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是一种修辞方法,即把一系列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形象,用以烘托气氛、叙事述怀,表达情感。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合,没有动词,也没有谓语。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巧用了三个精警、新奇的比喻,十分含蓄地烘托了“闲愁”,又写了江南梅雨季节的独特景色,作者因此而赢得了“贺梅子”的雅称。

  • 标签: 列锦 修辞方法 作用 汉语
  • 简介:晚清著名学者刘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江苏兴化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广东学政。同治六年(1867)年初应苏松太道应宝时之聘,赴上海任龙门书院山长,光绪六年(1880)七月因病离开上海,回故乡兴化。在龙门书院期间,整理教学随笔成《持志塾言》,总结治学心得成《艺概》《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删定文稿诗作成《昨非集》。刘载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的14年,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龙门书院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 标签: 龙门书院 刘熙载 教学法 日记 著名学者 教学随笔
  • 简介:<正>朱德先生不幸病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语法研究的引路人。朱德先生从事语法研究主要从五十年代开始的,他在这个领域里耕耘了四十多年。我们知道,五十年代以前,汉语语法研究基本上是在传统语法的间架里进行的。五十年代以后,我国语言学界开始注意吸收国外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在这一方面朱先生一直是一位积极的探索者、实践者,成为我国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新精神、研究卓有成效的著名语法学家之一,成为语法研究的带头人、引路人。早在1956年朱先生就发表了《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一文,该文以崭新的研究角度,独特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出色的结论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注目。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坚持从汉语的语言事实出发,不断借鉴国外新的语法理论和方法,并融会贯通,改造出新,对汉语语法进行了科学的精细的分析,并通过对典型的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分析,在语法研究方法和语法研究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看法,先后出版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讲义》、《语法答问》、《语法丛稿》等著作,并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为建立新的汉语语法体系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下面分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两方面扼要介绍一下四十多年来朱先生在汉语语法研究上的贡献。

  • 标签: 朱德熙 汉语语法研究 朱先 变换分析法 转指 汉语词类
  • 简介:我八九岁时背过《五千字文》。五千个单字,四字一句。我们年纪大的都是先繁后简。简化字,我有一个表,看见认识。我记住繁体,简化的没记住。用时不会写,还得先看看表。现在提倡规范化嘛。刚才几位先生说的意见都很好。我是搞教育的,我没专门研究,但也有点看法。我看,汉字、繁简问题、繁体字,总的还得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来对待。用别的主义不好研究。

  • 标签: 黎先生 教育学会 繁简 天干地支 得先 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