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美术学院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其中一条便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如何继承传统,师古人师造化并中得心源,是美院学子始终追求的,青年画家黄佳茂显然是学院青年中的佼佼者。扬雄《法言》云"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

  • 标签: 中国美术学院 精神 继承传统 青年画家 发展历史 中得心源
  • 简介:19世纪末,先辈们漂洋渡海,赴欧留日,让油画这一外来画种渐成中国艺术的正脉显学;经20世纪初一路横拓纵研,这一艺术品种在中国油画家手中独发灵枝,初见其独特的东方气象;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20世纪80年代,社会变革带来多元发展,艺术生态呈现出生动鲜活的局面。百余年的历程,使中国油画语言在造型.色彩及表现形态等方面基本呈现出这种绘画媒材所具有的独特性,也在逐渐形成具有本土化创造因素的东方民族油画语言体系。

  • 标签: 油画语言 中国油画 油画家 寻源 东方民族 见其
  • 简介:我常讲,"生活不是活着,而是活生生的活着"。要达到活生生的生命状态,概括起来还是精气神。《玉皇心印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可见养生的核心还是精气神的修炼。"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我们常以鹿为精足的代表,据说鹿一年只交配一次,所以从幼鹿到成鹿样貌都很可爱。乌龟呢,生命力特强,气足长寿的表现。神足往往以鹤为喻,飞行千里只需稍作休息又可翱翔长空。可见,一个生命体活生生存在之根本在于精气神,人作为万物之灵,要维持健康的生命活动。

  • 标签: 精神 生命状态 精气神 生命活动 生命体 活着
  • 简介:泰戈尔在《飞鸟集》里写道:“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我常想着把我的痕迹留在一幅幅画面中。绘画可以说植根于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环境之中,是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及文化类型的视觉语言的思考和回应。我选择了这一技术和材料语言来传达和表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人记载的百工之事的史籍《考工记》中,就揭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为良”的艺术创作规律和美学原理。

  • 标签: 飞鸟集 齐人记 漂泊者 材料语言 《考工记》 美学原理
  • 简介:在油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变发展过程中,印象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自印象派开始,西方绘画由传统向现代过渡,从写实向写意发展。此后,后印象派更是开启了现代具象绘画之门,其艺术理念与艺术作品对之后的现、当代艺术及新具象艺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丰富养分,他们的后辈包括:以培根、弗洛伊德、霍克尼为代表的英国新精神绘画;以及法国的巴尔蒂斯、贾科梅蒂,德国新表现主义等等。其艺术创作特征主要体现为:

  • 标签: 艺术风格 具象绘画 精神诉求 书写 笔触 中国
  • 简介: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思想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影响。当代中国画作为独特的视觉表达形态,其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技巧和形式语言,结合现实生活感知,探讨美的表现,以达到精神文化内涵延续的目的。本文就当代中国画写意精神内核、传统笔墨语言以及当代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多元表现进行论述,探讨当代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 标签: 传统精神 笔墨语言 多元表现
  • 简介:杨子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最,黑龙江省美术家体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副会长,佳木斯市美术家协会主席。2002年至今任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为毕业干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4年作品《五月阳光之一》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种),2014年作品《在路上》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画种),2009年作品《阳光下》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04年作品《田园重构》系列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浙江美术馆收藏),

  • 标签: 杨子 水墨人物画 现代水墨 美术教育专业 《花样年华》 写意精神
  • 简介:"抽象雕塑"的概念源于西方文化艺术体系,当今中国艺术界对于抽象雕塑的界定是模糊的。《雕塑》杂志社举办的"全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是一项继续教育项目,既可以优化和提升学员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水平,也可以对艺术高校雕塑教学方面课程的缺乏予以及时的补充。

  • 标签: 高级研修班 艺术体系 创作观念 创作水平 李老师 西方文化
  • 简介:中国人喜欢龙、崇拜龙,中国书法也喜欢以龙蛇作喻。龙是大龙,蛇是小龙,中国古代书论常以龙蛇来比喻书法。比如,“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矫若游龙,疾若惊蛇”;“龙蛇竞笔端”;“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见蛇斗而草书长”等等,都是这方面的显例。因为龙善变,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显、能飞能潜,而书法的线条之所以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充满运动和变化,一切都在流动中、变化中和游走之中。龙蛇的意象,充分体现了书法的生命精神。在中国书法的线条里,龙蛇形象充分表达出书法家对于永恒生命活力的赞颂和向往。

  • 标签: 中国书法 生命精神 生命活力 中国人 书法家
  • 简介:人类的一切文艺活动,说简单一点无非就是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人为什么而活着,第二是怎样活着。前者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后者探寻生活的状态和方式。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直至先秦时期,我们的先贤们对这两个问题做了总结性的回顾和展望,于是出现了诸子百家经典学说,历经后世的去腐存精.以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为两大主要经学流传至今。

  • 标签: 生命精神 中国画艺术 活着 文艺活动 人生理想 文化理想
  • 简介:当代书法评论看似无所不在,专业的报刊、网络充斥着众多关于书法家与作品的评论,看似热闹的书法评论场面,给人繁荣和发展的假象。评论常常被当作一种场面的修饰,比如当下众多的书法展,开幕式后都有一个研讨会,常常场面浩大,由一批书法名家与书法理论家组成。但这样的研讨会不禁让人感慨,书法评论与创作之间,如同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坎。书法评论者既没有解读传统书法的专业视角,也没有深入阐释当代书法作品的能力。

  • 标签: 书法学 当代书法 专业视角 论书法 商业意识 生命世界
  • 简介:中国宋代画院与意大利16世纪迪塞诺绘画学院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美术教育机构。我们通过二者在招考制度和课程设置上等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并结合当下我国美术院校培养现状,反思经验和教训。从人文精神的内涵角度总结出美术人才培养的具体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以真善美的追求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必须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双管齐下,凸显美术教育过程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 标签: 美术院校 人才培养 16世纪 人文精神 意大利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