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由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俄罗斯文艺》杂志社、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中国译协联合主办的“《俄罗斯文艺》文学翻译奖·第九届全球俄汉翻译大赛”现已圆满结束。现将大赛获奖者和组委会名单公布如下。

  • 标签: 《俄罗斯文艺》 俄汉翻译 文学翻译 大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评奖
  • 简介:由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俄罗斯文艺》杂志社、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中国译协联合主办的“‘俄罗斯文艺’文学翻译奖·第八届全球俄汉翻译大赛”现已圆满结束。现将大赛获奖者和组委会名单公布如下。

  • 标签: 《俄罗斯文艺》 俄汉翻译 文学翻译 大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评奖
  • 简介:<正>由中国译协文学艺术翻译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部和北京大学俄语系联合发起并主办的"苏联诗歌翻译座谈会"于1987年11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这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苏联 世界文学 诗歌翻译 出版社 戈宝权
  • 简介:<正>全国高等学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1985年6月17日至22日在南京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该会由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大、北京师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南京大学、南京师大十所院校发起.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由南京大学主办.来自全国80多所高等院校和出版部门的130余名代表和参加第一届外国文学讲习班学习的100余名同志参加了大会.北京大学杨周翰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研究

  • 标签: 外国文学教学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学术讨论会 师院 高等学校
  • 简介:“吉普赛女郎”柳霞──一位翻译的旅俄纪事张冰柳霞并不真的是吉普赛人,但她又确实象一个吉普赛人。热情奔放,野味十足,她使我时时想起俄国当代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笔下那些“自然人”形象,柳霞之所以给我这么个印象,是和那年十月国庆节公司举办的那次舞会分不开的。在...

  • 标签: 吉普赛女郎 娜塔莎 俄国人 自由经济区 貂皮大衣 总经理
  • 简介:一、引 言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物语言是作家用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些语言都是作家精心设计、雕凿而成,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对表现人物的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作家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而后升华、凝练生活,对不同人物根据其社会地位、出身、职业、人生阅历、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等“量体裁衣”,赋予其个性化的语言,以此来刻画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有一种闻其言而见其人之感觉。所谓非规范性语言指的是作品人物由于不精通所讲语言或受母语干扰而出现的违反所讲语言规范的现象。这些非规范性的语言可能涉及到该语言体系的各个层面,比如语音不标准,词法、句法不规范,语义、修辞、逻辑等错误。这些不规范语言的使用同样也是作者源于生活、升华生活,有意识、潜心设计的,作者把这种非规范性语言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用来构筑自己的人物形象。这些非规范性的语言是作者加工而成,所以从本质上讲,它也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正确翻译这些语言对再现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传达原作中这些非规范性语言,我国翻译界对此鲜有研究,因此本文拟将探讨作品中人物非规范性语言的翻译,以此抛砖引玉,求...

  • 标签: 中人物 人物规范性 文学作品中
  • 简介:纳博科夫和林语堂同在其本国文化下成长,而后又到外国接受教育,最终成为用双语写作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以各自成功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作品促进了本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本文从二者翻译观的形成、翻译观的内涵、翻译美学观、译者修养、译者主体性五方面展开比较研究,重点分析其译作广受欢迎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以期为二者翻译思想研究以及不同国家问的文化交流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纳博科夫 林语堂 翻译观 文化
  • 简介:随着国际化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展开,文化翻译的作用得以显现,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一定的认同,主体间的“对话性”成为翻译审美的重要属性。本文通过对话理论及审美判断分析了文化翻译中主体间多重“间性”的特征,特别提出文化间性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和意义。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因审美偏差而导致的文化误读与主体性审美局限的关系,旨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

  • 标签: 巴赫金 对话理论 文化翻译 间性 主体性 主观性
  • 简介:本文从塔尔图一莫斯科学派的两大符号学传统理论“环境界”和“符号域”入手,探讨了环境界和符号域的内涵、文化渊源、生态学转向以及新塔尔图学派对两大概念的融合与推进,以助力符号疆域今后的版图扩张。

  • 标签: 环境界 符号域 文化符号学 生态符号学
  • 简介:……为了我们有着共同的命运,谁还能珍惜自己的泪水?有谁还不用愤怒的烈火,去烧掉那野兽的暴戾?你,死难的灵魂啊,且在这青青的草地下安眠!这一笔血债啊,明天我们一定要讨还!(《血债》,1941)读着诗人在日寇的铁蹄下忧国忧民的铮铮诗行,我不禁记起另一位诗人在沙皇的皮鞭下?..

  • 标签: 人物报告文学 翻译家 作家 魏荒弩
  • 简介:我国高校培养出首批俄语文学博士本刊记者林精华199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北京师大苏联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张冰、李正荣和夏志宪分别通过俄语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系统自己培养出的第一批俄罗斯语言文学(文学史方向和文学批评方向)博士。...

  • 标签: 俄语文学 巴赫金 我国高校 列夫·托尔斯泰 狂欢化理论 小说诗学
  • 简介:俄语专业究竟应设置哪些课程来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何拓宽学生知识面,一直是修改教学计划的工作重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墨尔本大学俄罗斯研究系、曼彻斯特大学俄罗斯研究系、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俄语系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下:1墨尔本大学俄罗斯研究系获得俄语专业的学位需修满150个学分,其中语言必修课100学分,占总学分66%;专业选修课50学分,占总学分34%。语言必修课程  学分  比例初级俄语37.525%中级俄语37.525%高级俄语2516%专业选修课程分三个方向,学生要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中任选四门。俄语:俄语语言学、阅读《俄语社会学》、19世纪俄国文学与社会、高级俄语语法、用俄语看捷克、阅读《斯拉夫研究》。历史:欧洲地域危机、俄国1890———1924革命、斯大林时代1924———1953、苏联的衰落与灭亡。政治:俄国政治与社会、中、东欧的变迁、冷战理论、后共产主义的方方面面。2曼彻斯特大学俄罗斯研究系学生获得专业俄语学位需修满220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80学分,占36%;本专业选修课14...

  • 标签: 专业课程设置 俄语专业课程 设置比较
  • 简介:莫斯科一塔尔图学派代表人物尤里·洛特曼在意指过程的模式化方面为符号学研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本文简要介绍符号学家洛特曼提出的意指过程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1)代码复数原则;(2)不相容或不可译原则;(3)自我交际原则;(4)符号继承原则;(5)符号域原则。

  • 标签: 洛特曼 遗产 意指过程模式化 原则
  • 简介:在俄语教学中,阅读课,不仅是学生获取俄语语言知识,了解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俄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爆炸、信息化的今天,阅读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而如何使学生通过阅读课学会阅读,一直是俄语阅读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俄语阅读教学多年,本文将从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就俄语阅读教学进行一下探讨。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读,人人都会,但花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正确理解、快速阅读的能力却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外文资料阅读)。这种能力需要培养,这也恰恰是我们今天俄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结果。我们的每一堂阅读课都是这循序渐进过程中的一部分,因此,每一篇文章的阅读,我们要做到既要让学生从中掌握俄语语言(语法、词汇、修辞等)及国情(俄罗斯社会、历史、文化、习俗等)知识,又要让他们学习正确、快速的阅读方法(后者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阅读能力,阅...

  • 标签: 俄语阅读教学 谈俄语
  • 简介:大多数跟俄罗斯人有过接触的人都有这样一个认识:同俄罗斯友人聊天时,他们表现出的对本国文学的熟悉程度和文学修养远远高出我们很多,也许只有真正搞俄罗斯文学的中国学者才可能跟他们聊得来。然而他们并不是专门搞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即便是普通人,他们的俄罗斯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知识也是很丰富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曾对此思考过,也曾试图寻找答案。有人说这是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长盛不衰的结果;也有人说这是他们的教育普及程度很高,几乎没有文盲的原因。这些都是事实。然而我们还会有这样的疑问:他们是如何使这一优良传统得以长盛不衰的?他们对文学的特有的偏爱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俄罗斯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授课情况,或许在这里我们才能发现答案的准确源头。俄罗斯中小学文学课程的授课情况文学的审美和教育功能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但是文学与教育应该处在什么契合点上才能相得益彰呢?在这方面俄罗斯的实践是很有成效的。他们在中小学中的基础教育阶段一直加强文学课的教学,甚至可以说,他们是把文学课作为主要课程来授课的。在俄罗斯中小学的课程表里,文学总是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安排,由语文...

  • 标签: 中小学文学 俄罗斯中小学 文学教学
  • 简介:<正>李晓明同学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授课老师与听课学生不协调”、有“感情上的隔阂”,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认为,这一问题的症结是教师未能把坚持“教学大纲”和兼顾学生的“欣赏情绪”有机地统一起来,而这两个方面是可以结合好的。

  • 标签: 教学大纲 教师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