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现代社会的主流发展手段是追求规律,自然规律.市场规律等等,任务是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优化.目的是提高利润。这样一条流水线造就了自私,无知,目光短浅,最终导致了冷漠。我们要感谢心理学的广泛应用,让人们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性质和目的,给了人们反思的机会。

  • 标签: 现代社会 逆向思考 市场规律 自然规律 工作效率 自身行为
  • 简介: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六大转变中有一项是:“教学方法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转变。”如果真正能实现这一目标,将使汉语国际推广起到一种质的飞跃,因为这样做可以创设视觉环境、触觉环境、心理环境、交际环境、情景认知环境等,为汉语国际推广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遇到了困难,其主要问题是课件开发方式不妥,新的教学方法推广不力,资源整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 标签: 多媒体网络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汉语教学 视觉环境 教学方法 心理环境
  • 简介:本文首先指出信息结构分析可能遭遇的一些问题,然后在澄清几个与信息、话题、焦点等有关的概念之后,举例说明话题形式、话题链组合、焦点标记三者如何互相作用而决定语篇片段的最终语法及修辞形式。

  • 标签: 信息结构 话题 话题链 焦点 新消息 新信息
  • 简介:2004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举办了一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演讲比赛。经过各年级一个多月的精心选拔,最后共有11名选手参加了决赛。比赛场上,二十几岁的“小妹妹”硕士和已过而立之年的“大哥哥”博士同台竞技。选手们分别从诚信建设、党的建设和激发社会成员创造活力等不同视角,

  • 标签: 演讲比赛 研究生院 选手 创造活力 赛场 决赛
  • 简介:<正>在南京市逛商店,神经还真得坚强些。看看店里那些标语:“商品售出,概不退换”“当心玻璃!损坏照价赔偿!”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店家却象是在时刻准备着跟顾客吵架。我曾在新街口金陵饭店对面的3路车站到市新华书店路段,对所有商店的标语用语作过统计调查。使用颜率最高的——猜得出吗?是:

  • 标签: 标语 社会文明 偷窃嫌疑 扒手 概不退换 照价
  • 简介:由于社会和语言政策的变革,汉语在新加坡的功能不断发生变迁。1919年现代标准汉语取代汉语方言成为华校的教学媒介语,1986年后又被英语取而代之。同时,1979年后随着"讲华语运动"的开展,华语逐渐取代汉语方言成为华族社群的主要交际用语,然而,到了2004年被英语取而代之。目前,华语在新加坡社会主要发挥传承优秀华族传统文化的功能。本文尝试运用布迪厄的场域与文化资本理论,对华语在新加坡所发生的这两次重大功能变迁进行阐释。

  • 标签: 汉语 新加坡 功能变迁 布迪厄 语言社会学
  • 简介:“双”是“雙”的简化字。“双”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双”应是宋代前后才产生的简俗字。这个字在1208年编的《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中已有记载,该书卷一四又部云:“双,与雙义同,俗用。”该书卷十一住(Zhui)部“雙”字下云:“与雙义同,俗呼为双。”说明这个字当时已在社会上流行,并被辞书收载,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承认。那么“雙”怎么会简化作“双”呢?这就得从“雙”字说起。《说文解字》对“雙”的解释是:“隹二枚也。从(chou)、又持之。”对“雙”的解释是:“鸟一枚也。从又持住。持一隹日,持二隹日雙。”我们知道,“隹”是短尾鸟的总名,“雙”是双鸟,“又”就是手。这也就是

  • 标签: 字源 汉字 "双"字 "双" "双"
  • 简介:史有为先生在《十字路口的“现代汉语”课》一文中说:“这30来年,我从被教到教人,积累下来的感觉是:这门课在非语言专业中是基本失败的。一般说,在大学文科中最不受欢迎的课就是这门课。”(《语文建设》1987年第1期)我可以说是史先生的同代人,这30来年,我走的也是从被教到教人的路

  • 标签: 现代汉语 史有为 《语文建设》 同代人 大学文科 语言专业
  • 简介: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现代学徒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本文通过对赣南职业教育的初步调查,结合现代学徒试点项目典型案例分析,发现赣南的职业教育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而现代学徒制无疑会对赣南地区的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对赣州市削减结构性失业,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都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现代学徒 职业教育现代化 初探
  • 简介:王安忆被《花踪》评为全球最杰出华文作家《星洲日报》两年一度的《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和国际华文文学研讨会2001年12月12日在吉隆坡举行。此次《花踪》文学奖,设立了“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中国女作家王安忆被评选为全球最杰出的华文作家。

  • 标签: 文学奖 王安忆 华文作家 世界华文文学 俄罗斯 散文
  • 简介:构建和谐社会的想法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著作《礼记》中就描绘过一个和谐社会——大同世界;在西方,也早有人提出要建成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这些都是人类对和谐社会的憧憬。

  • 标签: 构建和谐社会 大同世界 《礼记》 中国古代 线 乌托邦
  • 简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20世纪对社会主义认识达到新高度的重要标志。促成他考虑这个问题的动因是提乱反正、实践反思和国际教训。他思考这个问题,具有依赖实践、矛盾聚焦和善于比较三个显著特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原则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文章还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特征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

  • 标签: 邓小平 社会主义 本质 实践 研究
  • 简介:爱因斯坦说过:“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无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倡导宽容,“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 标签: 和谐社会 宽容 音符 爱因斯坦
  • 简介:评《现代汉语特殊句式》朱晓亚宋玉柱先生的《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是对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研究的总结和深入,正如作者在前言和后记中所言:“本书就是在前人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归纳,同时也加入作者的一些管见写出来的。”一...

  • 标签: 现代汉语 特殊句式 存现句 静态存在句 “把”字句 兼语句
  • 简介:笔画系统的面貌——笔画的种类与个体差异——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影响着汉字的面貌和难度.笔画系统的简化对汉字的规范、传承及传播意义重大.本文的数据和论证表明,在不引起重新认读的前提下,笔画系统笔画总数至少可以由现在的32个简缩为25个,降幅高达20%以上.

  • 标签: 笔画 笔画系统 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