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产妇健康指导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正常分娩的106例产妇作为实验组,以家庭访视的形式进入社区,采用讲授、示范、视听等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效果评价。将另一段时间正常分娩的10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保健指导。结果实验组相关知识掌握率达95-3%,母乳喂养率达98%,对护理服务满意率达9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家庭访视为主要形式的社区产后健康指导,既能满足产妇及家属各方面的需求,又能提升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及家属对我们的信赖度。

  • 标签: 产妇 健康指导 效果
  • 简介:本文从大量的调查问卷当中,构建出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效果评价指标,以西安市高职院校的教师为调研对象,逐步的找出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效果如何评价,提出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效果指标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解决高职院校挂职锻炼的效果评价问题。

  • 标签: 指标体系 挂职锻炼过 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唐纳德·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四级评价模式”是目前国际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价工具之一。但是,该模式在我国企业实践过程中受到了诸多质疑,存在测量内容陈旧,师资选择不当:评价方法单一,心理调控不足:缺少转化氛围,制度建设不全:价值取向冲突,战略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反应测量上要声气相求:学习考核上要腹心相照:行为转化上要恩德相结;结果反馈上要灵犀相通。

  • 标签: 柯氏评价模式 员工培训 培训评价
  • 简介:从学校心理咨询效果评价的研究现状和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学校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价问题,并围绕学校心理咨询效果评价问题提出学校心理咨询效果评价的模型。该模型包括:咨询初期评价——主要目的在于收集当事人的信息,了解当事人的问题以及当事人所缺乏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力和积极人格品质;咨询中期评价——当事人是否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咨询结束评价——当事人是否形成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和力量;后继评价——当事人是否在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

  • 标签: 学校 心理咨询 效果评价 积极模型
  • 简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合大学生心理调查量表和大学生的人口学信息编制而成调查问卷,对某市属高校大学新生和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表的数据应用Epidata3.02软件,采用双人、双机录入。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单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情绪改善明显。干预组新生的抑郁情绪改善明显,而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抑郁情绪改善不明显。

  • 标签: 大学生 焦虑抑郁情绪 心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现行的校外实训效果评价方式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种较科学、合理、公平的校外实训效果评价方式。

  • 标签: 校外实习 实习效果 评价方式
  • 简介: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各因素的重要权重,基于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模型,并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进行实证综合评价分析。

  • 标签: 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效果 模糊综合评判
  • 简介:目的了解襄阳市区高中新生肺结核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干预效果,为预防肺结核在高中校园传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市区8所高中950名高中新生进行肺结核健康教育干预,调查学生对肺结核知识来源喜好情况,评价干预前后学生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学生对肺结核的传染性、可疑症状、诊疗机构、免费政策和能否治愈等核心信息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8.30%、82.62%、78.53%、62.34%和64.11%提高到98.40%、97.23%、94.50%、89.32%和94.54%;五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1.83%上升到94.39%。干预后,学生对肺结核患者的合理态度持有率提高,学生们对肺结核健康讲座、黑板报、橱窗、展板及宣传画、册等方式的知识来源较欢迎。结论襄阳市区高中新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健康讲座、展板、黑板报、橱窗和结核病宣传画、册等是学校宣传中有效的健康干预方式。

  • 标签: 健康教育 肺结核 预防和控制 干预性研究 高中学生
  • 简介:高校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通过对成都6所高校的1032名大学生从学习活动、文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团活动角度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校园活动开展的知晓度非常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但校园活动开展的整体效果较为―般.研究高校校园活动的开展参与及效果评价状况,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活动的动态影响,实现校园文化的传播,实现育人功能.

  • 标签: 校园活动 知晓度 参与度 效果评价 育人
  • 简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通过学生某次或某几次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更难以预测学生将来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随机过程。利用马尔可夫模型进行分析。使用进步度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新标准,省去了传统评价方法中计算特征方程解的过程。同时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和客观。

  • 标签: 教学效果 马尔可夫过程 进步矩 进步度
  • 简介:寿命周期成本是指产品一次性购置费用与整个产品使用期限内支付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在工业产品的选购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产品自身的价格,更应强调在可靠实现用户所需功能的前提下努力寻求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以采油用井下单螺杆泵为例,在研究并总结了井下采油用螺杆泵结构和运行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法对螺杆泵的寿命周期成本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利用费用-效能分析法对寿命周期成本进行评价。为降低螺杆泵的寿命周期成本以及设备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单螺杆泵 寿命周期成本 费用-效能分析法
  • 简介:如何建立具有区域、行业、职业特色的新疆高职育人综合体系和育人成效综合评价体系,是“十三五”期间新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研究的重领域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深刻了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基本求,行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求,建立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素养、维护新疆稳定长治久安的能力、职业素养和良好的个人行为品格四个领域的育人成效评价体系,新疆的高职院校才能真正成为服务新疆社会发展目标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 标签: 高职院校 思政育人 效果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目的:探讨单独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对800例患者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另外1000例患者进行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两组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效果,检查完后由患者和内镜医生阅读并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所有胃肠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检查前无痛组心理压力明显小于常规组,检查中无痛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常规组少,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检查后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检查中出现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无痛组检查中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检查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常规组比较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多在正常范围,且为一过性,无须特殊处理,检查结束后迅速自行恢复。两组绝大多数患者检查前、中、后SaO2无明显差异,无痛组少部分患者出现SaO2降低,经积极处理迅速恢复正常。结论:单独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

  • 标签: 胃肠镜 单独 丙泊酚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实践进行了简要地论述,进行了应用分析,论述了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成绩的意义。

  • 标签: 考核 评价 改革
  • 简介:通过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测评,对“微生物实践”课程运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P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能力、锻炼学生协作交流的社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但PBL教学法也存在不足之处,需通过加强后进生教育、挖掘优秀学生潜力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等措施加以改进。

  • 标签: PBL教学法 教学效果 评价 “微生物实践”课程
  • 简介:在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引入煤矿的安全管理风险评价中,以某煤矿的安全管理风险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煤矿的安全管理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提出建议.实证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价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对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煤矿安全生产 模糊综合评价 安全管理风险
  • 简介:阐述用“微格评价法”对于视唱练耳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使用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对视唱练耳教学进行教学评价的完整性。

  • 标签: 视唱练耳 教学评价 微格评价法
  • 简介:督导只有通过听课后的评价交流才能实现服务教师成长的目的,评价与交流要遵守客观性、发展性、激励性等原则。在评价交流中要发现教师的优良个性,要鼓励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个人教学风格。

  • 标签: 督导 听课 评课 评课标准
  • 简介:本文分析传统的写作评价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方式引入到外语写作评价的理论背景,探讨写作评价的功能、主体、过程以及运用这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给外语写作带来的变化,并具体讨论如何实施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分析引入所面临的问题。

  • 标签: 外语写作 形成性评价 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