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正>关于文学艺术的暴露与歌颂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这段话本已十分清楚地指明了革命文艺暴露和歌颂的对象,指明了暴露黑暗和歌颂光明一样都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但这一英明论断,长期来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认真的贯彻,这主要表现在忽视、甚至

  • 标签: 社会主义文艺 革命文艺 现实生活 历史进程 阶级斗争 四人帮
  • 简介:<正>多年来,由于受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潮的影响,文坛上出现“非英雄化”、“非典型化”、“非理想化”的倾向,感于此,我们重新学习和研究茅盾关于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有关论述,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茅盾 社会主义文学 新人形象 社会主义新人 英雄人物 民族形式
  • 简介:<正>生活的主旋律决定着文艺的主旋律.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反映人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自强不息的拼搏风貌,努力“创作内容健康向上特别是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有艺术魅力的精神产品”,昭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塑造和肯定四化大业中的社会主义新人,弘扬社会主义的壮美崇高和悲剧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文艺的主流意识.

  • 标签: 社会主义文学 主旋律 文艺家 社会主义文艺 主流意识 文艺创作
  • 简介:<正>林默涵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林默涵劫后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以下简称《文集》,引文只注页码),收入了他从1977年至1985年关于思想文化、特别是文艺理论的93篇文章.诚如林默涵同志在《题记》里所说:“其中既没有时髦新调,也没有玄奥高论,更没有什么惊人的宏伟的‘新体系’.”但是,这些文章处处体现着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总是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郑重的科学态度,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进行严肃的理论思考.因而,他的这个《文集》,不仅是我们研究、总结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状况的可贵的资料,而且为我们当前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意见.

  • 标签: 文集 社会主义文艺 西方现代派文艺 文艺改革 人民性 党性
  • 简介:2月4日,正是新世纪第一个立春,时逢一场瑞雪,飘飘扬扬,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在京举行了新春茶话会.在京的文艺界人士80多人共聚一堂,话新年、贺新春、展望新世纪.茶话会由李正忠主持,学会会长郑伯农致辞.贺敬之、陆梅林、张炯、徐非光、马蓥伯、孙永仁、有林、马少波、李秋存、朱子奇、王夫棠、陈明等先后在会上发言.

  • 标签: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学术会议 马克思主义 民族文化
  • 简介:内容界定和效果界定的综合——关于社会主义文学的一种系统观吴慧颖社会主义文学,从萌芽形态的德国西里西亚织工战斗之歌《血腥的屠杀》,马克思、恩格斯战友格奥尔基·维尔特的诗歌和小品文,以及英国宪章运动的某些诗歌算起,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从具有全世界影响的...

  • 标签: 社会主义文学 社会主义性质 内容界定 文学系统 历史唯物主义 文学作品
  • 简介:冯宪光(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今年是20世纪最后一年,19世纪是资本主义全面发展的时代,20世纪的划时代事件是打破了资本主义一体化的世界统治,开始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今年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在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基本国家制度是...

  • 标签: 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主义文学 文艺学 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 为人民服务
  • 简介:优秀文艺作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在《新战争与和平》第三次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力群我首先祝贺《新战争与和平》第三次研讨会的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在全国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时...

  • 标签: 战争与和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艺作品 抗日战争 研讨会 英雄人物
  • 简介:<正>《文汇报》81年11月3日,发表艾夜《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对长篇小说《人啊,人!》进行批评。文章指出:在文艺复兴时代,当人们用后来被历史学家称为“人文主义”世界观以反对神道和君权的时候,无论是人性论还是“人类之爱”,

  • 标签: 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 人文主义 世界观 人类之爱 文艺复兴
  • 简介:<正>当今人们在考察西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时候,却严重忽视了后期现实主义小说家的历史作用。其实,现代主义小说并不是突然发展的,它在十九世纪后期就默默孕育着。本文提出:从现实主义小说到现代主义小说,其间有一个过渡性阶段,这个过渡性阶段,是以十九世纪后期现实主义小说家的创作为体现的,正是这批小说家架起了通往现代主义的桥梁。

  • 标签: 现代主义作家 现代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说创作 小说家
  • 简介:因功课需要,梁晓声接受了他儿子的“采访”,对答如下:儿子:你是哪一年下乡的?晓声:这还用问?儿子:不问我怎么清楚?……儿子:你经历过坎坷吗?晓声:这还用说?儿子:你不说我怎么会知道?瞧瞧这段父子对话,就知道彼此的隔阂。梁晓声也算得上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 标签: 梁晓声 重点高中 生物专业 代沟 政治工作 人性基础
  • 简介:新世纪文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现实主义的回归。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现实主义就退出了中国文学的中心位置,甚至被看成是落伍和保守的代名词,之后虽然有“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昙花一现,但总的来说,现实主义文学是渐行渐远,被淹没在“个人化写作”的庞大洪流中。然而,进入新世纪后,现实主义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一些刊物相继推出以“现实主义”为命名的创作,不少评论家为之摇旗呐喊.在理论上进行积极的倡导。我以为,

  • 标签: 现实主义冲击波 现实主义文学 新世纪文学 个人化写作 80年代 中心位置
  • 简介:<正>一、原始主义是一股世界性文化思潮。它是以推崇原始状态下的本真、批判文明带来的痼疾为其特征的。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信仰进化论的社会观,认为历史是沿着直线发展的。从原始的采集——狩猎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每一个历史阶段的跨越都意味着一次进步。在这种世界观的支配下,“原始”不啻是“野蛮”与“愚昧”的同义语。然而,原始主义却从截然不同的思路进行文化反省,力图证明人类在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什么,每一次进步的同时也隐伏着某种更大的危险。因此,原始阶段并非一片混沌与黑暗,相反,返朴归真倒是补救现代文明种种缺陷的药方。早在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里,

  • 标签: 质朴性原始主义 西方现代文明 十八世纪 文化思潮 东方文化 文化反省
  • 简介:<正>光明日报(87年11月30)发表车文博如题一文,指出“弗洛伊德主义是企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现象的迫切社会需要的产物,是德国意志主义,法国神经症理论强调心因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作者指出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的核心;本能学说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以泛性论为基础的人格发展阶段既是弗洛伊德学说极端重要的内容,也是他区别于新弗

  • 标签: 新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学说 神经症 病态现象 人格学说 人格理论
  • 简介:<正>“拿来主义”是个老话题,但许多人对它还有误解.因此,旧话重提并非毫无意义的老生常谈;同时,我涉及某些论点,也不是专对某个同志,而是针砭某种“共识”.一近年以来,“拿来主义”成为外国文学工作中的一面旗帜.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这首先是对“文革”的反拨.在那时,外国文学像其他优秀文化一样,一古脑儿遭到“彻底批判”.拨乱反正是必要的.然而有些同志却不止矫枉过正,而且把问题“扩大化”,造成一种印象,仿佛我国在解放后一

  • 标签: “拿来主义” 现代派文学 论文学 鲁迅 三七二十一 现代主义文学
  • 简介:最后的理想主义者王德胜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学批评之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已然呈现为批评家们的"自言自语"。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在相当普遍的层面上,实际成为了批评家/人文知识分子"精神的自我流放之地"。今天,不仅谈论文学理论、进行文学批评活动,迅速地成为了...

  • 标签: 文学批评 人文知识分子 文学理论 批评活动 当代中国文学 新写实
  • 简介:编者按韩国长期处于东西方冷战的前沿,特殊的地缘政治使其左翼理论界获得了独特的思想性格.本期刊发白池云先生的这篇文章,娴熟地运用当代后殖民主义等理论,剖析中国乃至东亚现代思想史的若干重大问题,见解独到,视野阔大,或许可作为中国理论界的一种参照.

  • 标签: 当代 左翼 思想性格 新民说 独特 东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