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了氯与碘酸银反应放出碘酸根,并使碘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与碘离子反应产生碘,以可溶性淀粉显色,分光法测定水中微量氯的新方法,本法检出了限为2.0×10-5mol·L-1,线性范围0.5~5×10-4mol·L-1.应用于水中微量氯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碘酸银 分光光度法
  • 简介:研究了酸性铬蓝K(ACBK)在pH为10.0的NH3-NH4Cl介质中与钙和镁同时显色的条件,试验表明,Ca^2+和Mg^2+离子均可与ACBK形成1:1的配合物,在468nm波长处,两种配合物存在一等摩尔吸收点,对应于该点的等摩尔吸光系数ε=7.6×10^3L·mol^-1·cm^-1,在此波长及最佳操作条件下,Ca^2+和Mg^2+的总含量在0-3×10^-5mol^-1·cm^-1浓度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钙镁总含量的方法,应用于水硬度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酸性铬蓝K 硬度 钙镁总含量
  • 简介:分光法是铟的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选用铟的5-Br-PADAP分光法,通过实验绘制了铟的标准曲线,并将得到的标准曲线应用到胺基螯合纤维富集铟的解吸曲线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 标签: 5-BR-PADAP 标准曲线
  • 简介:用三氯甲烷作萃取剂,通过Pb2+和双硫腙的配位显色反应,研究了茶叶中微量铅含量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pH=10.5的三酸缓冲溶液中,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Pb2+浓度在0~2.0mg/L的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加标回收率为98.9%~102.2%之间,且重现性较好。本法用于测定茶叶中的Pb2+,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1]。

  • 标签: 茶叶 双硫腙 分光光度法
  • 简介:研究化肥残渣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含量的测定,通过进行消化使其转化为硫酸盐,加入过量的沉淀剂使溶液中硫酸根以BaSO4沉淀析出,过量的钡离子用标准的铬酸钾溶液沉淀,用邻联甲苯胺显色,分光法测定过量的CrO42-,结果表明,SO42-质量在0~250μg之间服从比耳定律,平均实验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1.73%,平均回收率为99.9%。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化肥残渣 硫的含量
  • 简介:由于铜在冶金、地质、生物、医学、工农业、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部门都有重要应用,因而有关铜的分析,人们作了相当广泛的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新的高灵敏、超高灵敏有机显色剂的合成;多元配合物显色体系的不断发展,为分光法测定过渡金属元素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因而近年来分光法测定铜在应用新的显色配合剂、新的方法与技术等已有很大的发展,本文着重近年在此方面有意义的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光度法测定 分析化学 测定铜 有机显色剂 多元配合物 光度分析
  • 简介:本文研究了甲磺酸培氟沙星与FeCl3的反应条件,确定在酸性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很快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λmax=434.0nm,络合比为2:1,表观稳定常数K稳=3.6×10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5×103L·mol-1·cm-1,线性范围为5~200ug/mL。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1%。应用拟定的方法对药品片剂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与文献方法基本一致,回收率为99.78~101.9%。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甲磺酸培氟沙星 FECL3
  • 简介:在pH6~8范围内,PAN—S与Ni(Ⅱ)形成1:1的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在535nm,镍量在0~25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2.84×10^4。掩蔽干扰离子后,可以直接测定钢铁中的镍。

  • 标签: PAN—S
  • 简介:考察了不同显色剂对分光法测定萹蓄总黄酮的影响.实验以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在418nm波长处,测得萹蓄中总黄酮含量为12.012mg/g,回收率为102.1%.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萹蓄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标签: 萹蓄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本文探讨了钐离子在弱酸性介质中与偶氮胂Ⅲ反应生成稳定络合物的最佳条件,提出了直接在水相中测定钐的分光法.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镀液和镀层中钐含量的快速测定.

  • 标签: 电镀液 镀层 分光光度法
  • 简介:建立了3,5-二硝基水杨酸分光法(DNS分光法)测定牛奶中总糖含量的方法,并与国标法(直接滴定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NS分光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与直接滴定法无明显差异.该法操作简单,试剂消耗体积少,稳定性较高,平均回收率为96%~103%.

  • 标签: 3 5-二硝基水杨酸 牛奶 总糖 分光光度法 直接滴定法
  • 简介:测定中药柿蒂中总三萜酸的含量,以药材中指标性成分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后,分光法测定柿蒂提取液中总三萜酸的含量.结果显示:三萜酸含量在2.32-16.2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0.0567C+0.000286,r=0.9985.柿蒂中总三萜酸含量为5.93%,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3.09%.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柿蒂药材中三萜酸成分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柿蒂 三萜酸 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生活用水中的铁含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本文通过邻二氮菲分光法测定出实验地点自来水、住宅自来水、地铁育新站自来水、凉开水和新、老热水器出水中的铁元素含量,研究了盐酸羟胺浓度对邻二氮菲分光法铁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出所取水样含铁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加热会使水中含铁量有所降低和比色管中盐酸羟胺最适浓度为4 g/L的结论。

  • 标签: 生活用水 铁含量 邻二氮菲 分光光度法 盐酸羟胺
  • 简介:紫外可见分光法在渔业环境监测中可测定营养盐、硫化物、氰化物、油类、叶绿素a、重金属等多个指标.在渔业环境监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渔业环境 监测
  • 简介:用乙腈溶解孔雀石绿固体,采用紫外分光法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含量。实验证明孔雀石绿的最佳吸收波长为619nm,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70μg/mL,线性系数R为0.9993,最低检出限为0.0200μg/mL。在0.1、1.0、10.0μg/mL3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93.6%-99.0%,相对标准偏差为0.09%-0.43%(n=3)。连续测定3个浓度水平的吸光度11次,测得RSD为0.17%~0.35%(n=11)。本实验还考察了缓冲液的种类、pH值、用量、以及各种常规干扰离子等条件对测定孔雀石绿的影响,优化了检测过程。

  • 标签: 孔雀石绿 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简介:提出了利用二甲酚橙为显色剂测定电镀液中微量钞的一阶导数分光法.根据在624um处的导数值测定钐的含量.本方法简单、快速、方便、准确,可用于电镀液中微量钐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7.4%~101.8%.

  • 标签: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电镀液 二甲酚橙
  • 简介:采用紫外分光法,以黔西南州本地产茶叶为测定对象,测定了样品中微量元素硒.结果显示,黔西南地区茶叶含硒量为0.263mg/kg,符合农业部2002年颁布《富硒茶》NY/T600-2002标准,硒含量指标在0.25-4.0mg/kg之间,标准曲线的相关r为0.9988,加标回收率在97.6%~99.5%之间,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工作曲线性关系好等显著优点,可用于茶叶中硒元素的测定.

  • 标签: 茶叶 硒元素 含量 黔西南地区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引言分光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角仪器,应用很广。在使用分光计时,必须按顺序依次将分光调整至如下状况:1.望远镜调焦于无穷远;2.望远镜光轴垂直于仪器主轴;3.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且其光轴垂直于仪器主轴。这样,分光就调整完毕,方可置于工作(测量)状态。

  • 标签: 测角 无穷远 载物台 光学平面 同平面 棱镜顶角
  • 简介:文章使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利用等摩尔系列法分别研究了0℃冰水浴、20℃室温和35℃热水浴中磺基水杨酸合铁(Ⅲ)的稳定常数,发现温度对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有显著影响,20℃时稳定常数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低,稳定常数的数值减小.

  • 标签: 分光光度计 磺基水杨酸合铁(Ⅲ) 温度 稳定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