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在欧洲货币联盟,一些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工具已经让渡到了货币联盟的层面,各成员国难以用本国尚存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宏观经济失衡。因此,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并非发源自欧洲,但货币联盟却大大增加了其成员国在面对危机时的脆弱性,并有可能使经济危机转变成一场民主合法性的危机。本文回顾了民主合法性宏观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简述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政策模型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定的政治影响,并揭示出欧洲货币联盟的创立如何改变了现有的国家制度,以及欧洲货币政策中的不稳定力量又是如何将某些成员国置于危险境地,使其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不堪一击。在结论部分,笔者分析了试图拯救欧元并改革货币联盟机制的方案会带来哪些可能的政治经济影响。

  • 标签: 欧洲货币联盟 财政危机 主权债务危机 民主合法性 民主问责
  • 简介:随着近些年来德国围绕大型基建项目频发抗议示威,协商民主也成为热议的话题。人们试图通过推广协商民主,扩大地方层面的参与,解决德国民众与精英疏离的问题,提高政策的接受度乃至民主合法性。海德堡市制定的公众参与准则是协商民主推广过程中的重要政治创新,通过制度化、常规化的努力,避免了协商性程序随意性大、作用微弱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德国合法性危机原因、对应措施海德堡模式的探讨,指出了海德堡模式对于改良德国民主制度所做的贡献及不足。

  • 标签: 协商民主 德国 制度化
  • 简介:文章试图以“地区多元主义”来解释德国民社党的崛起,并涉及了地区多元主义的关键组成部分、相对范围等内容。更多还原

  • 标签: 德国 民主社会主义党 地区多元主义
  • 简介: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型的都市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旧城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体现了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新思路。本文以前民主德国援华项目北京798厂为例,探讨了在旧厂房与旧仓库中打造文化创意园区的途径,并对如何保护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了思考。

  • 标签: 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发展 包豪斯 工业建筑遗产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工人人数进一步减少,职员、公务员等新中产阶级成为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作为新社会运动的主力军,他们更为关心能否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男女平等等后物质主义问题。社民党仍然坚持以维护产业工人利益为主的物质主义政策主张,无法得到广大新中产阶级成员的支持,这是该党这一时期无法赢得大选的重要原因。从1989年的《柏林纲领》到1998年的竞选纲领,再到2003年的《威斯巴登声明》,社民党最终提出了一个全面转向中产阶级的纲领。由“纲领党”向“选举党”的转变是其这一轮转型的主要标志。不断右转的社民党陷入了转型的定位困境。

  • 标签: 社会结构变迁 德国社会民主党 中产阶级 转型
  • 简介:西德的外贸体制可从以私人企业为主体的外贸经营体制及统一的外贸管理体制来闸述。文章主要分析了统一的管理体制,阐述了主管对外贸易的政府机构及其职能;各级政府对外贸易的管理、干预原则具体政策。文章特别详细地叙述了各级政府外贸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能。文章认为;西德政府对外贸的干预管理措施对西德外贸迅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外贸体制 管理政策 联邦德国 外贸管理体制 政府机构 外贸经营体制
  • 简介:本文旨在阐述欧洲面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危机管理的特征,包括其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背景下显现出来的问题冲突。为此,本文首先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新欧洲经济的基本特点,包括其固有的结构性问题;其后简述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在欧洲经济区有哪些具体表现,并论述欧洲危机管理的过程要素。最后本文指出,欧洲共同危机管理具有临时性特征,且特别强调规制性手段,这同时也彰显了欧洲经济一体化依旧存在的局限性问题。

  • 标签: 德国 欧洲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危机管理
  • 简介:西德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科技发展迅速,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繁荣。科技发展迅猛的原因之一是: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科技政策,其中很重要的是有关对研究开发事业资助的政策及一整套实施的办法,本文主要分析了这种政策、原则措施。

  • 标签: 研究和开发 资助 西德 科技政策 科技发展 联邦政府
  • 简介:计算机制是决定社会救济标淮幅度的关键性因素,科学的计算机制依赖于对程序、价值、利益等维度复杂的取舍,传统被认为是立法机关的专属裁量界域,法院对结果仅具有限的审查权。德国联邦宪法法院2010年初"哈茨IV"案的判决既遵循了传统对结果的审慎审查,同时又对结果产生的计算机制进行了以恣意为切入点的实质性审查,并最终以实质性审查的结论推翻了先前合理性审查的结论,判决受到民众欢迎,但也引发了权力越界的争议。

  • 标签: 德国 “哈茨IV”法案 社会救助 审慎审查 恣意 反多数难题
  • 简介:SechsterStreich恶作剧第六幕InderschnenOsterzeit,复活节时好风光,WenndieFrommenBckersleut’虔诚师傅活更忙,VielesüeZuckersachenBackenundzurechtemache...

  • 标签: 面包师傅 马科 白面粉 烟囱 炉里 包做
  • 简介:不知从何时起,德语教科书在讲解被动句这一语法现象时总是把von词组durch词组相提并论,认为von后面durch后面的成份都是逻辑主语,只是von后面多跟“人”,durch后面常接“物”而已。实际上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来很容易区分,也很...

  • 标签: 被动句 逻辑主语 词组 主动句 “物” “人”
  • 简介:汉德语言对比(四)话说汉语德语词义的分析对比钱文彩词的概念意义是词的基本意义,这种意义被收录在词典里,不和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发生直接的联系,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不会因人而异。但是,作为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的词放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使用就会发生不同的...

  • 标签: 语言对比 联想意义 语言交际活动 德国人 词义 德语
  • 简介:德语头衔职业的表示方法□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德语中心于纯忠1词形变化11如表示头衔或职业的词前无冠词或代词,并位于人名之前,只变人名,头衔或职业词不变;反之,如人名前的头衔或职业有冠词或代词,则只变头衔或职业,人名不变。如:(1)derVortr...

  • 标签: 女性职业 头衔 名词化 语头 表示方法 形容词
  • 简介:战后,西德经济从极度困境中崛起,阿登纳作为当时的总理,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当时,他在总结旧德国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经济权力分散的原则”,同时,他采纳了路德维希·艾哈德博士完整的“社会市场经济”思想,并起用艾哈德任联邦政府经济部长。

  • 标签: 经济复兴 阿登纳 战后 社会市场经济 权力分散 路德维希
  • 简介:这三个词都表示数量,但在词义语法方面有不同。einbichen表示数量很少,当它们作为定语时,修饰的是不可数名词,如:Salz,Milch,Zucker,Zuneigung,名词是单数形式。当einbichen修饰主语时,动词按第三人称单数变化,E...

  • 标签: 不可数名词 第三人称 单数形式 词义 定语 主语
  • 简介:国家范式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加以理解。本文主要通过考察行政改革或行政政策来界定二战后现代德国不同的国家范式。通过聚焦行政理论的内在基础外在表现,本文将二战后的德国划分为五个阶段,分析范式转变的因果关系各阶段不同的特点。在结论部分,本文分析了德国行政改革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动态特征。

  • 标签: 德国 国家范式 行政改革
  • 简介:低年级学生谈翻译练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王京平在德语基础学习的教材(Lehrbuch)中,每一课的后面都有一个翻译作业,这是对词汇、语法、包括规范书写标点符号的全面练习。低年级学生在初次翻译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正确理解原文,掌握翻译的基本要...

  • 标签: 低年级学生 翻译练习 参加讨论 “住” 理解原文 阅读理解
  • 简介:在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神识人的过程中,"上帝之义"概念一直困扰着他,构成了其精神困苦的根源。通过对其发现"上帝之义"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上帝之义"的希伯来文原义在古希腊罗马文化背景下的扭曲变迁才是路德精神困苦的实质所在,只要将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的理性分配正义观应用到"上帝之义"的讨论之中,并将义解释为按照人所有的属分进行分配,就会产生这样的精神困苦。

  • 标签: 马丁·路德 精神困苦 上帝之义 分配正义 外在的基督之义
  • 简介:德国近20年来出现了经济持续增长而温室气体排放稳定下降的脱钩趋势,其中东德地区经济衰退因素对德国整体减排有重要贡献,但德国的低碳转型确实取得了积极进展。尽管东、西德地区的脱钩表现原因有所不同,但基本都符合环境库兹尼茨曲线规律。德国实现这一脱钩的主要经验是通过市场化改革等措施促进了经济转型效率提高,长期渐进地调整能源结构降低了单位能耗的碳排放,尝试采用多种手段传递价格信号以引导低碳转型,普及绿色环保理念,使低碳政策获得广泛的民意和政党支持。这启示我国的低碳转型应当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整体的效率,建立经济、安全、环保的能源体系,普及低碳意识,同时注重发挥税收手段在引导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 标签: 德国 低碳发展 气候变化 发展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