,离开了故乡来到远离大陆的海岛上,开始了军旅生涯。因为长期与大海相伴,被它的博大所陶醉,被它的汹涌澎湃所震撼,于是萌发了用画笔描绘大海和渔船的想法。闲暇时,就背上画夹来到舰艇码头画海岛、画大海。久而久之,对小岛有了感情,对大海有了深深的寄托,绘画的欲望越来越强。

  • 标签: 大海 渔船 军旅生涯 海岛 绘画
  • 简介:好哥俩.哥俩好.一样胖瘦一样高。早中晚.上餐桌,来回运输配合好。干完活.太脏了.赶快跑去洗个澡。孩子们.猜出来了吧.这好哥俩是谁呀?对了.它们是我们一日三餐离不了的筷子。筷子自来到了人间.就辛勤劳作.吃尽了酸甜苦辣.但腰板还挺得直直的。今天就让我们来话话筷子家常.说说筷子文化.品品筷子艺术,并且做个小枕头——筷.让辛苦的筷子躺下歇歇吧。

  • 标签: 筷子 餐桌 枕头
  • 简介:"在路上·2013: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是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主办的年度重点学术项目。展览于2014年1月18日至2月16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青年批评家论坛"于1月19日举行。"在路上·2013: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以"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为基础,以史学角度关注与梳理这一创作群体在当代文化语

  • 标签: 在路上 关山月 提名展 艺术创作 创作群体 日至
  • 简介:2003年我从河北省承德市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那时候我16岁,带着对于远方的惊奇和陌生来到沈阳,第一次开始体验离开父母的学校群体生活。今年我29岁,在沈阳落了户口成了家,话语间偶尔会有东北口音,看到地图就知道上面每条街道的模样,这样算来我与鲁美结缘已有13载了。在这13年里,我经历了附中、本科、鲁美旁边公寓楼内画画的无业青年、

  • 标签: 群体生活 河北省承德市 公寓楼 学院美术馆 画如其人 基弗
  • 简介:是创立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新风格的第一人,众多的美术史家给予他极高的赞誉。然而,对于何以会产生乔的新的绘画风格的原因却缺乏足够的说明,似乎这仅仅是出自乔个人的天才。但是,仔细地研究乔的作品及乔艺术实践的背景,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美术是促进乔开创新风格艺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乔托 中国美术 绘画风格 意大利文艺复兴 美术史家 艺术实践
  • 简介:当前,就艺术界的创作群体来看,大体分成三代,以“60后”及以前为代表的先驱艺术家,以“70、80”后为代表的年轻艺术家,以及以“90后”为代表的萌生艺术家。“90后”艺术家主要指1990年以后出生,刚刚崭露头角的新锐力量。他们中间即便是1990年出生,也不过在艺术界有几年的光景。这类为数不多的艺术群体大多存在于艺术院校中,个别以拜师学艺的形式由前辈艺术家引路而成为自由创作者。

  • 标签: 艺术群体 拜师学艺 艺术作品 艺术院校 创作群体 艺术理念
  • 简介:王铎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诸体兼擅、风格多样的全才书家。无论是遒劲伟岸的大楷、淳厚古朴的小楷,还是飞腾跳跃的行草,在明末清初之书坛部属一流。王铎书法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古典的书法精神,

  • 标签: 中国书法史 王铎 自化 明末清初 书法精神 主要表现
  • 简介:本文针对各类高校在非摄影专业中开设摄影课程时存在的各种现象,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基本原因,探讨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与对策,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观点和途径.

  • 标签: 摄影 非摄影专业 摄影课程 摄影教学模式
  • 简介:在媒体发达的时代,在艺术展现手段愈加多元多样的情势下,艺术风格的确立也越来越成为了一种有意识的寻找的行为.不过,在这种有意识的自我附庸中,往往存在着把艺术的情感表现转换成机械地程式重复的危险.结局的辩证法就在于:以寻找自我个性为矢的身份认证,一旦自我风格确立后,就可能在不断的程式克隆下,成为一种无我的存在.

  • 标签: 自我附庸 风格 身份认证 准行画
  • 简介:Autofiction这个法语单词,1977年首次出现在塞尔日·杜布洛夫斯基(SergeDoubrovsky)的小说《儿子》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它是由来自希腊语的前缀auto-(自己)和fiction(假想,虚构)构成,我们可以将它翻译成“自我虚构”。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出现的同时也频繁出现在当代艺术领域,围绕着自传或者作为一种变形的自传,带着根据性、故事性游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讲述发生在生活中的事,特别是以再现、模仿、虚构为表现手段的私摄影领域。贝尔纳·弗孔(BernardFaucon)的《爱之室》即借助弥漫着诗一般迷人气氛的小屋向我们展示他对童年的回忆、憧憬和幻想,而事实上我们并不在意他是否真的在这个小屋里居住过。

  • 标签: 当代艺术 虚构 影像 《儿子》 专有名词 文学体裁
  • 简介:贾科梅蒂是瑞士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和诗人,也是西方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尤其在他后期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中,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直接表现出他对人的生存及境遇的思考。因此,我们在本期除了介绍贾科梅蒂作为一位艺术家的主要生平外,还特地选译了贾科梅蒂论雕塑和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萨特论述贾科梅蒂的文章,供读者在进一步理解贾科梅蒂的艺术时参考。

  • 标签: 贾科梅蒂 阿尔贝托 绘画作品 现代美术 人与环境的关系 丁托列托
  • 简介:画物不画我自然无我,刻意求我亦无我。个人面貌与风格只能到"源"上去求得。古今中外形成的各种流派都是"流",吸取各种流派只能作为艺术上的手段而不能当成目的。一味地追随各种"流",不只不能形成个人风格,流来流去即入流俗,流来流去必然泛滥成灾。88年的山水画就是点子成灾,很难设想在这一年里只有点子才有情。当某个人用点子构成一种程式,成千的人一涌而上,千人一面谈何个性?就这一程

  • 标签: 天人合一 个人风格 艺术家 自我 山水画 流派
  • 简介:赵世杰,1955年生于大连,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辽宁美协理事、盘锦市美协秘书长,辽河画院专职画师,辽河石油报摄美部主任。

  • 标签: 油画创作 中国 油画学会 鲁迅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美术家
  • 简介:寻觅自我──路青的艺术与她的时代易英在中国美术学院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或者象成批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在千篇一律地复制着自然和对象;或者成为这个制度的反叛者,在个人风格的探索中确定自我的价值。路青显然是属于后者。同样,在中国从8...

  • 标签: 抽象艺术 寻觅自我 中国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绘画
  • 简介:也就是最近这一两年的时间,“服务设计”这个词突然开始频繁出现于我们眼帘:西方有关服务设计的论著被引进到了中国,期刊上也频频开始出现探讨服务设计的论文。

  • 标签: 服务设计 期刊 艺术设计领域 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