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秦汉以下,包括刘勰在内的众多学者皆认为,只有“养气”,才可能使文章达到“声含宫商”的境界,而“养气”之道无外乎两方面: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对典籍的浸润与感悟。要实现声律的和谐,必须注重声律和字、词、方言的关系,即始终以“和”一以贯之,重视“声”与“心”的和谐,“声”与载体的和谐。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声律
  • 简介:刘勰依止僧祜,信仰与学术思想均深受其影响,对此学界已多有论述,本文重点探讨刘勰与僧祜《弘明集》编纂的关联,认为刘勰很有可能实际参与了《弘明集》的选文定篇之工作,在担任僧祜助手的过程中培养了坚定的佛教信仰和广博的学术基础,对《文心雕龙》的写作有极大影响。刘勰虽然参与《弘明集》的编纂,但僧祜著作为刘勰“捉刀”一说不确,本文亦尝试辨析。

  • 标签: 刘勰 僧祐 《弘明集》
  • 简介:文学史家既要尊重文学现象本身,又要从特定的文学史观来把握文学现象。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可以从刘勰的文学史观上得到启示。描述文学现象要做到真实客观,而探求文学现象背后的发展规律,不仅要理据充分,而且要有时代性。

  • 标签: 刘勰 文学史观 启示
  • 简介:《文心雕龙》是1400年前产生于我国的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宋齐以前各家文论的积极成果,在许多问题上发前人所未发,思精虑周,体系完备,开创了我国文学批评的新纪元,其成就是不容忽视的。对

  • 标签: 《文心雕龙》 儒家经典 文学观 宗经 《离骚》 批评标准
  • 简介:拥有特殊政治身份的刘勰,受南朝现实政治的影响,试图通过《文心雕龙》这一独特思想文本的书写,维护与建构南朝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梁武帝对于儒家思想的重视,被刘勰敏锐捕捉,并在《文心雕龙》中加以宣扬。自"声"论政是儒家的旧传统,也是中古时期的惯例。刘勰以仪式文体之"声"建构统治合法性、以乐声教化民众,通过对其声论的考察,可看出刘勰《文心雕龙》的政治观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政治主流意识形态。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政治观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