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寒冷低温不仅可引起冻伤,还可对人的多个系统产生损害,甚至威胁人的生命,是战时引起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低温环境适应性训练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低温环境 适应性训练
  • 简介:在模拟常温、高温和湿热三种环境下对战士学员进行负重耐力体能测试和晕动病诱发试验,发现湿热环境对人体耐力素质影响最大,晕动病发生率最高、程度最严重.为确保部队战斗力,开展了系列热习服和晕动病习服训法研究,提出以热习服训练和晕动病习服训练为主要干预手段、抗晕药物、心理疏导和穴位刺激为辅助训练手段的预防措施,以及通过兵源对环境适应能力的筛选,解决特殊环境对官兵军事行动的影响问题.

  • 标签: 湿热海区 体能 晕动病 影响 措施
  • 简介:目的:通过模拟湿热环境,观察人体在湿热环境中汗盐成分的变化,探讨汗盐在热习服过程中的升降规律.方法:选取某大学60名18~24岁的健康男性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模拟湿热环境训练7天,试验过程中每天进行汗液收集,对照组未进行训练,在试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标准测试,并留取汗液.结果:试验组训练前后钠、氯、乳酸浓度下降值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尿素和钾盐浓度下降无意义.对照组除尿素在实验前后出现下降外,其余均未出现下降.实验组汗盐成分中尿素、纳、钾、氯、乳酸浓度在训练过程中逐渐下降,除乳酸外均在训练第5天达到最低值,而后出现回升,乳酸在训练第6天达到最低值.结论:人体汗盐中钠、氯、乳酸等成分的浓度在热习服训练前后出现降低,其浓度随训练进行出现变化.

  • 标签: 湿热环境 热习服 汗盐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经模拟湿热环境训练的实验组和部队日常训练的对照组的12min负重跑距离,证明本训法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方法:从482名18~23岁男性学员中,挑选长跑成绩近似的60名学员一一配对.实验组经模拟湿热环境下训练,对照组经部队日常训练.最后在统一场地、统一着装、统一考核,从而评定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12min负重跑成绩比对照组好,成绩提升明显.结论:湿热环境习服训练对12min负重跑有积极影响,在部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模拟湿热环境 训练 12 min负重跑
  • 简介:目的:探讨甲醛对运动大鼠睾丸的毒性及刺五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0只两个月龄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刺五加组,刺五加组进行染毒,甲醛污染环境甲醛含量分别为0.8mg/m3、2.4mg/m3。每天染毒30min,每周六次,连续四周,刺五加的灌胃剂量为104.17mg/kg,测定运动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中CAT、GSH-PX、SOD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醛 刺五加 氧化性损伤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