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现在许多学校搞特色学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学校,特别是成立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我们老师和学生要求比较高,相应技术水平也要提高。但是在的乒乓球课中许多同学在正手攻球的练习,连最基本的发球都不会,训练的强度和密度不够,经常来回捡球,浪费时间,手感没有了,也没有成功的喜悦。这样同学们会逐渐产生厌恶,对中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因此,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标下的乒乓球选项课中怎样提高中学生的正手攻球的连续的问题。

  • 标签: 中学生 乒乓球 正手攻球 连续性
  • 简介:22岁的我,虽然算不上铁杆球迷,但对篮球的喜爱程度决不逊色于任何人。5年前,我第一次见识到这种“高级”的运动后,我就痴一般地迷上了篮球,球场上也从此多了一个矫健的身影,每次都玩得特别投入,特别认真。在这5年里,我几乎尝遍了篮球带来的酸甜苦辣,也明白了在篮球中蕴涵着许多喜怒哀乐。一年前,我们单位参加市里的“齐庆杯”篮球赛。我们队全是20岁上下的小青年,又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较正规的比赛,所以没有一点负担。我们在比赛中敢打敢拼,大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竟然一直打进了决赛。我们的对手

  • 标签: 篮球赛 喜爱程度 初生牛犊 酸甜苦辣 身体素质 次参加
  • 简介:在本赛季期间转会的球员中,不乏像安东尼·沃克这样重新回到以前效力的球队,并打出令人刮目相看成绩的球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球员,却在转到新球队后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连累了新东家。

  • 标签: 球星 部分球 安东尼 球员 效力 沃克
  • 简介:研究和探讨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规律,对提高训练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常出现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提出了若干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

  • 标签: 网球比赛 自我心理 调整
  • 简介:随着MMA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发展,UFC这个世界上最大的MMA组织就像一家明星荟萃的歌舞团,签约旗下的高手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想在舞台上出演一号人物。这项运动中最早一批令无数粉丝热血澎湃的“头号人物”们已然褪去了光芒,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福瑞斯特·格里芬、提托·奥提兹、BJ.佩恩、马特·塞拉等等。他们能够让历史铭记的更多的是那种勇者无惧的武者精神,这也是上一个时代成为格斗巨星的必备条件。

  • 标签: 自我营销 明星 MMA 歌舞团 格里芬 运动
  • 简介:本期名将赏析主要为大家展现四名优秀运动员如何为自己创造杀板机会的技战术手段,他们每人都有不同的技术特点,使用的方法也有独到之处。第一组的主人公是福原爱,她在这分球中触球三次,前两板都是利用反手长胶上手和过渡,最后一板依靠侧身抢攻完成绝杀。

  • 标签: 福原爱 长胶 优秀运动员 战术手段 主人公 反手
  • 简介:2002年至今,5年了。我曾深爱的体育运动,一度带给我无限的激情和快乐。可5年后,一道完美的弧线划过,留下的只是波澜不惊的平淡。本以为生活就会这样毫无离奇地延续下去,却不想还会有比赛令我心跳重新加速。这一切归咎于三年的

  • 标签: 比赛 寻找自我 教练 学生 武术 拳击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运用身体自我满意度量表和自我价值感量表对15名国家青年男排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国家青年男排运动员的相貌特征、运动特征、身材特征、特征与全国青少年存在显著差异(P〈0.05),身体自我的负面特征与相貌特征、运动特征、身材特征、健康特征、特征的差异性极为显著(P〈0.001)。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常模群体,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水平,且13个维度与全国青少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发现,国家青年男排运动员身体自我满意度的运动、身材、健康、、身体自我总分5个方面与自我价值感6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均为负,且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4个方面也呈明显的负相关,说明国家青年男排队员的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呈反向变动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运动员身体自我的相貌特征、负面特征和特征对自我价值感6个维度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说明身体自我各个维度对自我满意度具有直接的预测效果。

  • 标签: 国家青年男排 身体自我满意度 自我价值感 相关研究
  • 简介:通过质分析与试验对运动员运动表现进行3项实证研究。研究1:对中国14名奥运会与世界冠军进行的访谈发现,中国精英运动员运动表现下降的参赛体验包括节奏破坏、流畅感丧失与心理疲劳;研究2:发现自我损耗组被试的持续操作表现测试漏报率与错报率均高于非自我损耗组;研究3:发现自我(视频)损耗组被试对不匹配色词的反应时长于非自我损耗组。研究表明:运动员对无关想法、干扰刺激如果采取抑制的策略,不利于注意的稳定保持,会降低运动员处理冲突与应对干扰的能力,并对执行操作的灵活程度有消极影响。

  • 标签: 自我控制 自我调节 自我损耗
  • 简介:就高校学生要重视自我保健问题,从精神健康、身体机能、生活规律、科学饮食、生活习惯等儿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自我保健 精神健康 高等学校 学生
  • 简介:<正>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使他们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将来能担负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这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从这一目的出发,我们在完成体育教学三项基本任务(即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与提高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这个能力包括锻炼身体习惯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

  • 标签: 自我锻炼能力 重视培养 体育课 体育锻炼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 简介:<正>一、问题身体运动的发展过程,就是身体素质、形态、机能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体体育概念、运动表象和各种运动能力的发展过程。运动能力发展的研究,如:Miles·W·R的反应时的年龄变化,Hettinger的男女力量的年龄变化,[1]Briggs·P·F、Teelegen·A的全腕打扣活动的发展”Cron·G·W的“平

  • 标签: 控制能力 运动能力 节奏感 调节能力 少年 身体运动
  • 简介:卡汀卡·霍斯祖(KatinkaHosszu)的“连续作战”能力令人惊叹。2016年里约奥运会霍斯祖共报名参加了5项比赛,分别是:女子100米仰泳、女子200米仰泳、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和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

  • 标签: 能力 作战 个人混合泳 自由泳接力 100米 女子
  • 简介:通过对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后发现,场地设施不足和学习压力大是影响大学生自我锻炼的主要原因;从节约经费和节约时间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了寝室锻炼、楼梯锻炼、教室锻炼、运动场锻炼的大学生自我锻炼的新模式。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健康 锻炼模式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西南地区中学体育生的自我意识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发现:(1)中学体育生自我意识的结构主要包括行为意识、学校地位意识、焦虑意识、合群意识、满足感意识、幸福感意识6个维度;(2)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中学体育生因为学习阶段、训练任务、面对的压力以及心理成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结构的认知产生了显著的差异.通过对中学体育生自我意识的研究,能够有效帮助中学体育生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同时为帮助自我心理成长以及提升自我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参考.

  • 标签: 中学 体育生 自我意识
  • 简介:<正>在高水平的门球比赛中,是否限制双杆球,是目前热门的话题之一。有人主张不限制双杆球,能促进门球技术的提高。有人认为过多地造打双杆球,容易引起一边倒,影响门球的观赏。门球规则在附则中规定:可视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限制双杆球或多杆球。笔者就此课题,在2006年5月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门球赛场上,做了一次调查:一、记录了34场球,场场都有双杆球,从1个到9个不等,共造打了125个双杆球,平均每场3.67个。平地双杆球有89个,占71.2%。过门双杆球有36个,占28.8%。

  • 标签: 全国体育大会 方式限制
  • 简介:图2:第一起跳腿蹬伸充分,摆动腿前摆快速。图3-6:换腿幅度大,第一跳着地前大腿高抬至水平位,双臂充分后摆,为第二跳起跳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图7:第一跳着地缓冲时身体重心较高,上体稍前倾,有利于下一跳。图8-10:第二跳,大腿高抬,并充分前摆,以争取第二跳远度和为下一跳做准备。图11-18:最后一跳,空中展体充分,有利于收腿前伸落地。

  • 标签: 三级跳远技术 威利·班克斯三级跳远 技术连续
  • 简介:为了探讨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内在机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体格焦虑问卷和自编的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问卷,对752名天津市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锻炼量与身体自尊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确实可以提高身体自我概念。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和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3个变量分别在锻炼量与身体自尊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还将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3个中介变量整合在一起,构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整合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整合模型整体拟合较好,总的中介效应占39.32%,即体育锻炼影响身体自我概念的总方差中有近40%可以由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解释。上述结果提示,身体锻炼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降低社会体格焦虑,缩小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进而促进身体自我概念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身体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心理机制所在。

  • 标签: 体育锻炼 身体自我概念 自我效能感 社会体格焦虑 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