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去学校化社会》是当代著名社会批判家、教育思想家伊万·伊利奇的主要代表作。伊利奇在书中对"学校化社会"进行了猛烈批判,包括对现代学校的批判、对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批判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并提出了关于"去学校化社会"的一系列构想,包括强化自我解放意识、改变生活道路选择、更新政治评估标准以及创立全新教育制度。《去学校化社会》可为我们深入反思学校存在问题提供丰富的思想启迪,为我们全面认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提供独特的方法引领,并为我们着力建设学习化社会提供有益的路径参考。

  • 标签: 伊利奇 激进的教育学 社会批判理论 学校化社会 去学校化社会 学习化社会
  • 简介:师生关系是学校里的基本人际关系,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变量。以往研究多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而忽视了师生互动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来源于不同家庭,打着家庭所处阶层的烙印这一客观现实。基于三个城镇27所小学70名教师、15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观察和访谈资料,分析师生关系与学生所处社会阶层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的阶层差异。结果显示,学生主观感知到的公平感、师生的语言含义理解、参与机会、人际互动的判断方式等方面存在阶层差异,并且阶层差异得到教师群体的印证。师生关系的阶层差异事关教育公平,改善师生关系需要培养教师应对学生阶层差异的能力。

  • 标签: 社会阶层 阶层差异 师生关系 不公平感 人际互动
  • 简介:通识教育是我国近三十年来兴起的致力于全人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而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其存在价值的体现。通识教育通过强化高校内涵建设、变革人才培养观念、实施课程改革等途径,可有效地促进地方高校在文化、创新和科教三方面的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 标签: 通识教育 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能力
  • 简介:从20世纪20年代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到60年代的学科结构化时期,美国社会科课程全面型塑了加拿大社会科课程。随着加拿大社会问题的激增以及对美国文化霸权的警惕,"加拿大研究"成为社会科课程本土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并逐渐在社会科课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对于加拿大价值观教育、公民议题等内容的关注进一步强化了加拿大社会科课程的本土特征。

  • 标签: 社会科 课程 本土化 加拿大研究
  • 简介:在当代,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逐渐消失,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潮流日益深入社会和人心,设计走向艺术化、审美化的课题再次凸显。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审美和吉祥文化,如何放眼世界,让新一代的学生学习设计出具有民族性、世界性的作品,打造真正的中国品牌,是当代设计教育的重心所在。目前,我国对于艺术设计的教学理论提炼比较欠缺,而从事设计教学的教师们也较少关注设计领域,

  • 标签: 环境艺术设计 吉祥文化 传统审美 表现技法 日常生活审美化 大众文化
  • 简介:在官方层面,大多数政府都拥护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该宣言声明至少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免费教育。然而,尽管政府在教育制度上做出了免费教育的规定,但事实上,在世界各地仍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得不把钱花在校外补习,即所谓的影子教育上。影子教育迅速蔓延,不再囿于那些相对富裕的家庭,这就加剧了教育不平等,进而影响到社会公平。它隐匿于公立教育制度的影子下,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得不置身其中,这一事实显然与《世界人权宣言》的精神背道而驰。《世界人权宣言》的精神究竟应该被摈弃还是被保护;如果应该被保护,又该如何保护,这些问题都值得讨论。

  • 标签: 私有化 影子教育 校外补习 学费 社会公平
  • 简介:价值取向是教科书的灵魂。教科书编写者被赋予特有编写权,教科书处处都承载着编写者的价值取向,其编写结构体系体现编写者的课程观,具体内容包含了编写者想传递给学生什么价值。运用“频度差异”分析法和文本质性分析法,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3~6年级2016年版)教科书编写者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涵括教科书的内容选编体系、体例设计,以及教科书内容的公民伦理、家国情怀、性别、全球教育等。

  • 标签: 教科书 品德与社会 价值取向
  • 简介: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任何一种社会伦理所要处理的核心关系。强调群体或整体的原则,主张整体的至上性;承认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依赖关系,主张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且神圣不可侵犯,一直是中国社会对待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两大伦理传统。长期以来,在两大伦理传统中,整体或集体成为一个超个体的存在,个人利益被看作整体利益或集体利益的对立物,因而受到否定和批判。

  • 标签: 社会伦理 现代中国 个体 the 个人与集体 变迁
  • 简介:网络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在网络社会中对自己所属群体及相应社会角色所承担义务和过失的自觉态度。通过自编网络社会责任感调查问卷,对江苏省255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青少年网络社会责任感良好,但知、情、行表现不一致;女生网络社会责任感高于男生;高三年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感最低;民主型家庭的青少年网络社会责任感最高;城乡不同生源的青少年网络社会责任感无明显差异,但城市青少年网络社会责任行为优于农村青少年。分别从青少年群体特点、学校教育和网络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现状产生的成因。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社会责任感 责任行为 责任认知 责任情感
  • 简介:回顾20世纪4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教育政策社会学文献,从思想史角度研究教育政策社会学基本理论分析方式的思想渊源、研究取向以及内在理论张力,可以看出教育政策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式为嵌入性,即教育政策的制定、文本的表达、政策的实施等均嵌入社会结构与能动性相互作用的脉络之中,既受社会结构的影响,也作用于社会结构。嵌入性分析方式源于社会科学传统,韦伯和曼海姆的理论指出了教育政策嵌入性思考的方向,福柯、布迪厄、伯恩斯坦等人的理论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概念工具。嵌入性分析方式的研究取向包含教育政策网络研究、过程研究、批判研究三个方面。嵌入性分析方式在结构与能动性之间、微观与宏观之间、研究者与研究之间存在着内在张力。

  • 标签: 嵌入性 分析方式 教育政策社会学
  • 简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这个德育教育前沿阵地上,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推进和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将生活内容中的德育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生活德育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在“知行结合”的生活德育课堂教学模式下,引导小学生积极去体验和探究,感受、体悟历史和德育发展的进程,品味文化深邃的内涵,

  • 标签: 品德与社会课程 课堂教学模式 生活化教学 社会课堂 小学生 草根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教育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本源动力,随着人们对改变生活的不断努力,教育也在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改革创新,艺术设计教育也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来,艺术设计教育对人们的生活由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影响程度已经逐步加大,尤其是一些新型领域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兴起,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已越发突出,所以如何能够将现代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已经成为当今艺术设计相关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 标签: 现代艺术设计 社会实践 教育展望 课堂教学 实践探索 艺术设计教育
  • 简介: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是指运用网络计算机技术进行的英语听力教学形式。英语听力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设置教学情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等,从而让学生通过使用网络计算机技术能够自主地进行英语口语学习。最终达到相应的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在网络自主环境下进行的英语听力学习,是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及校园辅助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来完成学习的过程。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教学形式由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把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 标签: 自主学习环境 英语听力教学 网络平台 教学与研究 教学改革 英语口语学习
  • 简介: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父母参与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作用。通过对在中国中部某市所收集的7089名四年级学生的数据分析发现:(1)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2)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参与—学业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链对学业成就产生间接效应。

  • 标签: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学业成就 父母参与 学业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