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在2008年11月举行的“中德媒体对话”上,中德双方就德国媒体涉华报道是否客观公正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没有达成共识性结果。笔者认为中德两国在国家文化、媒体文化和个体三个层面上的差异导致了双方文化在定义媒体世界的客观公正上的不一样,这场争论必然无果。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上升到跨文化层面。但这一学术性理想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更并非短期内可实现的。中方至少可向德方传递这样的信息:德国媒体塑造的负面中国形象的客观结果是导致中国国家利益受损。

  • 标签: 跨文化 中德媒体对话 国家形象 本位与客位
  • 简介:即将卸任的德国联邦总统约翰内斯·劳在“网格式调查研究”年度聚会上向新闻记者们回忆起他们当年的社会政治责任心。劳在汉堡对约300名记者说:“谁要是老在私人生活中挖掘暴料,他就不能承担起引导公众利益的责任”。劳在“热带丛林野营”节目中说:“如果将一个生活在热带丛林的人展示出来,是令人厌恶的”。媒体不得侵犯

  • 标签: 德国 约翰内斯·劳 新闻媒体 新闻报道
  • 简介:权威和媒体是跨文化讨论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民族志、文化殖民主义、人类或机器、电视的认知布局与跨文化性和超文化性来探讨"权威和媒体"这一重大题目.

  • 标签: 跨文化 文化殖民主义 跨文化性 超文化性
  • 简介:一个多世纪以来,赫尔曼·保罗所著的《语言史原理》,一直被视作青年语法学派理论最重要的著作,甚至被后人称为该学派的“圣经”。保罗本人也因此而享有该学派理论家和系统建立者的盛誉。尽管他一直自诩为坚守传统领域的“语文学家”,并且坚信语言学只能归属到历史科学门下进行研究。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研究方法上,他的这部著作都为二十世纪语言学的发展指引了道路,在西方语言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标签: 西方语言学史 青年语法学派 保罗 原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