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为检验已知最大力量(1RM)预测公式在特定人群应用中的准确性,选取体育教育专业42名男生分别进行两次卧推和下蹲最大力量实测及50%1RM和80%1RM负重至疲劳状态(RTF)的最大重复次数,对6种最大力量预测公式进行效度检验。结果发现,2次卧推与下蹲最大力量实测的信度高,6种最大力量预测公式具有较好的效度,在预测的准确性上具有一定差异。80%1RM负重预测的准确性明显高于50%1RM,下肢最大力量的预测准确性略要高于上肢;BROWN、O’CONNOR与WELDAY等人的预测公式更适用于具有运动背景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

  • 标签: 最大力量 1RM 预测 公式 效度
  • 简介:<正>竞技体育臻于成熟,然而新课题仍不断涌现,如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焦点:运动负荷最大化与合理化的平衡。运动负荷并不单指运动强度,而包括每个人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除此之外,还包括运动负荷的合理化因素。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在摸索运动成绩提高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时,从日本女排蝉联世界冠军中得到启发,借鉴了大松博文"魔鬼式"的训练方法,进行极限训练并在竞技体育中推广。从此,我国排球训练贯彻了"三从一大"的方针;从难、从严、从实战出

  • 标签: 运动负荷 排球训练 三从一大 最大负荷 运动成绩 大松博文
  • 简介:对武汉体育学院女子赛艇运动员不同重量下卧拉(benchpull)的最大力量素质测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能拉起的杠铃重量、拉起的速度、加速度、功率等都是最大力量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出了拉重比的概念,利用拉重比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最大力量.

  • 标签: 赛艇 女子 最大力量素质 测试 拉重比
  • 简介:去年7月,在1996年奥运会之后退役的埃文斯重返泳坛。她在加利诵尼亚富尔顿举行的珍尼特·埃文斯邀请赛中参赛。富尔顿也是她的故乡。她参加了35—39年龄段的比赛,以4分23秒82的战绩打破了40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几小时之后,她又打破了8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成绩为8分59秒06.

  • 标签: 埃文斯 反对者 美国 世界纪录 自由泳 奥运会
  • 简介:采用德国产调整摄影机,以250幅/秒和500幅/秒的频率拍摄了14次发球技术影片。经过观察分析和影片测试,发现球运行时间在1.25—1.45秒之间,发球的初速度为17.89—12.63米/秒。14次发球有效的11次,共出现6次不同程度的飘球,飘球时的速度为13米/秒左右,飘晃的幅度在0.15—0.20米之间。其中第6次发球时出现了既飘晃又旋转的球,转速为8.02rad/秒。观察还发现发球的打击力引起的形变,但形度很快即恢复,此后未见再次出现形变。观察球嘴的坐标未见在飞行中呈钟摆样摆荡。本文为飘球产生的机理提供了有益的数据。

  • 标签: 发球 周期性形变 飘球 飞行轨迹 钟摆样摆荡 临界速度
  • 简介:竞技体操动作结构复杂多样,练习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动作技术的内在联系,掌握积极的教学方法手段、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才有可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文章以体育心理学课程中的"迁移原理"为理论支撑,结合竞技体操教学与训练的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实例分析法,归纳得出:教师在高校竞技体操教学中科学合理、积极有意识地运用技能迁移原理,可以优化教学,节省时数,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与组织教学的运用能力。

  • 标签: 迁移原理 竞技体操教学 运用
  • 简介:<正>移动技术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它是篮球运动员通过各种快速、突变的脚步动作,在全身协凋配合下,使身体的位置、方向、速度等发生变化的基本技术。篮球运动员运用这一技术,可以达到进攻时摆脱防守,防守时防住对手,以争取攻、守主动的目的。在篮球场上,运动员不论处于进攻还是处于防守,都离不开移动技术,因为它是完成其它基本技术的基础:也是发展灵活机动战术的基础。因此,加强移动技术原理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篮球运动员 身体重心 移动技术 基本技术 脚步动作 支撑反作用力
  • 简介: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根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要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通过对运动员肌肉最大随意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如何对运动员科学地进行最大力量训练是基层教练员探讨的一个难题。

  • 标签: 最大力量训练 田径运动员 体校 力量素质 肌肉系统 体育活动
  • 简介:本研究目的主要探索采用跑步经济性测量相关指标基于乔治预测法评估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可靠性.研究思路通过Bland-Altman方法来比较(V)O2max乔治预测法和实验室测试法的一致性.研究对象选择8名受过良好中长跑训练的运动系学生,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年龄(21.50±0.53)岁、身高(172.2±3.89)cm、体重(63.2±3.72)kg.第一天测试(V)O2max,隔日在跑台以次最大强度下测试跑步经济性相关指标(摄氧量、心率、体重等).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乔治预测法估算获得8名受试者的(V)O2max值比实验测试值略高,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306(0.05),8个差值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以内.研究结论认为,(V)O2max乔治预测法和实验室测试法一致性较好,采用跑步经济性测量相关指标基于乔治预测法测量评估(V)O2max比较可靠,评估结果可以达到实验室测试法的效果.

  • 标签: 跑步经济性 最大摄氧量 乔治预测法 可靠性
  • 简介:最大吸氧量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客观指标;它不但对周期性耐力性项目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各类运动项目都很重要,因为具有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就能满足肌肉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供应.因而产生氧债较晚,推迟疲劳的产生,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对有氧能力的研究,愈来愈被人

  • 标签: 速滑运动员 最大吸氧量 有氧代谢能力 训练期 运动成绩 耐力性项目
  • 简介:在对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中,必须注意和解决以下几个基本任务:(1)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等活动的安排方面,要考虑到他们的性别、年龄、技术和专项水平的特点.(2)制定一个训练和比赛等活动的日程表.(3)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4)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训练水平.

  • 标签: 最大摄氧量 运动训练水平 个人特点 训练过程 训练强度 训练计划
  • 简介:研究招募在18-23岁的在校大学生115名(21±1.5岁),其中,66名男生与49名女生。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方程模型,优化并选取立定跳远(m)、性别(男性=1,女性=2)、肺活量体重分数、身高体重分数、年龄(岁)、锻炼指数等参数指标;R=0.865,R2=0.747,标准估计误差(SEE)=5.226ml/kg/min,并通过回代检验与交叉效度检验。结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水平,建议开展进一步的外推验证研究。

  • 标签: 体质 身体活动 最大摄氧量 模型
  • 简介:测定了不同年龄男子和女子速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及其相关指标,并对17名女子速滑运动同的最大吸氧量值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察,结果显示:男子速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平均值为4.621±0.671l/min,20岁以上组的平均值为4.841±0.741l/min,均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女子速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平均值为3.711±0.432l/min,18岁组和20岁组的平均值达到4.0

  • 标签: 速滑运动员 最大吸氧量 提高幅度 运动水平 年龄
  • 简介:从体育学、经济学、民俗学的视角,整理、分析了康巴藏区的主要节日中的体育元素。研究发现:康巴藏区节日取材于生产、生活习俗中,是藏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体育元素贯穿节日的始末,是藏区节日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丰富节日文化内涵,促使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共同发展。并通过认清节日内涵,促进多方互赢;满足节日需求,提升文化特色;政府搭建平台,提升活动影响等措施来发展和传承康巴藏区节日中的特色体育文化。

  • 标签: 康巴藏区 体育元素 节日 宗教
  • 简介:随着足球比赛的对抗程度日趋激烈,任意球破门得分已经成为世界强队得分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如何有效地踢出不同弧线的任意球直接破门得分就成为任意球高手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对足球运动训练中的力学原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足球运动员踢球瞬间脚面运动的轨迹可影响足球飞行的轨迹,踢球瞬间脚面的指向可影响球的最终落点;(2)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会受到速度和旋转等因素的影响;(3)足球在空中飞行受重力、阻力、升力和偏转力共同作用,其中,阻力、升力和偏转力是不断变化的,只有重力保持不变;(4)足球在空中飞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科学问题,在空中飞行中还会产生“川流现象”,这个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 标签: 力学原理 足球运动 伯努利原理 马格努斯效应
  • 简介:戏曲是一种源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武学套路引入到戏曲表演艺术中,并结合戏曲表演的自身特点对武术套路进行编排优化,极大增强了戏曲审美元素的内容和形式,拓展了戏曲审美元素的内涵和外廷,是对我国戏曲艺术水平的极大提升.通过对传统武术套路表现出的审美元素以及武术套路同戏曲结合的发展过程进行探究,分析了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表演过程中审美元素的影响和具体表现形式,得出二者在艺术性和审美元素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特质.

  • 标签: 武术套路 戏曲 审美元素
  • 简介:在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练习中的动作错误,必须按照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合理地选择使用纠错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纠错效果。主要从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出发,阐述了在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使用运动感知、运动表象、动作概念和语言等纠错方法的心理学依据,对一些常用纠错方法做了心理学解释。

  • 标签: 教学 技术动作 练习 动作错误 纠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