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尚世影业、宁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春天的马拉松》被国家电影局列为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重点影片,电影由夏晓昀执导,张铎、郑昊、徐百卉、杨立新、杨昆等主演,自2018年12月14日上映以来有非常好的口碑。这部影片在近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8贺岁档电影调查结果显示,观赏性、思想性、传播度三项指标均获第一,得分分别为83.9分、84.6分和80.1分。

  • 标签: 中国电影 马拉松 农村题材 上海 新美学 改革开放
  • 简介:(代主持人语)美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在欧洲诞生以来,随着其在欧洲之外的地区传播扩张,不断被视为用以剖析人类所有审美现象的有效工具和具有跨文明功力的普遍话语。以这样的认知为基础,由鲍姆嘉通(AlexanderBaumgarten)至康德、黑格尔、席勒、歌德等创建的审美范畴——如优美、崇高、悲剧、喜剧、滑稽、荒诞等,便成为各地通用的'世界语”

  • 标签: 鲍姆嘉通 审美实践
  • 简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来都离不开与乡土的关系。中国乡土电影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的《难夫难妻》,这部以主创郑正秋家乡潮州封建买卖婚姻的现实题材剧,不仅成为“我国摄制故事片的开端”,还“以嘲讽的笔触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1成为我国批判现实主义乡土电影的发端。

  • 标签: 中国电影 乡土 封建婚姻制度 美学 《难夫难妻》 批判现实主义
  • 简介:周宗岱是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个性鲜明的美学家。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周宗岱始终坚持艺术创作实践与艺术美学探讨相结合。周宗岱认为“论美,离不开人”,坚持“美”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强调“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主宰地位,重视“审美趣味”在审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的美学理论来源于其艺术创作实践,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其艺术实践,从而形成了他关于书法、绘画、篆刻的特殊美学观念。周宗岱的美学理论重视人在审美过程中的主宰地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艺术家自由与独创的艺术个性与思维品格,是艺术创作实践与艺术美学探讨相结合的典范。

  • 标签: 周宗岱 美学理论 艺术实践
  • 简介:笔者先后于2015年、2016年到哈萨克斯坦东干村、乌兹别克斯坦东干村就东干族传统服饰保存与传承现状的内容进行了调研,发现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东干人思想观念的更新,传统服饰已淡出了东干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仅在婚礼中才被人们穿戴起来的礼服。如今东干人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哈萨克斯坦马三青村修建了小型的东干族博物馆,馆内珍藏了一些传统服装、鞋、首饰、刺绣等物件,可以说,现今东干族传统服饰文化剧变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 标签: 东干族 传统服饰 保存 传承 现状
  • 简介:曾经在小农经济的土壤中因资本萌芽而兴起的戏曲艺术样式,已遍地开花。中国戏曲确实是一个具有"草根性"的人民群众的艺术。时光流转,斗转星移,曾经时兴的人民艺术在今天却成为一种"文化遗产",也似乎成为一种"符号景观"在剧场中供欣赏。这百年间的本质变化让人感慨。

  • 标签: 传统戏曲 维度 艺术样式 人民群众 小农经济 中国戏曲
  • 简介:"戏曲·呼吸"小剧场戏曲节已经四年了,如今我们可以说的东西更多了,也更自信了。一个品牌的初长成,起码需要三年的时间。而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依旧秉承小而精的路线,8个剧目均从全国报送的20多台戏中遴选而来。8部小戏,每一部都耐人寻味,都值得仔细推敲。最重要的是,一些新的亮点闪现,小中见大呈现了当代海派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

  • 标签: 小剧场 戏曲 上海 耐人寻味 兼容并蓄 剧目
  • 简介:抽象艺术对中国绘画有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定义抽象?我们为什么要画抽象?带着一系列疑问,通过对作品《什叁》的创作,试图找到自己的答案。

  • 标签: 抽象性 绘画 精神 线条
  • 简介:2018上海进口博览会主会场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复旦大学客座教授童雁汝南在讲述如何挑选艺术品进入进博会、艺术又是如何助推国家盛事的时候说道:“艺术表达的手法多样,表达需求是第一步,其次才是语言。中国艺术走向世界,需要建立中国的艺术价值体系。这种艺术价值体系没有绝对的标准,关键在于艺术家对本土文化是否有自己的理解。”

  • 标签: 当代性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总监 山水 作画 价值体系
  • 简介:美术批评是修正美术创作的一面镜子,也是后世研究当代美术发展的珍贵标本。文章以当代中国美术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坏现象'为引子,进而引出关于批评意识与批评家责任的讨论。文章呼吁应着力构建当代中国美术批评的新生态,站在'为中国美术立言'的高度来开展美术批评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精神'与'本土语境'的当代美术评价体系,定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美术批评的审美尺度,在国际化语境中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审美经验、审美标准、问题范式的批评叙述方式。

  • 标签: 中国美术批评 现象 反思 方位 批评生态
  • 简介:老戏新演在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中几近成为主流,其中,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的《伤抉》、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的《玉天仙》、上海昆剧团的《长安雪》、上海京剧院的《青丝恨2018》,这四部戏都带有某些层面的颠覆性,试图把长久以来戏曲舞台上耳熟能详的故事讲出新意味,给予人们熟悉的人物以新的阐释。《伤抉》的主人公是兰陵王,《玉天仙》即大名鼎鼎的崔氏,《青丝恨2018》倒叙了“王魁负桂英”,即便是原创的《长安雪》,其草木之妖与书生相恋的主体情节以及书生做官后的种种情节转折,仍然行进在传统老戏的情节范式中。

  • 标签: 上海昆剧团 戏曲舞台 小剧场 上海京剧院 议题 女性
  • 简介:中国,仅就歌剧创作而言,距今恰逢百年。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便开启了中国歌剧创作的艰难探索之旅。尽管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或是儿童歌舞表演曲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歌剧,但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歌剧所专属的本质特征却是不容否认的。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社会生活可谓波澜壮阔、风起云涌;包括歌剧在内的艺术创作同样异彩纷呈,看点多多。本文是为几个重要阶段的回顾,也是一番基于史料的思与述。

  • 标签: 中国歌剧 歌剧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儿童歌舞剧 20世纪 歌舞表演
  • 简介:古代民间故事最初多以口头方式流播,限于口头传播的弱点,往往又要借助文本得以保存和扩播。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民间故事,也就不得不借助于文本,从中钩沉爬搜古代民间故事材料。在大致回顾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之后,结合《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的实践就这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口头 文本 古代民间故事 故事 故事类型
  • 简介:小剧场固是西方的发明,但戏曲却是中国的专利,两者的结合不仅存在磨合的必要性,更是具有创造的可能性。除了演出场地小而随意、音乐配器简而精炼、剧情角色寡而多样、观众人数少而互动、制作成本低而高效等小剧场的共性外,小剧场戏曲更应从戏曲和剧种-也即中国的本体出发,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作突破性的探索,力求更独到的思想观念、更独特的艺术表达,并以此赢得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 标签: 中国 本体 西方 源头 艺术表达 小剧场
  • 简介:苏琼的著作《跨语境中的女性戏剧》将西方女性主义戏剧理论与中国现代话剧创作实践相结合,对我国现代女剧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本文为该著作的书评,旨在考察其对于我国女性戏剧理论建设的价值。

  • 标签: 女性主义 女性 戏剧 跨语境
  • 简介: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15级毕业大戏邀请了德国当代著名导演伊万·潘特列夫排演德国名剧《沃伊采克》,是此剧专业创作团队完成的首次由华人演员出演的公开演出。笔者作为此剧的副导演,在排演中记录了整个创作过程,包括导演对剧本的解构及重建和富有当下意义的舞台呈现,本文对于此剧的阐述对那些看过本剧及想进行此类文本创作的人应该会有所启发。本剧作为毕希纳的名剧,留给后人思考及解读的空间非常大,也因此成为很多戏剧导演愿意挑战并创作的剧作。

  • 标签: 文本创作 中国化 哲学性 上海戏剧学院 创作过程 副导演
  • 简介:18世纪的荷兰现代性表征:奇异的“中国风”和荷兰的老贵族从全球史角度看,荷兰的黄金时代(17世纪),意味着荷兰贸易帝国在亚洲的扩张。其中就与中国的贸易而言,荷兰最初的计划是在中国沿海建立自己的据点,但是随着一系列的军事失败,荷兰在1660年代就彻底退出了中国沿海,并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派船到中国,而选择在巴达维亚坐等中国商船的到来。到了172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则选择返回中国沿海,并去到清政府唯一允许的对外贸易口岸广州,开设“洋行”(factory),与中国的生产商建立外贸品供货网络,大量进口中国工匠师傅绘制的油画、瓷器以及漆器,然后转卖到欧陆消费品市场,并成为了较早向欧洲市场供应中国艺术品的一条重要渠道。

  • 标签: 中国形象 荷兰 再生产 博物馆 当代 中土
  • 简介:作为第一套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书,《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有极高的文献价值。顾希佳主要以诸子散文、史书方志、文人笔记、宗教经典和民间抄本等几大类古代文献为基础,寻觅钩沉其中的民间故事文本,搜罗广博,为民间故事研究打造了一座资源巨矿。同学们在评议和讨论中提出了使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时应明确,《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固然可为民间故事研究提供文献资料的搜查线索,但仍有不小的补足空间;此外《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中对于传说故事的分类方法值得商榷;顾希佳所主张的历史地理学派在古代民间故事研究中仍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民间故事类书 口头与文本 故事类型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 溯源研究
  • 简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美地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编号18CH204)。项目周期:2018年9月6日至2021年12月31日。项目负责人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牧副教授。项目组核心成员为:张丽君(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世界文化博物馆)、谢文娟(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唐超(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和邓珏(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研究 北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