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向型文化,重视内省,强调反求诸己。内即"心",己即"心",这个"心"不只是生理学上的心,而是赋予了认识功能和情感作用的"心",能感悟,能思考,能统摄,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极重要的观念。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开始,对"心"的解释和定义就已成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核心内容。其中,荀子对"心"的认识最为深刻和全面,充满了辩证色彩,达到了当时认识论的最高水平,对后代哲人们关于"心"的思考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国古代认识论和哲学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荀子 “心”论 虚壹而静
  • 简介:礼乐本为一体,并且,礼包含乐.荀子论礼亦论乐.从礼的角度审视乐,荀子发现礼与乐均治人治世、本于性情、取法天地,呈现同功、同源、效法对象相同等面貌,甚至,乐之"和"也基于礼之"别".即是说,礼乐同构.

  • 标签: 荀子 同构
  • 简介:《宥坐篇》是《荀子》的第二十八篇,该篇以孔子及其弟子问答为主线,以器为喻,旨在阐述儒家以礼为基础的教化思想。因《宥坐篇》历来存在争议,故而在荀子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宥坐篇》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学术成果进行充分的概述,进而做到查漏补缺;其次,提出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宥坐篇》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并统计重要字数、研究重点字词等,进而总结出思想主旨,看是否能明确反映篇名,从而判断出该篇的大致成篇时间;最后,阐述《宥坐篇》的价值和对当下社会管理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荀子 《宥坐》 篇名 思想主旨 成篇时期
  • 简介:荀子所提倡的严于律己精神、博爱大众精神、以身作则精神、以义制利精神、人格独立精神等,不仅对当时的廉政建设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仍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 标签: 荀子 廉政思想 现代价值
  • 简介:现代法治社会背景下,荀子的礼法观依然对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荀子将礼视为法的价值取向,将法视为礼的外在强制手段,强调礼法相辅相成。对现代法治社会的推进,我们不仅应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还应当重视法的作用,依法而行,关键在于理顺道德与法的关系,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 标签: 法治思想 荀子 礼法
  • 简介:荀子学说对于孝道观点的阐释集中反映在《荀子·子道篇》中。通过对《子道篇》思想主旨的分析,探讨荀子孝道观对我国目前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启示。

  • 标签: 荀子 孝道观 孝道文化 启示
  • 简介: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在其著作《荀子》一书中,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及人自身和谐发展的理念。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分"、"隆礼重法"、"明分使群"、"诚信友爱"等观点蕴含了社会发展的和谐因子,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仍然具有价值。

  • 标签: 荀子 和谐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