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河北师范大学于峻嵘博士所著《〈荀子〉语法研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8月正式出版。本专著是在作者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本书分析和论述了《荀子》全部句子的构造格式,总结了《荀子》在语法上的面貌。全书框架按结构类型归类设计。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来源、设计对象和本书的理论依据。第二章至第五章是对《荀子》句法的考察,分单句和复句两项。

  • 标签: 语法研究 《荀子》 河北教育出版社 博士学位论文 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
  • 简介:《荣辱篇》云:“鲦(鱼本)者,浮阳之鱼也,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①文中的“胠”字,就我们所见,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解释。其一是如杨倞所说:“胠与祛同。扬子云《方言》云:‘祛,去也,齐、赵之总语。’去于沙,谓失水去在沙上也。《庄子》有《肤箧篇》,亦取去之义也。”其二是以为文字发生了讹误,王引之就认为“肤”当为“俗”字之讹。俗,倦也,穷困之谓。其三是如俞樾所说,他认为“胠”当读为“陆”,陆是依山谷形势作遮捕野兽的栏圈,陆于沙,“言遮阑于沙”也。俞樾的意见得到了王先谦的肯定,广为学者接受,《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也纷纷采用俞说。

  • 标签: 《荀子》 “胠于沙” 汉语 词义研究
  • 简介:荀子》一书词义颇为灵活,有所谓“奥谊艰辞”之称,历代注家各执一辞,多有分歧。笔者选取众家分歧较大而至今尚无定论的若干条词语,参照杨惊、王氏父子、郝懿行、刘师培等人的旧注加以辨析,对于各家说解均不合《荀子》文原旨的而发表己见。试提出几条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荀子》 无定 词义 词语 校释 发表
  • 简介:关于《荀子·成相篇》:"(伍子胥)刭而独鹿弃之江"中"独鹿"一词,学界历来歧说纷纭,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杨倞、王念孙的"属镂剑说"和蒋礼鸿的"‘鹿独(落拓)’倒文说"。本文对这两种说法进行了考辨,继而从梳理"独鹿"一词的词义系统、考察其所在的同源词族、以及史书中对伍子胥之死的记载这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指出此"独鹿"应该是指一种腹圆如壶状的革囊。

  • 标签: 独鹿 联绵词 词族 鸱夷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