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风沙区煤矿高强度开采对于矿区复垦及生态恢复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文章以某煤矿区为例,通过监测点布设,系统对某一开采面进行了观测取样,针对表层、20~40cm、40~60cm、60~200cm四个土壤层位在降雨1小时和5小时条件下不同区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区煤矿复垦及生态恢复过程中应根据条件综合考虑,采取针对性修复措施,便于有效控制成本同时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降雨条件 风沙区 高强度开采 剖面土壤水分
  • 简介: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耕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3方面选取15个指标来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根据2007—2016年的数据,运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耕地利用效益评价值,并对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益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江西省耕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数有很大波动,但总体来说是上升的,经济效益指数由101.5增加到102.08;江西省耕地利用生态效益指数,前五年处于波动状态,后五年逐步上升,生态效益指数十年间由2007年的101.12上升至2016年的102.28;社会效益指数和综合效益指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江西省耕地利用空间分布图看,江西省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高的地区分布较集中,主要在中部地区,综合效益指数低的地区分布分散。

  • 标签: 耕地利用效益 时间变化 空间分布 江西省
  • 简介:为助力贫困地区减贫脱贫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本文以广西的49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县为研究区,选取2014年、2015年及2016年为节点,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模型评价该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并分析其驱动因素,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该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2014—2016年广西贫困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呈现出时间差异性,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增长;空间尺度上,广西贫困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呈现出区域差异性和空间不平衡性,桂中贫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水平较桂东南、桂西北贫困区高;(2)广西贫困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LISA图中,EI值高-高型分布于桂西北贫困区,低—低型主要分布在桂北和桂西贫困区。

  • 标签: 耕地 生态承载力 供需平衡 空间特征 广西贫困地区
  • 简介:摘要利润管理与财务管理存在主体角度、目标、运用指标、评价结果的完全一致性和差异化特征。本文通过现实案例,分析了利润额、利润率为正向发展时,综合性财务指标经济增加值、权益净利率、权益经济增加值率出现的完全一致性变化,剖析了正向变化指标的内在驱动因素,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本、资产结构,所提升的经营效率和效益的幅度和效果,旨在为财务管理实务提供生动、现实的案例参考。

  • 标签: 利润管理 财务管理 差异化 兼容性
  • 简介:本文以洛阳市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为例,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定量评估城市地铁对沿线站点二手住宅价格的影响半径及影响幅度。得出的结论是:洛阳市地铁1号线的影响半径~1500米;500米以内的住宅价格增值效应为负,500--1000米和1000--1500米半径范围内的增值效应为正;随着距离的增加,增值效应递减。

  • 标签: 特征价格模型 二手住宅价格 城市地铁
  • 简介:为了顺应全球经济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制造企业纷纷开展服务化转型。服务化已经成为制造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的必要手段,但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化的能力和水平均存在差异,找准适合的服务化模式至关重要。基于对服务化的多角度分析,以国内三家企业为例,通过实地访谈获取资料,对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了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化存在的三种模式,分别是学习探索型模式、特色服务型模式以及全面服务型模式,并结合案例分析了这三种模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境。

  • 标签: 制造企业 服务化模式 多案例 深度访谈 探索性研究