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荀子·劝学》中”巢非不完也”之“完”字,当前学界以“完整”或“完善”“完备”“完美”相释。但考之于上下文义和事理,均有窒碍难通之处。而将此“完”字训释为“结实”,则既合于事理,又有训诂根据。

  • 标签: 《荀子·劝学》 结实
  • 简介:荀子《正名》折射出原初语言认知意识——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认知的结果,语言是认知的工具和手段,或者说,语言成为“认知的窗口”。

  • 标签: 苟子 《正名》 语言认知
  • 简介:<正>点明修辞手法,是以往注释书当中的传统做法之一。但有时只是点明属于何种修辞手法,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修辞的特性.去认真揣摩古人行文中的修辞意图;否则,便无法真切地把握原文的意旨.下面,我想从《荀子》的两处比喻为例,试作一些说明。一、根据喻之多“边”来考察古人用比的含义.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周易正义·归妹》中提出了“喻之多边”的说法。他指出:“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放。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

  • 标签: 《荀子》 金石 比喻 训诂 修辞手法 《荀子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