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初叶大量日语词汇流入汉语,促进了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本文在近代知识环流的视角下,对日语借词的发生契机、传播普及过程及语词形式、语义特点等做了鸟瞰式的描述;对日语借词研究的基本方法、任务作了探讨。文中指出:日语借词与来自其他语言的外来词不同,是近代汉字文化圈新词的一部分,是东方接受西方的产物;对日语借词的考察大大推动汉语词汇乃至汉语本体的研究,同时也是亚洲近代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

  • 标签: 近代新词 日语借词 语言接触 词汇交流
  • 简介:学者普遍认为,罗存德《英华字典》(1866—1869)堪称是19世纪英华字典集大成之作,代表了19世纪英汉对译词典编撰的最高成就,对汉语、日语的近代英日辞典的编撰、译词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其日译本『英华和识字典』(1879)的词条与释义部分同时出现了英语原文、汉语译词、日文译词,直接而客观地反映了汉字“新词”在中日两国出现的时期,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出现在『英华和识字典』释义部分的日语“新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整理了日语“新词”在词典中的出处,并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了部分出现在释义部分,并具有明确汉字标注的日译词在中日两国出现的时期。

  • 标签: 英華和訳字典 英华字典 日语新词 日语借词 罗(布)存德
  • 简介:本文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为语料,考察了近代早期的中日语言接触。通过语料调查与梳理,对该书中日语借词的生成、使用及传播过程进行了考索,对其词源进行了个案研究。指出近代早期进入汉语的日语借词包括日语既有汉字词、日语汉字新词,还包括回归的汉语本族词。日语借词在进入汉语的同时,开始呈现由理解词汇向表达词汇转化的迹象。在戊戌变法期很多革新派的文论中,已显露出这些日语借词的影响。

  • 标签: 日本国志 日语借词 新词生成 容受轨迹 传播与影响
  • 简介:日语及其词汇最初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可以上溯至19世纪70年代,清朝的驻日官员和少数访日的文人在他们出版的著述和游记中有所记载。但日语词汇开始对汉语产生影响以致出现日语借词应在甲午战争前后。其中,1895年黄遵宪《日本国志》的出版,以及1896年《时务报》的发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中日词汇交流史的角度出发,对《时务报》中的二字词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分析,旨在弄清其中的日语借词的来龙去脉。

  • 标签: 日语借词 词源考证 词语调查 中日词汇交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