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城中村居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关系,为缩小城中村居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加速城中村居向现代都市化居民转变提供决策依据。城中村居有24.86%的人群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高于全国城市居民近5个百分;发现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在心理健康因子均分上出现非常显著差异,而不同运动量对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等8个因子的影响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标签: 城中村居民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相关分析
  • 简介:如今熟知和精通指技戳法者已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修炼指技过程颇为艰苦,不少学艺者难以持之以恒而半途而废:二是精熟指技的武师不肯轻易授人,因艺成之后杀伤威力巨大,唯恐误传不良之辈而招惹是非,有损英名,故择徒极严,致使流传面不广。

  • 标签: 中国武术 少林功 练打功 要害图
  • 简介:运用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参加河南省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的2464名40-59岁居民进行体质状况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河南省40~59岁居民在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上均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且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和规律不同。在形态和机能上.女性城镇非体力劳动者均好于女性农民和城镇体力劳动者;而男性城镇非体力劳动者身体脂肪比例较高,在机能上,除肺功能较高外,心脏功能和心血管机能水平均较低。在身体素质上,女性城镇居民的力量素质和灵敏素质均较高.城镇体力劳动者的柔韧素质最好,平衡能力最差;而男性城镇非体力劳动者的力量素质最好.城镇体力劳动者的平衡能力最差.男性农民的灵敏素质最差。应根据城乡居民的体质状况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运动健身的指导。

  • 标签: 国民体质 城乡 形态 机能 身体素质
  • 简介:太极剑术属于太极拳术的器械练法之一,是整体太极拳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剑以太极拳为基础,只有在练习好太极拳套路之后才可以学习太极剑术。对此,陈微明先生曾云:“太极剑之姿势,均以拳之姿势为基础。其非太极拳之姿势、亦有名为太极剑者,则余不敢知已。”(见《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115页)据我的老师牛胜先讲,先师杨露禅来京时,

  • 标签: 太极剑 练习 人民体育出版社 太极拳 姿势 拳术
  • 简介:承平日久,国人缺乏忧患意识。忘战必危,时代呼唤尚武精神。武术文化作为尚武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当下有着新的生长可能。本文通过精神回溯与解析,认为:尚武不是好战,而是为了有备无患,临战不乱;尚武精神昭示国人,身处和平环境,务必居安思危,勿忘忧劳兴国,逸豫亡身之理;只有每一个体都有此种担当,我们的文化之脉才能真正世代承续,武术事业也才能呈现新的发展图景。

  • 标签: 尚武精神 意涵 武术文化
  • 简介:一、太极拳的意识练拳时头脑中没有任何思想杂念。未动之前,用感觉思维的心理过程,想动作的要领、方法及动作运行的轨迹。前一动作开始后,随着运动而思考下一动作的开始、发展和结束。这样周期性地进行下去,直至练拳停止。“先在心,后在身”。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就是用意识蓄养精神来引导动作。

  • 标签: 用力 用意 心理过程 感觉思维 太极拳 动作
  • 简介:2016年2月15~17日,”梅花拳与中国乡村自治传统”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广宗县隆重举行。本次学术会议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河北省文宗县政府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鲁东大学以及杭州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30个单位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及梅花拳名家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研讨会 乡村自治 梅花拳 传统 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